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各级人物急了,就连上海的英国,法国也急了,太平军离他们的领事馆已经很近很近了。
也许这些洋人在这个时候后悔,他们不该这么强烈谴责李秀成。
现在他们把太平军惹恼了,人家都打到家门口,随时可以推入,攻进来。
可事已至此,大家没办法只能拼凑出一支以“”洋人“”为主的队伍,开始进行反击。
华尔的洋枪队就在这个时候,和英法组织的队伍混在一起,改名为“”常胜军“”!
..........。
当时常胜军大约有三千五百多人,这些人大全部都是洋人,只有少数清兵,他们的武器十分先进,可以说人手一杆枪,火炮也配了几十门,实力甚是强悍。
常胜军组建成功后,准备去保护英法大使馆。
但是太平军刘启云的部队,打到黄浦江的边上,突然停了。
为什么呢?
原来刘启云面对的可是英国,法国领事馆,只要一打进去,就会触及到与外国势力的纠纷,刘启云却不敢私自做主。
于是他派人请示在后方指挥作战的忠王李秀成:
“”我军前锋已到达洋人领事馆“”
“”是否继续进攻?属下不敢擅自做主,还请忠王定夺”。
..........。
李秀成思考了一会儿,英法国虽然公开表示支持清妖,但是李秀成他是这样想的:
“”把上海占领,上海的外国领事馆不动他,不犯一秋一毫,这样也不至于彻彻底底撕破脸得罪英法“”。
“”日后占领上海,还要与这些洋人打交道的。“”
........
于是李世秀成下令:
“”部队停止进攻,外国领事馆莫动“”
“”刘启云你带主力转战高桥,吴淞“”。
太平军就这样放弃了攻打英法领事馆的机会?
当然当时的英法领事馆,不过只是几个房子而已,它的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要大得多。
.........。
太平军将领刘启云接到命令之后,随即带兵离开了英法领事馆附近,只留下几百人留守,其余的大部队配合谭绍光的主力转战高桥,吴淞一线。
常胜军将领华尔,白齐文,戈登,三人本想在领事馆附近与太平军血战一番。
可没想到太平军没打,就从英法大使馆附近撤退了,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看样子,太平长毛还是对我们英法有所忌惮呀“”。
.........
白齐文对统帅华尔说道。
华尔回答道:
“”有顾忌就好.....“”
(这里要记住一个人名“”齐白文“”。他现在是洋枪队的副指挥,日后还要上海向李秀成投降,成为李秀成的马仔。)
华尔是这支常胜军的统帅,我们前面介绍过华尔,华尔可以说是个雇佣军的性质,想像拿破仑一样创造一番事业。
所以这次太平军第二次打上海,华尔依旧激动不已,嘴里嚷嚷着:
“”出人头地的时候到啦“”
随即华尔下令:
“”反攻.........让这些长毛知道我们的厉害“”
常胜军在华尔,戈登,齐白文的带领下随即追击刘启云追到上海高桥镇。
高桥附近有三万太平军,他们刚刚占领高桥镇,正准备去打吴淞。
这个时候,太平军探子来报:
“”一大批洋鬼,手持先进武器,朝高桥而来“”。
...........。
谭绍光得到这一线报后,他竟然有一丝高兴,他兴奋的对手下众将说道:
“”弟兄们.......上次让忠王受伤的那批洋鬼子马上要到高桥了“”
“”吴淞我们先不打,咱们在这里严阵以待,等待这些洋鬼子,打死他们,为忠王报仇“”
“”顺便让他们瞧瞧,我们不是他们这些洋鬼子可以欺负的“”。
...........。
大家在谭绍光的鼓动下,众志成城。
随后太平军在高桥镇制作防御工事,等待英法联军以及火枪队组成的常胜军。
看样子双方要在高桥镇决一死战。
..........。
2月21日。
常胜军到达高桥镇。
此时常胜军在来高桥镇的路上,一路扩编,到高桥镇的时候大约有七千多人了。
这七千多人有好多是路上收集的溃兵。
.........。
21号下午,太平军谭绍光派了几千人主动出击,他们优先对常胜军发动进攻。
结果这一进攻就不得了,常胜军手下的武器几乎是人手一杆枪,他们打出的子弹像枪林弹雨一样,将太平军进攻的士兵击得人仰马翻。
太平军不服,然后又以马队左右包抄,想要以快速机动,突破洋枪队的防线。
可洋枪队也随之改变阵型,左,右,正面三方射击,
太平军这次冲锋冲了三回,冲锋的太平军硬是冲不进去,丢下几百具尸体,狼狈撤回高桥镇。
谭绍光仅仅通过第一回合,就丢了七八百人,这让太平军将领傻眼了:
“”洋鬼子火枪真猛啊,怪不得他们可以打到北京“”。
“”不行,不能冲锋了,咱们固守高桥,先消耗他们的弹药再说“”。
“”在寻找机会,夜里偷袭他们“”
随后太平军开始在高桥镇进行防守。
22日,常胜军借着火力优势,猛轰高强镇的太平军阵地,炮弹炸的太平军抬不起头。
这场炮击一直持续到23日凌晨,常胜军的炮击终于停止。
见对方的炮击停止了,谭绍光,刘启云又组织一批敢死队,趁着夜色,偷摸到常胜军的阵地。
因这是一次突袭战,偷袭只能小心翼翼的,所以谭绍光不敢派太多人参战,
太平军这次很顺利,几百人突然出现在洋鬼子的面前,紧接着铜锣急促的响起,太平军战士们喊着“”杀“”的口号,见人就杀。
洋鬼子们大惊,四处逃窜。
太平军战士们手握大刀,见人就砍,砍得洋鬼子哭爹喊娘。
直到戈登带兵赶来,偷袭的太平军士兵们,这才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