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离庐州之后,陈玉成带着剩余的部下们一番奔波,来到了寿州城外。
在通报过后,一名男子很快出现。
“苗景拜见英王殿下。”
陈玉成看着苗景,皱眉道:
“苗沛霖呢?”
苗景忙道:
“我叔父最近操劳和清妖胜保部的战事,前段时间刚击退胜保部,然后就病倒了。”
顿了顿,苗景又道:
“寿州城中守军众多,若是英王您领兵入内,恐怕难以补给。”
“我叔父让我带着英王前往下蔡城暂时休整一番。”
陈玉成身边众人闻言,顿时大感不满。
“搞什么?”
“英王驾到,苗沛霖竟然不出迎?”
“这么不尊重英王的吗,简直混账!”
陈玉成脸上也露出不满。
请本王来的时候信上说得好好的。
本王真来了,人没露面,连城池也不给进?
苗景吓得瑟瑟发抖,赶忙跪下。
“英王明鉴,小人所言句句属实啊。”
“对了,英王您的部将余安定也在下蔡等候您的到来。”
陈玉成沉默片刻,道:
“好,那就去下蔡吧。”
一番奔波,众人转而来到了下蔡。
城门打开,苗景殷勤地在前方领路。
“城里都准备好了,英王请进。”
陈玉成便带着众人进城。
刚进入城门之中,陈玉成就看到了自己麾下的旗帅余安定。
余安定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
“从庐州突围的时候臣被清妖兵马冲击失散,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英王殿下了!”
陈玉成看着这名老部下,心中也是感慨,几分伤感涌现,叹息道:
“没事,能活着就好。我们迟早都会打回去的!”
见到余安定之后,陈玉成心中原本隐隐约约的怀疑全部散去。
他策马跟随着苗景、余安定两人往前。
才走了一会,突然身后传来惊叫。
“城门怎么关了?”
陈玉成愣了一下,转头望向城门方向。
只见护城河上的吊桥木板不知何时已经被抽掉,城门也正在缓缓关闭!
“怎么回事?”陈玉成大吃一惊,回头就想质问苗景和余安定。
但回过头来之后,陈玉成又是一惊。
刚刚还在眼前的苗景、余安定,此刻已经消失无踪。
下一秒钟,数千兵马从街道两旁涌出,直接朝着陈玉成杀来。
陈玉成身边此刻不过两千多残兵败将,日夜逃亡而来几乎耗尽体力。
此刻刚刚进城感觉安全了,又是警惕最为松懈的时候。
被这么一突袭,瞬间就乱掉,根本无法组织像样的反击。
不过短短两刻钟的时间,战斗就结束了。
跟随陈玉成进入城池之中的两千多部下,绝大部分被屠戮殆尽。
只有陈玉成等几名重要太平军将领被俘虏,五花大绑。
苗景和余安定重新出现在陈玉成的面前,脸上都带着快意的表情。
“英王,没想到吧?”
陈玉成盯着这两人,心中愤怒犹如实质,双目几乎要喷出火焰。
“你们竟然当了叛徒?”
苗景哈哈大笑,正色道:
“英王,明眼人都已经看得出来,太平天国马上就要完蛋了。”
“我叔父又不是傻子,为什么要跟着太平天国这艘破船一起沉没淹死呢?”
陈玉成愤怒地对着余安定大吼:
“你也是天国的老人了,你为什么要当叛徒?”
余安定脸上闪过一丝黯然,低声道:
“对不住了,英王。”
“我只想活下去。”
城外,陈玉成剩余的数千兵马看到吊桥突然消失,城门突然关闭,顿时慌乱。
“怎么回事?”
“有埋伏,快进去救英王!”
但此刻,陈玉成等绝大部分主帅、将官都已经进城,城外一时间根本就没有足够地位和能力的人来主持大局。
伴随着城门的关闭,另外一支数万人的兵马突然从旁边杀出。
领兵的,正是之前劝说陈玉成前来寿州,又托病不见,最终把陈玉成骗到下蔡的捻军首领苗沛霖!
城外的陈玉成数千兵马一下子就被团团包围。
苗沛霖大声宣布。
“所有人投降不杀!”
“陈玉成已经被我们俘虏了,马上就要献给大清。”
“若是还有人顽抗到底,格杀勿论!”
最开始,双方还在僵持。
可是当城里苗景、余安定带着被俘虏的陈玉成登上城头后,城外陈玉成的数千残兵心理防线也彻底瓦解。
绝大部分人选择投降,还有一小部分人坚决不降,被当场杀害。
苗沛霖得意洋洋地来到陈玉成的面前。
“英王,走吧,我带你去见钦差大人!”
苗沛霖很快把陈玉成押送到了负责皖北战事的钦差胜保面前。
胜保这一刻也是扬眉吐气。
湘军多隆阿部猛攻庐州三个月,辛辛苦苦打下庐州。
但陈玉成却是落在了本钦差手里。
简直是天降功劳!
事情的脉络其实很简单。
胜保作为传统的八旗绿营派系将领,自然而然地用上了传统的手段“招安”。
湘军那边是见人就杀,投降基本也杀。
在太平天国安徽战场彻底崩溃的情况下,苗沛霖这种投机分子当然不会选择投降看似强大的湘军。
那多半是死路一条。
苗沛霖选择悄悄地投降了更加“传统”的胜保。
随后在胜保的授意下,苗沛霖给庐州城里面临绝境的陈玉成去信,诚挚邀请陈玉成来寿州合兵一处。
这次反叛异乎寻常地顺利,最终生俘了陈玉成,达成了胜保计划的最大成功。
胜保得意洋洋,对着被五花大绑的陈玉成大喝:
“看到本钦差,还不跪下!”
陈玉成毫无畏惧,看着面前的胜保发出一声冷笑。
“胜保,你不过是本王的手下败将,靠着阴谋诡计暗算本王的无耻小人。”
“本王怎么可能给你这种人下跪!”
陈玉成这一番话,顿时让胜保的脸皮火辣辣的。
之前在官亭,胜保两万多清军骑兵,几乎被陈玉成打得全军覆没。
如果不是胜保跑得快,当时就要成为陈玉成的俘虏了。
胜保冷冷道:
“陈玉成,你就不怕死吗?”
陈玉成冷笑道:
“大丈夫死则死耳,有何所惧!”
胜保见硬的不行,沉默片刻后决定来软的。
他命人将陈玉成松绑,又设下宴席招待陈玉成。
陈玉成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胜保放缓语气,劝说道:
“英王,你是个好汉,全天下都知道。”
“如今洪秀全大势已去,你又何必给他陪葬呢?”
“大清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若是愿意投降大清,我好歹是个钦差,上书给朝廷保举你当个将军甚至是指挥使都没问题!”
胜保带的是八旗绿营系统的清军,战斗力属于三流水平。
也就只能和太平天国系统之中同样三流的捻军打一打,连湘军一根脚趾头都比不上。
胜保想要和湘军抢功,就得另辟蹊径。
劝降陈玉成,再通过陈玉成去劝降更多的太平天国将领、大臣,就是胜保能找到的最好抢功方式。
陈玉成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本王是绝对不可能投降清妖的,你少在这里痴心妄想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胜保想尽一切办法,终究还是没能让陈玉成屈服。
于是他也放弃了。
一边派八百里加急去给朝廷表功,一边亲自带着一支兵马把陈玉成押送到京师去。
抵达河南延津县的时候,朝廷的加急批复也下来了。
“……陈玉成乃长毛悍将,押送路途遥远,恐其党羽得知,多有生变。”
“钦差胜保凡接旨当天,便应将其就地处决!”
当天晚些时间,延津县西校场。
在闻讯而来的许多民众目睹下,陈玉成被押上了刑场。
胜保呼出一口气,高声道:
“陈玉成,你还有最后的机会。”
“若现在投降,本官还是可以上奏朝廷,保你一命!”
不到最后时刻,胜保是真的不想放弃自己的抢功计划。
陈玉成哈哈大笑,因为多日囚禁而显得极为脏污的脸庞上满是英勇无畏的神情。
“要杀就杀!”
“清妖统治腐朽,早已不得人心。”
“我陈玉成今日虽死在这里,他日也会有人沿着我曾经开拓过的道路,灭亡你们满清!”
胜保摇了摇头,不再劝说。
“行刑!”
陈玉成随后被绑在了柱子上。
一名心情激动的刽子手举着小刀,身体有些颤抖地逼近。
随后,他一刀刀地将陈玉成的身体逐渐肢解。
【同治元年,陈玉成于庐州守卫战失败后被俘,随后在河南延津县押送途中被凌迟处死,年仅二十六岁。】
【这位太平天国的英王,从第二次进攻武昌之战时声名鹊起,并在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出走后迅速成长为太平天国的中流砥柱。】
【正是他在战场上的连续胜利,才让太平天国得以从天京事变的巨大损失中逐渐走出,又一次能和大清继续抗争。】
【如果说天京事变之前太平天国军事上的顶梁柱是杨秀清,那么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的顶梁柱武艺就是陈玉成。】
【但陈玉成虽有勇有谋,却也无法做到逆天改命。】
【在外有湘军步步紧逼,内有洪秀全打压忌惮和李秀成坐视不顾的情况下,陈玉成最终还是只能以败亡告终。】
【曾经鼎盛无比,几乎占领了大清东南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随着陈玉成之死正式进入了灭亡的倒计时。】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也不由浮现惋惜之情。
【汉高祖刘邦:陈玉成这小子真的很不错,朕很喜欢,没想到竟然就这么死了。】
【汉武帝刘彻:朕有时候感觉陈玉成就像是朕的去病儿,一样的年轻,一样的敢打敢拼,实在是太可惜了。】
【周太祖武则天:这么年轻英武的小将军,如此热血昂扬的年纪,怎么就死了呢?唉。】
【隋文帝杨坚:但凡李秀成那小子在救援安庆的时候能配合一些,陈玉成也不至于英年早逝,他其实是死在太平天国自己的内讧中。】
【明太祖朱元璋:本以为大清是南明,没想到太平天国这个新生政权反而先变成南明了,真是讽刺啊。】
【宋太祖赵匡胤:朕现在算是明白了,之前的败家子说的是咸丰,咸丰死后的败家子说的就是洪秀全啊!】
大清世界,康熙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陈玉成死了,大清……活下来了。”
康熙其实很清楚,就咸丰朝这个情况,大清距离灭亡多半也不会太久。
但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
活着,就还有希望!
胤禛同样也很高兴。
除去陈玉成的死之外,胤禩更高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皇阿玛,关于玛利亚·特蕾莎继承其父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事,英国方面已经正式发来照会了。”
“今天英国驻大清公使前来鸿胪寺转述英王旨意,说英国愿意无条件地配合大清在此事上的一切行动。”
“若有必要,英国人还可以直接出兵援助玛利亚·特蕾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