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心里的碎肉,艾莉婕的心猛烈颤抖。
“这是,我的鼻子吗......”
她感觉自己的灵魂和彼时的莎朗紧紧绑在一起,这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神经中枢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能感受到的只有极度痛苦和愤怒。
莎朗的精神世界本就是一片荒漠,如果说曾经的特蕾莎和海莉是唯二的绿洲,那么图尔茜就是海市蜃楼。
然而当绿洲和海市蜃楼都消失之后,她的脚底只剩下流沙,现实的引力最将她一步步拽向深渊。
莎朗捂着手里的碎肉,一心只想把它塞回原来的地方,连续试了几次都掉了下来。
她抖如筛糠地爬了起来,到厨房拿刀想要找富豪报仇,却被现场的保镖一顿殴打,随后把她扔到大街上。
在散落一地的化妆品里,莎朗啜泣着翻出化妆镜照了照。
错位的假睫毛松松垮垮粘在眼皮上,精心绘制眼妆已经被泪水弄花,两颗红眼球在深黑的眼眶里颤抖。
而在青一块紫一块的脸颊中央,两个血淋淋的窟窿正在微微缩动,
莎朗被眼前的“怪物”吓坏了,镜子从手指间滑落,“啪”地摔碎在地上。
绝望之际,她拿出手机拨打911,随后又拨通老板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对方的怒斥:
“臭婊子,你还好意思给我打电话,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能搞砸!我的律师已经掌握了你吸毒、滥交、杀人未遂的证据,你要么按照合同给我付违约金,要么咱们法庭见!”
“嘟、嘟、嘟......”
不等莎朗解释,老板就已经挂断电话。
没过多久,911派来的救护车把莎朗送到医院。
医生清理了她的面部伤口,又在后续的一年里陆陆续续给她做了几次面部修复手术,勉强让她恢复了人样。
莎朗虽然保住了命,但天价医疗账单和经纪公司的违约金压榨干了她的积蓄,不得不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奔波,慢慢戒了毒。
反复缝合过的面容极其丑陋,她每天出门只能戴着面罩,在满是蟑螂和老鼠的后厨洗碗。
直到第二年的万圣节,命运迎来转机。
那天她摘下面罩,恐怖的面容获得了一众好评。
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和她搭讪:
“你画的鬼脸妆太惊艳了!为什么不试试去游乐场应聘呢?我听说他们在招女鬼,薪资挺不错的。”
听到这话,莎朗才想起了特蕾莎妈妈曾经也在一家游乐场当过“女鬼”。
于是,为了更高的薪水,她试着去游乐场应聘。
游乐场鬼屋的主管一眼就相中了莎朗,打算让她试一试长期岗位。
“其实不喜欢小孩也没关系,只要稳住心态就行。”
说着说着,主管就谈到了一些往事。
“许多年前我们这里有一个年龄挺大的兼职‘女鬼’,她人很好,小孩怎么闹她都不发脾气,大家都挺喜欢她的。”
她边说边和莎朗签订用人合同,叹了口气道:
“可惜后来不知为何突然不来了,挺可惜的。”
莎朗摇了摇头,“不知道,可能这就是命吧。”
拿起自己的那份合同,她和主管道了声谢,含泪离开办公室。
相比在后厨洗碟子,游乐园的薪水高了两成,淡季轻松,旺季有额外奖金,除了偶尔要应付不懂事的小孩以外,莎朗在这里干得如鱼得水,心境也慢慢好了起来。
有时候闲得无聊,她甚至会想特蕾莎母亲是否也曾经站在同样的位置,干过同样的事。
一阵微风吹来,惹得树叶沙沙作响。
仿佛特蕾莎母亲就在身边,温柔地向自己耳语。
“母亲不想看到我这副模样,我得振作起来。”
想到这里,她觉得应该重拾自己的表演天赋。
曾几何时,她很喜欢模仿卓别林和成龙,即便不说话,这些大师也能在通过丰富且极具感染力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演绎喜剧。
“对,我想演喜剧。让人哭不是本事,让人笑才是真本事。”
小时候只要能把特蕾莎妈妈逗笑,那种成就感就能让自己飘到天上去。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莎朗研究了很多同时结合了“恐怖”和“喜剧”两大元素的电影,带领同事撰写新脚本,忘我地扮演着幽默女鬼的角色。
在莎朗的努力下,两种属性截然不同的元素发生奇妙碰撞,产生强烈的戏剧张力。进入鬼屋的游客一般先是大叫,然后再是大笑,这种过山车般的体验非常美妙而独特。
喜剧鬼屋的名声越来越响亮,甚至有游客从全国各地专程慕名而来。
莎朗沉浸在自己的事业中,就像一只蝴蝶,即将蜕下伤痕累累的躯壳,展开翅膀。
然而就在这时,
承载着她的树枝,
断了。
因为经营不善,游乐园被整体打包出售。
作为仅有的还能盈利的部门,鬼屋躲过了裁员潮,但已经没有了莎朗的容身之所。
因为收购游乐园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之前经纪公司的老板。
对于老板而言,现在的莎朗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他完全能够“大度”地抛弃前嫌。
但莎朗不愿意作践自己。
她恨不得把这个畜生扒皮吃肉,怎么可能留下来给他当赚钱工具?
辞职的那天,鬼屋的同事们一路把她送到了游乐园大门。
主管含着泪握着她的手说:
“我真的很幸运,和两个了不起的‘女鬼’共事过。”
莎朗挨个和同事拥抱告别,也和曾经在这里的特蕾莎母亲告别,坐上出租车。
不过,这一次失业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真空期,凭借在鬼屋积攒的名声,不少剧团都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经过一番考察,莎朗最终选择了“东城剧团”。
东城娱乐公司有两个分部,一个剧团,一个杂技团。
因为效益不好,公司裁撤了剧团的大部分员工,为了偿还债务节省开支,剩下的员工也搬到了杂技团驻地。
莎朗在鬼屋工作时结识了东城剧团的负责人威尔·皮特森,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喜剧,在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听说莎朗辞职,威尔立刻邀请她来改造东城剧团。
东城剧团虽然正处于低谷期,但这时管理起来阻力更小,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塑剧团。
于是莎朗临危受命,成为剧团新的负责人。
然而当莎朗来到东城马戏团驻地以后,才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