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光四年,汉安帝死在了旅游的路上,当时阎皇后秘不发丧,等着回到京城之后才公布了汉安帝驾崩的消息。
后来阎皇后在其兄阎显和宦官江京的帮助之下立了刘懿为帝,这位刘懿就是所谓的东汉少帝,算起来应该是东汉的第七位皇帝了,但是这位实在是没有那个当皇帝的命。
因为前面的那个没断奶就驾崩了的婴儿皇帝,好歹还活到了两岁,可是这位东汉少帝刘懿,才当了206天的皇帝就驾崩了。
所以因为刘懿的在位时间太短,而且登基的时候的名分也不算太光彩,而且他也没有什么功绩,所以后事并不把刘懿算入东汉皇帝的序列中去。
刘懿驾崩以后另外一帮宦官集团,也就是以孙程为首的十九个组成的太监集团就一起诛杀了江京集团,随后就拥立了那个被废的太子刘保为帝。
眼看着皇帝宝座又失而复得的这位刘保,就是所谓的汉顺帝。
因为顺帝刘保的皇帝宝座是十九个宦官给夺过来了,所以登基以后的刘保就非常的信任宦官集团。
并且还把帮助自己登基的十九个宦官全部给封了侯爵,这就为以后东汉王朝的覆灭又留下了伏笔。
建康元年八月,汉顺帝刘保驾崩,死亡原因不详,年仅三十岁。
刘保死后因为和皇后没有子嗣,所以皇后梁妠就立皇太子刘炳为帝,这也就是所谓的汉冲帝刘炳,这位小皇帝我也真是醉了,真没发去说了,还没断奶的时候就登基为皇帝,活到了三岁也夭折了。
那么刘炳在位期间,外戚梁氏就开始把持了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飞梁冀飞扬跋扈弄的朝廷腐败民不聊生。
汉冲帝驾崩以后,梁冀直接拥立了汉质帝刘缵为帝。
但是也不知道这位飞扬跋扈的大将军梁冀到底是怎么想的,在本初元年的时候又安排了自己身边的亲信下毒害死了汉质帝刘缵。
可怜的汉质帝刘缵,年仅九岁就驾崩西去了。
随后还是本初元年,汉桓帝刘志继位。这位刘志继位以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就依靠宦官单超诛杀了那个飞扬跋扈的将军梁冀。
本以为诛杀了梁冀之后就可以彻底的铲除了东汉王朝的外戚之乱了,结果没想到外戚的时代结束了,宦官的幸福生活又来了。
因为中常侍单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等人,支持刘志诛杀外戚有功,所以被刘志封为列侯。
东汉王朝经历了常年的外戚作乱,现在又迎来了宦官肆虐,而且这些人动不动就喜欢党同伐异残害忠良。
所以到了延熹九年宦官唆使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控告河南尹李膺等人,随后就发生了第一次党锢之祸。
当然了党锢之祸最终的结果还是宦官集团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后来到了汉桓帝刘志后期的时候虽然朝廷起了清淡的风气,但是因为李膺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
所以这又引起了宦官集团的不满意,你想想这些宦官好不容易熬到现在的地步,刚扫除了穷凶极恶的外戚还没等过上几天好日子,这些读书人又出来指手画脚。
那这些宦官肯定是不能答应了,所以宦官就派人诬告李膺等交结太学生并且与都国生徒互相标榜,结成群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
这么一弄,后面就又打击了文官集团200多人。
汉桓帝刘志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利用了宦官集团打击了外戚作乱和文官集团的势力,虽然加强了中央皇权,但是同时也加强了宦官集团的政治力量。
在经济方面那就没法说了,骄奢淫逸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汉桓帝刘志的,以至于到了后来因为国库空虚所以就为后面的卖官鬻爵开辟了先河。
而且鲜卑族也是在这个时候也开始逐渐的代替了匈奴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发展,除了鲜卑族以外南蛮和西南的蜀国也开始折腾了,西域这边也就不用说了,大家现在都开始纷纷的对抗西汉王朝了。
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在外交方面,延熹九年古罗马安敦派使者至东汉洛阳朝见刘志,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史实。
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东西方两大帝国外交关系正式的建立,后来这条路线首次正式打通并延伸到了欧洲。
后来到了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刘志驾崩,年仅三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