【隋文帝杨坚:朕觉得曾国藩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他就只适合在后方坐镇。】
【宋太祖赵匡胤:人家负责江北战局的胡林翼不也在后方吗,这曾国藩天天跑前线去干什么?】
【周太祖武则天:曾国藩赶紧死吧,湘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处烧杀掳掠,安徽的女性被湘军荼毒的还少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祁门。
李秀成部的先锋已经陆续抵达,排开了阵型。
各路火炮也在不断运送过来,开始对祁门要塞的外围进行无差别轰击。
伴随着炮弹不断落下,祁门群山之中烟雾升腾而起。
在火炮时代,又没有混凝土这种究极防御材料。
湘军用两个月仓促构筑的防线大多以木材为主,自然是无法抵挡。
木屑纷飞间,许多湘军士兵纷纷中弹倒地。
各种身体器官伴随着鲜血,流了一地。
“不好了大人,外围防线马上就要被贼寇突破了。”
“大人,咱们的人损失不小,要顶不住了!”
曾国藩坐在祁门大营之中,强自镇定,但额头的冷汗不断流出。
此刻最合理的作战方式当然就是增派援兵。
可曾国藩身边就这三四千人,能用的兵早就已经全部派上去了。
内心不断增长的理智终于压制住了恐惧,曾国藩忍不住大叫起来。
“鲍超和张运兰呢,让他们赶紧回援,快回援!”
祁门群山之外,太平军帅帐。
李秀成坐在帅帐中,听取着部下们的汇报。
“攻势进展顺利,但敌人顽强抵抗,一时间恐怕急切难下。”
“曾国藩部亲兵殊死防守,我军先锋多次冲锋上去肉搏,碍于群山阻挡,暂时没有太大突破。”
李秀成嗯了一声,语速缓慢地开口道:
“明白了,继续保持进攻就行。”
等部下们都退去后,李秀成一个人坐在帅帐中,盯着面前的地图,哼了一声。
“英王啊英王,你不是喜欢骂人吗?”
“那你就自己好好在江北陪着胡林翼他们耍吧。”
按照常理,皖南既然已经有了杨辅清、李世贤两路兵马,那李秀成就应该去江北和陈玉成并肩作战。
两支太平天国最强的精锐全力出击,解围安庆希望自然大增。
但李秀成不想!
去了江北战场,那是陈玉成的主场。
李秀成到时候又得听从陈玉成的命令。
以前也就算了。
现在李秀成主持了第二次江南大营之战,又给太平天国开辟了苏福省。
凭什么还要屈居陈玉成之下?
所以李秀成没去江北,而是提出了“两路西征”的计划。
为的,就是要当长江以南所有太平军的统帅。
人活一口气。
李秀成可不想每次都听陈玉成这小子的话。
反正只要弄死曾国藩,安庆之围自然也解除了。
到时候,最大的功劳还是李秀成的。
陈玉成在江北损兵折将,又和李秀成有什么关系呢?
想到这里,李秀成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英王,你是斗不过我的!”
话音刚落,一名部下就快步走了进来,语气急切地开口道:
“忠王殿下,刚刚得到的消息,鲍超、张运兰已经回师黟县,正在猛攻我军黟县防线!”
黟县。
一万多湘军气势汹汹而来。
鲍超和张运兰两人双目通红,咬牙切齿。
“这个该死的李秀成,竟然敢偷袭?”
“各位,曾国藩大帅就在祁门等待着我们的救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拿下黟县,救回大帅!”
这两人是真急了。
且不说忠诚度的问题,单说曾国藩现在的地位。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南方太平天国战线的总指挥。
若是曾国藩死在了祁门,鲍超和张运兰两人必然会被清廷重重责罚。
抄家流放都是轻的,人头落地是大概率事件。
就算不为了曾国藩一直以来的提拔赏识之恩,鲍超张运兰为了自己的官场前程和性命,也必须拼了!
为了用最快速度解围祁门,鲍超、张运兰两位主将轮番上阵,亲自在第一线督战。
“给老子轰,有多少炮弹就打出去多少!”
“冲,谁他娘的敢后退一步,老子不但杀了他,还要派人回去湖南杀他全家!”
在两名主将的怒吼声中,一万多湘军对着黟县太平军防线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势。
炮弹犹如雨点般不断落下,炸得太平军防线阵地上烟雾升腾不断。
即便是两三米之外,视线都被完全遮挡,根本看不清楚。
此时,李世贤部也已经从后方追踪而来,打算咬住鲍超、张运兰部。
但鲍超张运兰完全不管。
“要么打通黟县,回祁门和曾大帅会合,要么全他娘死在这里!”
鲍超站在滚滚尘烟中,挥舞着手中的短火铳怒吼道:
“冲锋,给我冲锋!”
湘军的疯狂突进,让黟县这边李秀成留下来的阻击部队根本无力抵挡。
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黟县东边的城墙出现了大片垮塌。
湘军随即蜂拥入城,杀得城中太平军四处溃散。
祁门,太平军帅帐。
“黟县竟然这么快失守?”
李秀成得知消息后,脸上毫不掩饰地露出惊讶表情。
沉吟片刻,他果断下令。
“留三千人在这里继续牵制曾国藩,主力随本王回黟县!”
“再派人去通知李世贤、杨辅清,让他们速速赶来包抄鲍超部的后路,别让鲍超跑了。”
李秀成迅速从祁门回师,带着两万多精锐抵达庐村——羊栈岭一线,打算在这里和鲍超部决战。
祁门,湘军帅帐中。
曾国藩面如死灰,双手颤抖地给自己的两个弟弟曾国葆、曾国荃写信:
“……新岭、桐林岭防线已为贼所破,我军前后受敌,局势崩坏。”
“为兄虽据营坚守,然鲍超、张运兰部不知何时能至。”
“且杨辅清、李世贤、刘官芳、黄文金诸多长毛贼部皆在祁门两百里内,恐鲍超、张运兰两部亦难以幸免。”
写到这里,曾国藩的身体越发颤抖,就连用毛笔蘸墨的动作都做了好几次才完成。
他闭了一下眼睛,继续写道:
“回首人生五十余载,除学问未有大成,尚存遗憾,余事尚可足以自慰。”
“两位贤弟将来教训家族后辈子弟,当以勤奋刻苦为体,谦逊守德为用。”
“切忌戒骄戒躁,不可如为兄这般轻涉险地,慎之,慎之!”
“事已至此,再无他嘱。”
汉初世界。
刘邦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个曾国藩,之前主要是跳水。”
“现在祁门这边没水可跳,改写绝笔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