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里可是河道的交汇点,如果再把码头建起来,同时将山背村到姜家村的道路拓宽,形成水陆交通的纵横交错之势,就算当地无法大规模种植麦子,也完全可以借助源源不断的人流发展服务业嘛……”
“到那时,这片土地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各种商机也会应运而生。人们可以在此开设客栈、饭馆、茶楼等,为过往旅客提供便利与舒适;还可以设立商铺贩卖本地特产以及各类生活用品等等。如此一来,不仅能促进兴台县的经济发展,还能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
姜玲玲一边走一边跟建兴说道,这也是这几天对兴台县了解之后的初步想法。
德海瞪大眼睛看着眼前,想着姜玲玲说的那座连接两地的桥梁,心中暗自惊叹不已,但同时又感到一阵无奈,他更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姜玲玲会有如此奇特而大胆的想法。
造桥可是一项极其复杂且艰巨的工程啊!即使是州府目前经验丰富的造桥师傅们,面对这样的构想或许都会束手无策吧。
更何况,如今的越州府恐怕再也找不出像当代建筑奇才丁纳显那样的人物了。更别提是给这个地处偏远、人烟稀少的兴台县造桥了!天时地利人和,它啥都缺!
正当德海心里暗暗嘀咕着这些时,姜玲玲竟然又提出了要修建码头的计划,这在目前也是遥不可及的。
一个码头就是前期建造上面,知道这得耗费多少银两吗!
按照现在的仓癝这里可观的运作收入进度来看,恐怕把他们在兴台赚到的所有钱财都投入其中,也未必能够建成半个码头呢!
更何况码头的运营必须要有船只能够停运过来才行,更为关键的是第三点,那可是陆路打通的重要前提啊!要不然路过这里就算了,怎么可能还会驻足停留呢?
不仅如此,还有那条道路……德海并没有否认,如果这条路修建好了,对兴台县及其周边地区而言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既能方便老百姓的日常出行,又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修路本来应该是朝廷应当承担起来的责任和义务呀,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德海完全没想到,自家的这位主子居然真的打过这个主意。呵呵,就算是向上级州府成功申请到了这笔款项,但等到这些钱粮送达县衙时恐怕也所剩无几了吧,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去修筑这样一条漫长的道路啊。
况且最终估计那些银子大概率都会被县衙拿去挪作其他用途了,到时候所有的努力不就全都白费了吗,这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嘛!
所以,姜玲玲说的这三件事,在他看来十年之内就是做梦!
哪怕她姜玲玲是整个县的县主,何况她又不是。
因为姜玲玲不是,她也只是畅想一下,嘿嘿。
这些天当然不只是空想,目前可以利用场地、人员优势,这里用工成本是最小的,作坊制作东西再运出去售卖是稳扎稳打的。
所以姜玲玲走家串户,不管是村里,还是县城的居民也是和善友好的,家家门户大开,有陌生人进来讨口水喝都很是热情接待的。
这附近有几位擅长竹编技艺的工匠,他们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质量相当出色,但却一直没有想过售卖,只是自己家里用,目前来看,可以先从制作生活用品入手,比如盘子、碗筷、竹筐、篮筐等等。
于是,姜玲玲决定先从作坊制作开始。她召集了一些手艺精湛的村民,共同商讨生产计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作坊很快就投入了生产。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精美无比。
而在姜天水那边,他精心挑选了一块肥沃的土地用于种植花草苗木。单是山上的品种就已经非常多样化了,如果再加上一些精美的花盆搭配,那一定会更受欢迎。只可惜这里并没有制作窑口的工匠,不然就能生产出更多与之相配套的产品了。
不过无论是去往姜家所在的兴台县,还是前往州府的路途中,并没有可以让马车顺利通行的官道。当下,独轮车变成了将作坊里的货物运送出去的唯一交通工具。
然而对于陶瓷这种易碎品来说,使用独轮车来运输并不稳定,路途之中难以避免地会发生磕磕碰碰的状况,这直接导致了损耗率一直处于高位状态。考虑到这一因素后,姜玲玲不得不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即便如此,她仍然认为先把现有的几种小商品发展起来也是可行的。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图纸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德海望着眼前这位主子,终于看到了她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一些“务实”作风,内心不由得感到十分欣慰。毕竟这些小商品不但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就算是小孩子也能轻易上手,而且它们的市场前景也比较广阔。
即使成本低,这些卖价也高不到哪里去,加上运输和打开市场,分摊下来赚得的利润就很少了,只不过卖上一千件估计刚刚够买进这一套普通的纸墨笔砚的。
可不能因为利润少就不做,至少养活了一群人,而且姜玲玲没打算在运输和打开市场上自己投入成本。
有个词叫‘洛阳纸贵’,姜玲玲穿越到这个时代也很是感叹,恐怕这整个大梁都贵。
造纸术这项技术在这个时代是没有推广的,姜玲玲倒是体验过,但是要用在商业上,做些草纸应该没问题。
兴台县地域辽阔,山峦起伏,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但工具却相对简陋。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条件,姜玲玲并未气馁,反而踏上了探索和实践古老造纸技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