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将军过桥的制作方法与用料:
用料
1.主料:黑鱼750克
2.辅料:火腿5克、冬笋130克、油菜心100克、虾米3克、鸡蛋清40克、香菇(鲜)25克
3.调料:料酒25克、大葱3克、淀粉(蚕豆)20克、盐6克、白砂糖5克、小葱10克、醋10克、香油15克、姜10克、猪油(炼制)100克
做法
1.处理食材:
2.熟火腿切片;葱去根须、叶,留葱白洗净,切段;冬笋去老皮,洗净,煮熟,切片;油菜心择洗干净,头部用刀修成圆形,菜叶切成三角形;小葱择去叶,洗净,挽成结;姜洗净,切块,拍松;香菇去蒂,洗净,切片。
3.将黑鱼去鳞、鳃、鳍,斩下鱼头,用刀在背部沿脊骨两侧剖开,挖出内脏,鱼肠留用,把鱼洗净。
4.把鱼横放在砧板上,片下两面鱼肉,再斜片成0.7厘米厚的片,放入碗内,加精盐少许、鸡蛋清、水淀粉20克拌匀。
5.将鱼肠放入清水中,用剪刀从一端向另一端剪开,去净肠内污物,用精盐5克轻轻揉搓,洗净;再将黑鱼脊骨和剩下的鱼肉洗净,斩成块;鱼头劈成两片。
6.制作鱼片:
7.炒锅烧热,舀入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入鱼片,用手勺拨散,至呈乳白色时,倒入漏勺沥油。
8.原锅仍置旺火上,舀入熟猪油50克,烧至四成热时,放入葱白段、笋片65克、冬菇片12克,煸炒几下。
9.加料酒10克、白糖、鸡清汤75毫升、精盐少许,烧沸后用水淀粉20克勾芡。
10.随即倒入鱼片炒匀,淋入香油,颠翻,先取一盘,盘中放少许醋,再起锅盛入盘中即成炒菜。
11.制作鱼汤:
12.将鱼头、鱼骨、鱼肠一起放入沸水锅内略烫,捞出洗净沥去水分。
13.放入炒锅内,舀入清水1000毫升,加料酒15克、葱结、拍松的姜块、笋片65克、虾子,置旺火上同烧。
14.待烧沸后,加熟猪油80克,烧至汤色乳白时,放入油菜心、香菇片13克,烧煮。
15.待菜心熟后,再加精盐3克烧沸,拣去葱姜,上桌时另备姜末,香醋蘸食。
注意事项
1.选用活黑鱼一条750克左右为宜。
2.制作鱼片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鱼片炸焦。
3.制作鱼汤时,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掌握,以确保鱼汤的浓白和鲜美。
《将军过桥:书源与美食的传奇邂逅》
在一个名为永民镇的地方,有一位年轻的厨师,名叫书源。永民镇虽然不大,却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底蕴,而书源,便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美食追梦人。
书源自幼便对美食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他的家就在镇子里的一条古旧小巷中,家里那小小的厨房,便是他童年的魔法天地。当别的孩子在巷子里嬉笑玩耍时,书源却总是围在灶台边,看着母亲做饭,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和锅里散发出来的香味,如同神秘的魔法咒语,深深吸引着他的心。
书源的父亲是一位渔夫,每天都会早早出海捕鱼。那些新鲜的鱼儿便是家中餐桌上的常客。而书源最期待的,便是父亲偶尔捕到黑鱼的时候。黑鱼在永民镇的饮食文化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黑鱼可以制作出一道名为“将军过桥”的绝世佳肴。
书源第一次听说“将军过桥”这个名字时,还只是个懵懂的孩子。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什么是将军过桥啊?”父亲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说:“这可是一道很厉害的菜呢,一条黑鱼可以做出两种不同的美味,就像将军带着士兵过桥一样神奇。”书源眨巴着眼睛,心中充满了向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源对“将军过桥”的好奇愈发浓烈。他开始跟着镇上的老厨师们学习厨艺,从最基本的切菜、洗菜开始,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梦想靠近。他知道,要想做出真正的“将军过桥”,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在他十八岁那年,书源决定离开永民镇,到外面的世界去学习更多的烹饪技巧。他告别了父母,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充满未知的旅程。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在大城市的高级餐厅里当过学徒,在小巷子里的小饭馆里打过零工,每一个地方都让他学到了不同的东西。
多年后,书源回到了永民镇。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少年,而是一位有着丰富烹饪经验的厨师。他的心中一直怀揣着制作“将军过桥”的梦想,他想要把这道家乡的美食发扬光大。
回到镇子里,书源开始寻找制作“将军过桥”的最佳食材。他每天清晨都会到父亲曾经捕鱼的海边,等待渔民们归来。他要挑选最新鲜、最肥美的黑鱼。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他看到了一条足有三斤重的黑鱼。那黑鱼在鱼篓里翻腾着,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乌亮的光泽,书源一眼就认定,这就是他要找的鱼。
书源带着黑鱼回到了家中的厨房。他小心翼翼地把黑鱼放在案板上,仿佛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制作“将军过桥”的漫长过程。
他先将黑鱼去鳞、鳃、鳍,斩下鱼头,用刀在背部沿脊骨两侧剖开,挖出内脏,鱼肠留用,把鱼洗净。这每一个步骤,他都做得极为细致,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刀如同他身体的一部分,灵活而精准。
接着,他把鱼横放在砧板上,片下两面鱼肉,再斜片成0.7厘米厚的片。那一片片鱼肉在他的刀下如同雪花般飘落,洁白而细腻。他把鱼片放入碗内,加精盐少许、鸡蛋清、水淀粉20克拌匀。这时候的鱼片就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整齐而有序地排列在碗中。
而鱼肠也没有被书源忽视。他把鱼肠放入清水中,用剪刀从一端向另一端剪开,去净肠内污物,用精盐5克轻轻揉搓,洗净。然后将黑鱼脊骨和剩下的鱼肉洗净,斩成块;鱼头劈成两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就像是在排兵布阵,每一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书源开始制作鱼片部分。他点燃了炉灶,锅中倒入适量的熟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他轻轻放入鱼片。鱼片刚一入锅,便泛起一阵轻微的油花,他用手勺快速拨散,只见鱼片在锅中逐渐变成乳白色,就像一片片洁白的云朵在油锅中漂浮。他迅速把鱼片倒入漏勺沥油。
原锅仍置旺火上,他又舀入熟猪油50克,烧至四成热时,放入葱白段、笋片65克、冬菇片12克,煸炒几下。那锅中顿时弥漫出一股浓郁的香气,葱白的香味、笋片的清香和冬菇的醇厚香气混合在一起,如同奏响了一首美食的交响曲。接着他加料酒10克、白糖、鸡清汤75毫升、精盐少许,烧沸后用水淀粉20克勾芡。那汤汁在锅中变得浓稠起来,如同一条流动的金色河流。最后他倒入鱼片炒匀,淋入香油,颠翻,先取一盘,盘中放少许醋,再起锅盛入盘中。这一盘鱼片洁白滑嫩,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每一片鱼片都吸收了汤汁的浓郁味道,入口即化,那股鲜美在舌尖上跳跃,仿佛在诉说着书源多年的心血和梦想。
接下来便是制作鱼汤的部分。他将鱼头、鱼骨、鱼肠一起放入沸水锅内略烫,捞出洗净沥去水分。这一步就像是给即将出征的将军和士兵们进行最后的洗礼。然后他把它们放入炒锅内,舀入清水1000毫升,加料酒15克、葱结、拍松的姜块、笋片65克、虾子,置旺火上同烧。
随着火焰的舔舐,锅中的鱼汤开始翻滚起来。那白色的泡沫不断涌起,就像战场上的硝烟。书源站在炉灶前,目不转睛地看着锅中的变化。他知道,这是关键的时刻。待烧沸后,他加熟猪油80克,那猪油一入锅,鱼汤变得更加浓郁起来,汤色逐渐乳白,就像被牛奶浸染过一样。
他放入油菜心、香菇片13克继续烧煮。油菜心在鱼汤中翻滚着,吸收着鱼汤的鲜美。当菜心熟后,他再加精盐3克烧沸,拣去葱姜。此时的鱼汤浓白如乳,散发着浓郁的鱼香和各种配料混合的香气。那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仿佛要冲破墙壁,向整个永民镇宣告这道“将军过桥”的诞生。
书源把做好的“将军过桥”端上了桌。他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和对家乡美食文化的传承。
消息很快传遍了永民镇,人们纷纷来到书源的家中,想要品尝这传说中的“将军过桥”。一位年长的老者品尝过后,感慨地说:“这道菜,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到过这么正宗的了。书源啊,你可真是把咱们镇的美食发扬光大了。”
书源的名字在永民镇传开了,他的“将军过桥”成为了镇子里的招牌菜。而书源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开始在镇上开起了烹饪班,把自己制作“将军过桥”的技艺和对美食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他常常对学员们说:“美食就像一座桥,它连接着我们的过去和未来,连接着我们的家乡和世界。‘将军过桥’这道菜,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在书源的努力下,永民镇的美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只为品尝那正宗的“将军过桥”。而书源,就像一位坚守岗位的将军,守护着家乡的美食文化,带领着更多的人走过这座美食之桥,走向更广阔的美食世界。
日子一天天过去,书源的名字和他的“将军过桥”成为了永民镇的一张亮丽名片。他用自己的执着和热爱,书写着与“将军过桥”之间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在永民镇的大街小巷里流传着,也在每一个品尝过这道菜的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书源继续在他的厨房里忙碌着,每一次制作“将军过桥”,他都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父亲的笑容,想起那些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日子。他知道,他与“将军过桥”的缘分还在继续,他将用一生去诠释这道美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