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英答道:\"臣有三策,可破此局。\"
\"其一,世子之困。大王尚无嫡长子,这质子...不过是个空架子。\"他忽然抬头,眼中泛起狡黠笑意:\"十五年后,世子是心向凉州,还是心向长安?\"
\"其二...\"成公英的手指突然刺向皇宫方位,\"明日早朝,大王会可提议以'整饬防务'为由,请铁木尔三百凉州锐士接管宫禁。就说...是为保护未来女婿安危。\"
\"女婿?\"魏武眉头微皱。
成公英轻笑:\"大王莫非忘了?您幼女刚被册封为万年公主。当今天子尚未立后,普天之下,除了陛下,谁能配公主?这姻亲之名,可比什么'尚父'实在多了。\"
魏武眼中精光暴涨,成公英已指向地图第三处:\"至于这三辅防务——\"手指突然张开如鹰爪覆住整个关中,\"正好将本地这些'忠汉之士'统统调任三辅闲职。再把我们凉州的干吏安插到各郡要职。\"
指甲在右扶风狠狠一划,\"凉州调集粮食救济三辅,开仓放粮时,让百姓记住的是凉王的恩德,谁会在意龙椅上坐着谁?待三辅民心归附,那些所谓的诏书...不过是废纸一张。\"
魏武忽然大笑:\"妙!但本王如今是摄政王,恐怕...\"
\"大王说笑了。\"成公英深行一礼,眼中锋芒毕露,\"当年霍光领尚书事,不一样常年驻跸甘泉宫?摄政王为何非要困守长安?让那小儿...\"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在深宫里读书习字便是。\"
魏武凝视着地图上未干的水迹,忽然将大都督印重重按在右扶风的位置。铜印与木案相击的声响中,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就让铁木尔为光禄勋,去'护卫'我们的小陛下。\"
成公英深行一礼道:“大王英明!”
……
第二日拂晓,魏武便命人在长安城外筑起三丈高的祭坛。
工匠们忙碌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夯土声惊起林间栖鸟。
魏武立于大帐前,望着远处渐渐成形的祭坛轮廓,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大王,祭坛明日便可完工。\"阎行低声禀报。
魏武微微颔首:\"务必在吉时前完成。\"
回到大帐,魏武的目光落在案几上铺开的羊皮地图。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凉州疆域,最终停在陇西一带。
\"十万大军...\"魏武喃喃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两百万百姓...\"
他忽然抓起案上酒樽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灼烧着喉咙。
中原诸国哪个不是拥兵十数万?
凉州这点家底要逐鹿中原,这些筹码还远远不够—
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魏武的思绪。
阎行掀帐而入,甲胄相击发出清脆声响:\"启禀大王!京兆尹司马防携其子司马朗求见!\"
魏武眉头一挑,放下酒樽:\"哦?\"他略一沉吟,\"让他进来。\"
不多时,司马防领着长子稳步而入。
司马防身着素色深衣,步履稳健。司马朗行走间衣袂不乱,显出名门风范。
\"在下京兆尹司马防,字建公,拜见凉王!\"司马防深施一礼,声音不卑不亢。
魏武目光如炬,将二人细细打量。
他忽然笑道:\"久闻司马家大名。听闻贵府乃祝融之后,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此事当真?\"
司马防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恢复平静:\"凉王真乃神人也!所言分毫不差!\"
\"请坐。\"魏武伸手示意。
待司马防落座,却见司马朗仍恭敬立于其父身后。魏武不由莞尔:\"伯达,你也坐下吧。\"
司马朗这才行礼入座,姿态端正如松。
魏武见他双手平放膝上,背脊挺直却不显僵硬,心中暗赞,笑道:\"久闻司马家家风严谨,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司马防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犬子虽愚钝,却通晓经史。在下斗胆,想举荐他在凉国谋一官职。\"
魏武接过竹简却不急着展开,反而意味深长地看着司马防:\"司马君当知,凉州取士,唯才是举。考试定官,不避寒门。若为令郎破例...\"他故意拖长声调,\"恐难服众啊。\"
司马防不慌不忙,又从怀中取出一卷更为厚重的竹简:\"此乃三辅各郡官员贪墨实证。韦氏私吞军粮三千石,杜氏强占民田五百顷,张氏受贿卖官七人...\"
他顿了顿,\"若大王不弃,司马氏愿效犬马之劳。\"
魏武眼中精光一闪,接过竹简细细翻阅。
帐内一时只闻竹简展开的沙沙声。
良久,魏武忽然轻笑:\"仅此一卷?\"
司马防会意,挥了挥手,司马朗连忙从袖中取出三卷:\"此乃各郡仓廪、人口、赋税、军备明细。\"
魏武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接过竹简仔细查看。
片刻后,他轻轻合上竹简,微微一笑:\"有意思。\"
魏武深邃的目光在司马防脸上逡巡。
这份竹简不啻于将整个三辅豪族的命脉交到他手中——韦氏强占民田、杜氏私贩官盐、第五氏虚报赈灾粮...每一条都足以让这些百年世家万劫不复。
这是司马防的投名状,更是将整个司马氏绑上凉国战车的缰绳!
\"司马君,\"魏武突然展颜一笑,手指轻叩案几,\"这些...非常有用!想必你官邸内还有更多证据?\"
司马防面色如常,只是微微颔首:\"在下已命人整理成册。\"
\"好!\"魏武猛地拍案而起,\"我要在三辅推行凉国新制!由你好好查查这些事情,多收集一些证据!\"他踱步到司马防面前,意味深长道:\"至于令郎...就留在我身边担任记室,如何?\"
司马防深深一揖:\"臣,谨遵王命。\"
待司马防退出大帐,魏武转身凝视着仍保持行礼姿势的司马朗。
少年身形挺拔如青松,低垂的眉眼间却暗藏锋芒。
魏武大步上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伯达啊,你在陛下身旁为侍中,如今却要在我这做个小小记室...\"手指突然用力,\"委屈你了。\"
司马朗缓缓抬头答道:\"朗闻管子曾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他声音不疾不徐,\"凉王行井田之制使百姓安居,设科举之法令寒门得进,此乃三代以来未有之变局。能随侍左右,观王者之政,习经世之道,实乃司马朗之幸。昔百里奚饭牛而穆公用之,宁戚叩角而桓公拜相。英雄不问出处,明主不弃微才。朗虽愚钝,愿效犬马之劳。\"
魏武闻言,眼中精光暴涨,突然仰天大笑:\"好!好一个'英雄不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