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东汉皇帝自从刘庄往后就是一个比一个短命,汉章帝也就活了三十三年,汉和帝活了二十七年,这两位皇帝还算是可以了,但是后面两位除了命短之外,皇帝当的也确实不怎么样,而且最后还把东汉王朝送上了下坡路。
汉和帝刘肇在位的时候其实也生了不少儿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都夭折了,后来可能是听信了什么民间的传言于是就决定把剩下的儿子弄到民间去养。
后来到了元兴元年十二,刘肇驾崩。本来继承皇位的人应该是刘肇的长子刘胜,但是这个孩子从小就生了什么病,而且还从来就没有痊愈过。
所以当时的皇后邓绥认为这个孩子不适合做皇帝,于是就把才刚刚出生100天的刘隆给找回来当了皇帝。
这位就是汉殇帝刘隆,这个小皇帝真是没什么好说的,刚过了百岁就登基当了皇帝,不到两岁就驾崩了。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位辅佐小皇帝刘隆的邓太后,这位皇后辅政期间的延平元年就遇到了辽东鲜卑人攻打渔阳郡,这也就是今天北京的密云西南附近,后来有个严授的将军打败了鲜卑人,但是从此以后鲜卑族正式的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而且还成为了一个中华民族用不可或缺的一个民族。
延平元年,虚岁2岁的汉殇帝刘隆夭折,这位连驾崩都算不上,顶多就是个夭折。
随后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又让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当了皇帝。
大家还记得吧?那位废太子刘庆当年自己没有当上皇帝,结果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最后当了皇帝,这也算是弥补了刘庆的遗憾。
于是十三岁的刘祜就成了汉安帝,当然了,十三岁的孩子也是没有能力治理国家的,所以邓太皇太后自然也就会继续辅政了。
就在汉安帝刘祜刚刚继位的时候,河西急报,西域各国因为不满西域都护府的任尚的苛政所以就造反了,接着就是羌族起义,后来这场战争就一只打了长达十一年之久,耗费巨大不说,同时还迫使东汉王朝的元气大伤。
再说这位临朝听政的邓太皇太后,除了依靠自己的外戚势力之外,还依靠了宦官集团的力量,而这就为后面东汉王朝的覆灭就下了伏笔。
当时邓太后所依靠的宦官说出来大家肯定都认识,这位就是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除了造纸术这项发明之外,这个蔡伦还真不算是个好东西。
当年窦皇后在位的时候,蔡伦就是窦皇后的跟班,包括当年窦皇后陷害宋贵人,还有就是废除太子位的事里面,也都有这位蔡伦的身影。
后来汉和帝灭窦氏集团的时候,这位蔡伦又倒戈到了汉和帝这边,帮助汉和帝灭了窦氏集团,这里面蔡伦也出了不少力。
要不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当时的汉和帝也不会重用蔡伦。
现在邓太皇太后有掌握朝政,蔡伦又投奔到了邓皇后这边的利益集团。
好在邓太皇太后的利益集团还算是比较好的一个利益集团,并且还及时的消灭了一批反对者的政变。要不然这些人就差点就立平原王刘胜为皇帝了,后来因为这些文官集团走漏了消息,这才被邓氏集团给消灭了。
后来到了建光元年邓太皇太后去世后,汉安帝刘祜这才算是亲政,但是这个时候的汉安帝的身边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宦官集团。
刚刚亲政的汉安帝刘祜马上就开始调查父亲刘庆当年被废太子的事,正所谓出来混最后都是要还的,这件事当年的第一个参与者就是大发明家蔡伦,那你想想,废了皇帝亲爹的罪那跟定是活不了的最罪,何况蔡伦当年又逼着宋贵人自杀,所以当时的蔡伦也就是剩下以死谢罪这一条路了。
除了内忧外患之外,汉安帝刘祜的后宫也不消停。
因为汉安帝刘祜和阎皇后也是多年不孕不育,所以刘祜只能选择了李氏所生的儿子刘保为太子,但是因为当年李氏就是被阎皇后给弄死的,所以阎皇后自然也不能容忍李保当太子了。
所以阎皇后就联合了宦官集团,打掉了刘保的左右羽翼之后,又联合文官集团废除了刘保的太子位。
延光四年,汉安帝刘祜和阎皇后下江南旅游,结果路上可能是有点水土不服,等到了三月份在返回京城的路上,汉安帝刘祜在叶县附近就开始呈现出了弥留状态了。
后来还没等汉安帝刘祜交代好后事,就驾崩了,享年三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