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虎本来大喇喇搂着杨立世的肩膀,见有一个大汉冲过来,便拧着杨立世的胳膊一转。
将人掩在身后了。
“你谁啊?”张小虎满脸桀骜。
张屠户将他送出来,瞅准的就是这点。
这孩子,虎啊。
明明贺知章比他高比他壮,看着还有钱。
但是他梗着脖子与人对视的样子。
是一点也不怕死。
贺知章望着他身后,那个一躲一躲的小脑袋。
心里闷得慌。
眼看两人要打起来,隋准赶紧过来打圆场:
“不要在考场外起冲突,难道你们想入提学官的眼吗?”
几人不得不停了下来。
许是被人护在身后,给了杨立世安全感。
他进考场后,更是兴致大发,下笔如有神。
隋准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经读书,对付这种考试,也是轻而易举。
考试开始前,他们远远地见过一眼沈提学。
那是个面色庄严的中年男子。
看起来,颇有些刻薄之相。
沈提学一眼就看到了隋准。
没办法,太显眼了。
他早早听说过,淮南府那个被破格擢升的秀才,是个一米九的壮汉。
昔年曾是个种地的,野蛮无比,粗暴非常。
能当上秀才,全靠给前任学政舔脚。
甚好,我就拿此人开刀,整一整这不正之风。沈提学心想。
因着是岁考,监考、巡检等人员,皆是自己人。
尤其是监考,是沈提学自个儿带的幕僚。
姓胡。
胡监考深知沈提学的意思,便更加用心在隋准身上。
他已经想好了。
像这般蠢材,定然半日提不起笔,半日写不出句。
他满怀期待,等着第一个给隋准盖戳子。
白纸盖戳,说明这人肚里没学问,迟迟写不出文章来。
可不就是他这秀才来路不正的铁证?
再怎么着,也能让他被降一级,顶好,是降成训诫。
狠狠地吃一顿鞭子。
然而,开考后,胡监考才把章子拿起来。
隋准就在提笔狂书了!
那毫不犹豫的态度,那行云流水的速度。
把胡监考看呆了。
不是说,是个庄稼汉吗?
胡监考直想狂奔过去,给他盖上戳子。
但按照惯例,他必须从另一头绕场一周,才能抵达隋准的号房。
而且,身为监考,他亦不能拔足狂奔,失仪不说,还影响考场。
好在,走一周,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于是,胡监考面上平稳,心中着急,腿肚打转,焦灼地走完了一圈。
到隋准跟前一看。
好家伙,已经写了满满一页!
胡监考人都傻了了。
这盖戳子还有啥用,显摆他半刻钟就写了那么多吗?
第一招,卒。
没关系,还有第二招。
胡监考定了定心,目光如炬盯着隋准。
在考场上,想抓一个人的错处,太过容易。
但凡隋准捡个东西,眼睛左右瞟一瞟,他都能给他安个罪名。
然后赶出考场,甚至褫夺功名。
于是乎,胡监考瞪大眼睛,就等着隋准抬头。
谁知,这人如此坐得住。
老胡眼睛都瞪酸了,他也没动一下……
“哈……”
胡监考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两滴眼泪从眼角淌下来。
这时,隋准终于抬起头来。
胡监考精神一振,眼泪也顾不上擦。
直奔过来:
“你!干什么?”
“东张西望,是不是在作弊?”
“来人,抓——”
“不是的,大人。”隋准笑得云淡风轻。
然后,镇定地放下笔。
胡监考突然觉得鸡皮疙瘩全站起来了,难以置信。
“不可能……”
他几乎尖叫起来。
隋准却泰坦自然,道:
“学生答完了,要提前交卷。”
胡监考头晕目眩,怎可能这么快就答完了?
什么人啊,才一刻钟!
他转念一想,计上心头,要训斥隋准哗众取宠,扰乱考场秩序。
结果,另一个号房也传来声音:
“大人,学生亦要交卷。”
贺知章黑面慑人。
随后,又有好几个学生交卷了。
得,大家都交,法不责众。
总不能每个人都训斥吧?
三招都失败,拍不着提学大人的马屁了,胡监考心头滴血不已。
这就交卷了?
不是说淮南学子不大行吗?
该死的淮南府,学生一个个都如此浮藻,好大喜功。
他定要上呈提学大人,好好训斥他们一顿!
胡监考面色如屎,拽过几人的卷子,便冲进内堂去了。
沈提学见这么快就有人交卷,先是惊愕。
随后,便有些淡淡不喜。
“关大人,贵地的学生,有些不够沉稳啊。”
“读书贵在坚持,须沉下心来,摒除杂念,方能参透至理。”
“如此浮藻,能做成什么学问?”
沈提学把茶盏重重一放:
“如此急功近利之辈,占了功名,进了朝堂,只会误国误民!”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套假大空的话,关知府早就玩熟了,岂能不知,沈提学在借题发挥?
他心中冷笑。
但面上,还是笑着打哈哈:
“沈大人言重了,青年才子,气盛些是常有的事。”
“十年磨一剑固然好,但既然成竹在胸,何必妄自菲薄,虚度光阴?”
“正是意气书生,方能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呀。”
假大空反弹!
关知府的进士也不是白考的。
沈提学一拳打在棉花上,面色有些不快了。
但从职级上,知府可不是他的下级。
他虽能拿捏一府教育,但拿关知府,其实没什么办法。
这种嘴皮子溜的人,最讨厌了!
沈提学心中恨恨。
只得一把抓过那几份考卷,语气不悦道:
“那也得是真才子才行。”
“本官倒要看看,你们淮南府,有没有激扬文字的本事?”
胡监考赶紧在一旁上眼药:
“就是,属下观那几个学生,坐都坐不住,不像做学问的,倒像在玩儿。”
“尤其最上头这个,隋准,他是第一个交卷的……”
岁考从简,并不设弥封。
沈提学低头一看,最上头这份,可不是写着隋准的大名么。
怀着要挑刺的心情,他正要开始读。
关知府却挤到他身旁,大呼:
“好文!”
沈提学:“……这还未开始读呢?关大人是否夸张了些?”
关知府微笑:
“沈大人有所不知,本官才学不及同仁,不过是靠着一目十行,才中了三甲。”
“大人还未开始读,但本官,已然阅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