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老爹端起酒杯,轻抿一口,清了清嗓子,认真说道:“咱们现在办这个幼儿园,目的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得从娃娃抓起,从小学起。
孩子们不光要学认字、会写字、懂算数,这些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就算以后考不上科举,当不了官,起码还能做个账房,记账算数,养家糊口没问题。”
他顿了顿,接着道:“刚才你们说要设手工课,这主意好,但可不能只做些普通小玩意儿。
得通过手工课好好开发孩子们的潜力,看看他们各自适合哪些领域。
有的孩子可能在木工方面有天赋,有的说不定在设计发明上独具慧眼,还有的或许适合学医。
咱们从小就把这些有潜力的孩子挑选出来,着重培养,等国家以后选拔人才的时候,就能更轻松,各领域都能有拔尖的人才冒出来,这对国家的发展可是大有益处,最缺的是能发明创新的人才。”
筱欢颜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爹,您这想法太对了!就该全方位培养孩子,挖掘他们的天赋。”
冬璃也跟着附和:“是啊,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以后不管走哪条路,都能发光发热。”
夜南山沉思片刻后说:“那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挑选师资的时候,可得把这些考虑进去,针对性地培养。”
小玥儿也兴奋地拍着手:“太好啦,这样以后的小朋友们肯定都超厉害!”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筱老爹提出的想法,继续热烈地讨论着幼儿园未来的教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计划,火锅的热气腾腾,屋内的氛围也愈发高涨 。
筱老爹放下筷子,神色认真,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还有啊,咱们以后招老师的时候,可别只盯着那些老夫子,觉得只有有文化的人才能当夫子。
手艺人也完全可以!就说体育课,找些会练武的武夫子来教孩子们强身健体,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益处。
手工课的话,木工匠人能教孩子们做木工活,培养动手能力。
除了木工,还有铁工,能让孩子们了解金属锻造;泥瓦工也不可或缺,教孩子们认识建筑的基础技艺。
对了,还可以找擅长研究发明机关术的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再安排懂得类似医术知识的,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们启蒙 。”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润嗓子,又兴致勃勃地讲起来:“我建议设置七天为一个周期,前五天上课,第六和第七天就给孩子们放假回家,当作休沐日,让他们能好好休息,也能和家人团聚。
从第一天到第五天,咱们就叫周一到周五,这五天里,每天都安排一节手工课,而且每天都由不同的老师来讲。
比如周一是木工老师,周二换成铁工师傅,周三泥瓦工来授课,周四是研究发明的行家,周五就安排懂医学的。
这样一来,孩子们能全面发展,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艺。
咱们国家现在太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了,可会手艺的人实在太少。”
说到这儿,夜南山颇为赞同,叹了口气:“就拿医术来说,很多人都把自家的秘方藏着掖着,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甚至有些师傅都不怎么用心教徒弟。
这种行为可大大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啊!就应该把这些偏方秘方都无私地拿出来,大家一起学,都学会了,国家整体水平才能提高。”
筱欢颜听完,眼中满是赞赏:“爹,您考虑得太周全了!按您说的,咱们的幼儿园肯定能培养出一批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孩子。”
冬璃也竖起大拇指:“姥爷,这想法太妙了,以后孩子们的选择也更多样。”
夜南山点头表示赞同:“确实,这样的教育模式能挖掘出孩子们不同的天赋,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很有意义。”
小玥儿也兴奋地说:“以后的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学好多有趣的东西,肯定特别开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在温馨的氛围中,继续为幼儿园的未来规划出谋划策 。
吃完饭后,众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又闲聊了好一会儿,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夜南山和冬璃起身告辞,筱家四口热情相送。
夜南山先将冬璃送回摄政王府,而后快马加鞭赶回城外的军机大营。
他手头还有诸多公事待处理,接下来几日怕是都得驻扎在此。
而筱家这边,等两人离开后,筱欢颜、筱老爹、筱妈妈和小玥儿一同聚到了筱欢颜的书房。
筱欢颜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之前系统提示能量值超过800万可以升级,咱们一直忙着,都没顾得上聊这事,大家怎么看?”
筱老爹摩挲着下巴,沉稳地说:“这系统升级说不定能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不过咱们也得慎重考虑,看看升级后有没有什么风险。”
筱妈妈轻轻点头,接过话茬:“是得好好琢磨琢磨,可别因为一时冲动,误了大事。”
小玥儿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兴奋:“我觉得升级肯定利大于弊,说不定能解锁更多神奇的功能,帮咱们把幼儿园办得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