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若曦的房间里,光影斑驳。然而,这温暖的阳光却驱散不了若曦心头的阴霾。康熙的万寿节日益临近,若曦却独坐窗前,眉头紧锁,为送康熙的寿礼愁眉不展。
“这寿礼究竟该送什么才好?” 若曦喃喃自语。康熙贵为一国之君,坐拥天下,世间奇珍异宝、稀世古玩,他早已见惯,寻常物件根本无法入他的眼,需别出心裁,方能在众多献礼中脱颖而出。
这时,巧慧端着茶走进来,见若曦满脸愁容,心疼地说道:“福晋,您这眉头都要拧成川了,小心出皱纹,您在想想皇上的喜好,兴许能有灵感。”
若曦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茶盏,抿了一口后说道:“巧慧,皇阿玛喜好广泛,经史子集、书法绘画、骑射狩猎,无一不精通。可这寿礼讲究新意,送常见的东西,显得咱们不够用心。”
说罢,若曦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王府中忙碌布置的景象,思绪飘回到往昔的宫廷宴会。那时,王公大臣们为讨好皇上,绞尽脑汁,送出的礼物五花八门。珍贵字画、稀有珠宝、异域奇珍,应有尽有。但这些贵重礼物,却未必能真正打动康熙。想到这儿,若曦的眉头皱得更紧。
“福晋,” 巧慧眼睛一亮,提议道,“您这么精巧的心思,要不亲手做个物件给皇上?这可是满满的心意,说不定皇上会喜欢。”
若曦苦笑着摇头:“亲手做的东西,确实能体现心意。但皇阿玛身份尊贵,寿礼得大气,还得有吉祥寓意,我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图案和样式。”
正说着,丫鬟通报年世兰求见,若曦连忙请进,年世兰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房间。她妆容精致,身着华丽旗装,见若曦一脸愁容,年世兰问道:“福晋,这是怎么了?看您愁眉不展,是出什么事了吗?”
“还不是在思量着皇阿玛的万寿节要送些什么呢。”
年世兰听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福晋,皇上喜爱读书,对古籍善本尤为珍视。咱们找一些珍稀古籍,配上精美装帧,送给皇上,既契合他的喜好,又能彰显用心。”
“你说的我也想过。可珍稀古籍皇阿玛的御书房多的是呢。”
年世兰无奈地叹了口气:“福晋,要不,咱们问问爷?他或许能出个主意。”
若曦犹豫了一下,微微摇摇头:“爷近日公务繁忙,朝堂事务繁杂,我实不忍心拿这事儿扰他。”
若曦品着香茗看向年世兰缓缓说道:“世兰,说起前朝的事,前些日子听爷说,你哥哥如今在陕北一带差事办得不错。只是,隐隐地听着百姓之间似乎传着有些微词。”
年世兰听闻,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她连忙放下茶杯,脸上浮现出一丝担忧,急切地问道:“福晋,可曾发生什么?妾身竟未曾听闻此事。”
若曦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也就听爷说了几句,但如今爷正处在关键的时候,这朝堂局势波谲云诡,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你娘家哥哥是个不错的,爷的家臣中,爷最重用于他,但你一定要提点他谨言慎行,切不可因一时疏忽,惹出什么乱子来。”
年世兰重重地点点头:“此前爷就说过,妾身也敲打过多回哥哥,让他务必奉公守法,勤勉做事。没想到如今又犯浑了,真是让妾身无地自容。福晋放心,妾身一定好生再劝说,让哥哥莫要给爷惹了麻烦才是。”
若曦看着年世兰诚恳的模样,微微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世兰,你明白就好。咱们身为爷的福晋和侧福晋,在这深宅大院里,虽不能参与朝堂之事,但也不能让爷忧心,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应对朝堂纷争。你哥哥手握重权,身处要职,更应以身作则,为百姓谋福祉,为爷分忧。”
“福晋教诲,妾身铭记于心。妾身定会劝诫哥哥收敛行事,绝不再给爷添乱。”
若曦微微颔首,神色缓和了一些,年世兰又陪若曦聊了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年世兰走后若曦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渐渐西斜的夕阳,心中思绪万千。她想起前世刚入宫时,康熙对她的诸多照顾与宽容。那时的她,莽撞无知,是康熙的耐心与包容,让她在宫廷中站稳脚跟,学会处事之道。
重活一世,康熙对自己的宠爱加了不知道多少倍,成全了自己心思,让自己圆了上一世没有嫁给胤禛的梦,还如此宠爱自己的儿子。
如今,能为康熙的万寿节送上一份满意的寿礼,对若曦而言,不仅是礼数,更是对康熙的爱重之情。
“到底送什么好呢?” 若曦再次陷入沉思。突然,她脑海中灵光一闪,心中豁然开朗,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康熙那雄才大略、心怀天下的形象,当即决定将当年初次面圣念过的词绣在屏风上,作为献给康熙的寿礼。
说做就做,若曦立刻着手准备。
“巧慧,去库房寻一幅质地精良、色泽温润的素色屏风和上好的各色丝线来。”巧慧领命,带着人去开了库房,寻了素色的屏风。
若曦轻触那平整光滑的绸缎表面。
“福晋可是想到什么了?”若曦狡黠的一笑,接着坐在书桌上,开始描绘心中的图案。
不知觉间,夜幕低垂,月色如水,温柔地洒落在王府的庭院中,胤禛处理完一天的事务,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缓缓踱步至正院。
踏入房间,屋内烛火摇曳,若曦正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绘制着图案,她的眼神专注。
巧慧站在一旁,见胤禛进来,赶忙屈膝行礼,轻声请安。胤禛目光却早已被若曦吸引,再也无法挪开。
“福晋一直在忙这个吗?” 胤禛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巧慧连忙回道:“回爷的话,福晋一直在作图,反复在修改,午膳都没用呢。”
胤禛听后,眉头瞬间皱起,眼中满是心疼。他轻轻走到若曦身后,伸出手,温柔地揽上若曦的肩膀。若曦这才从专注中回过神来,转过头,看到是胤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你回来了?”
胤禛看着若曦,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又满是关切:“你呀,太专注了。再怎么都要先用饭才是,身子骨可不能不顾。”
若曦笑了笑,说道:“我在作图嘛,一投入进去就忘了时间。” 说着,她指了指眼前的屏风,“爷,你看,我想把第一次在大殿上读的那首词搭配这图绣在这屏风上,作为给皇阿玛的寿礼。”
胤禛顺着若曦的手指看去,他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想法倒是不错,只是也不能饿着自己。” 说着,他不由分说,转头对巧慧说道:“巧慧,去传膳,让厨房准备些福晋爱吃的饭菜,动作快点。”
“爷,已经都备下了,奴婢这就是去传膳。”巧慧应了一声,匆匆退下。
“看你怎么这么疲惫呢?” 若曦轻声问道。
胤禛在若曦身旁坐下,轻轻叹了口气:“朝堂之事,向来繁杂。老十三被皇阿玛派去陕北了,我这一个人应对那一群老臣,累心啊。”
两人正说着,巧慧已带着丫鬟们将饭菜端了进来。热气腾腾的饭菜摆满了一桌,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胤禛拿起碗筷,为若曦夹了一筷子她最爱吃的菜:“午膳不用,这会可得多吃些。”
“白天年氏来请安,我与她提及了年羹尧在陕北的事。”
胤禛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幸而你早些年提醒我,我才多关注年羹尧,他虽有才,但心思过于大,希望这回老十三能牵制住他。”
“我与年氏也说了,万不能因娘家之事坏了大局。年氏是个有心的,而且他哥哥也听她的,她也清楚其中利害,说让娘家收敛,告诫年羹尧,让他谨言慎行,莫要肆意妄为。”
“有年氏在王府,年羹尧自然会收敛,眼下虽可用的人不多,可他若恃宠而骄,做出乱七八糟的事,我也绝不容情。”胤禛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我看着成宇倒是越发的好了,我思量着让他独当一面。”
若曦看着胤禛,认真地说:“我阿玛能同意吗?”
“我思量着,过阵子岳丈回京,我趁此机会与岳丈说说,成宇这些年历练的也是十分稳重了。”
若曦点点头:“阿玛不肯让成宇过早接触了权势就是怕他年少轻狂,你放心,日后我定会叮嘱他。”
胤禛伸手轻轻握住若曦的手:“若曦,有你在后方操持这些,我便安心许多。这王府上下,乃至朝堂之事,诸多繁杂,多亏有你。”
若曦回握住胤禛的手,温柔地说:“你我夫妻一体,自当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