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对比书院要大很多,高大的围墙将王府与外界隔开,透着往昔的威严。
门口门上悬挂着斑驳的牌匾,写着“孝亲王府”,那褪色的字迹似乎在默默记录着前一任主人曾经的辉煌与岁月的沧桑。
筱欢颜伸手轻轻推开王府的大门,“嘎吱”一声,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宽敞的庭院,地面铺着的石板已有不少开裂、破损,缝隙中还顽强地钻出几株杂草。
庭院正中央有一座干涸的池塘,池底的淤泥散发着淡淡的腐味。
“这院子荒废许久了,不过空间足够大,改造成孩子们的操场和游乐区再合适不过。”筱欢颜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走去。
冬璃跟在后面,环顾四周,点头应道:“确实,而且这边离书院近,打通之后方便管理。”
她们沿着庭院旁的回廊前行,回廊的柱子上漆皮剥落,露出里面腐朽的木质。来到正厅,厅内空旷寂静,巨大的房梁上结满了蛛网。
“这个正厅用来做食堂,采光好又宽敞,孩子们吃饭也能心情舒畅。”筱欢颜指着正厅说道。
两人又走进几间偏房,房间里布满灰尘,角落里堆着一些破旧的杂物。但房间的格局方正,空间也较为宽敞。
“这些偏房可以改成舞蹈教室、音乐教室、手工课教室,再好好布置一下,天气不好的时候在室内也可以玩耍。”筱欢颜眼中满是期待。
“是啊,多出来的房间,以后孩子多了还能增加学堂。”冬璃点头同意。
就在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夜南山匆匆赶来。
他的额头上带着薄汗,显然是一路疾行。
还没等站稳,夜南山就急切地说道:“打听到了!这书院和王府如今都归朝廷所有,只要向土地清吏司递交申请,说明用途是兴办造福百姓的幼儿园,获批的可能性很大。”
筱欢颜和冬璃闻言,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惊喜。
筱欢颜激动地说:“太好了!如果一切顺利,年前我们就能开始筹备修缮事宜。”
冬璃接着说道:“那咱们得赶紧把详细的规划和预算做出来,递交申请的时候一并附上,这样更有说服力。”
夜南山点头表示赞同:“我已经联系了几个信得过的工匠,他们对修缮改造很有经验。等回去之后,就请他们过来看看,一起商量具体的方案。”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出孝亲王府,再次站在书院与王府之间的空地上。
筱欢颜看着眼前略显破败却充满希望的地方,心中满是憧憬:“想象一下,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那将是多美好的景象。”
冬璃和夜南山也被她的情绪感染,脸上洋溢着笑容。
他们站在寒风中,却丝毫感受不到冷意,心中只有对未来幼儿园的期待和即将大干一场的热情。
随后,三人开始讨论起幼儿园的初步规划,从教室的布局、操场的设施,到师资的招聘,事无巨细。
不知不觉,天色已至黄昏,天边被夕阳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
筱欢颜热情地看向夜南山和冬璃:“天色不早了,你们俩就别客气了,去我家吃顿家常便饭吧!”
冬璃和夜南山相视一笑,夜南山笑着说:“那可真是叨扰了,早就听闻干娘家的饭菜香,今天可有口福咯!”
一行人来到筱府,筱老爹恰好也刚到家,筱妈妈和小玥儿正在院子里说着话。
看到他们回来,筱妈妈满脸笑意,赶忙迎上前:“可算把你们盼回来了,快进屋,今天咱们吃铜火锅!”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铜火锅端上了桌,鲜香的汤底咕噜咕噜地翻滚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筱欢颜一边往锅里下肉,一边兴致勃勃地说:“今天去参观军营,可真是开了眼界!之后我们还去看了个地方,打算向朝廷申请把落叶书院和老孝亲王府打通,办一所幼儿园呢!”
筱老爹和筱妈妈听了,不住点头。
筱老爹夹起一块羊肉,说道:“这想法不错,孩子们可得有个好地方读书学习。”
筱妈妈也附和道:“是啊,要是办成了,那可是造福一方的大好事。”
小玥儿眼睛亮晶晶的,抢着说:“我可以负责画游乐设施的图纸,我知道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
筱妈妈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我觉得啊,这夫子可不能找年纪太大的。他们思想传统,咱们这幼儿园教的可都是新鲜事物,怕是一时半会儿转不过弯来。”
筱欢颜、夜南山和冬璃纷纷点头,夜南山接话道:“确实,还是得找些年轻人,新思想更容易接受。”
筱老爹放下筷子,认真地说:“这几天咱们一家人就齐心协力,把课程表、教学内容还有教材都整理出来,交给印刷坊和造纸坊,让他们赶紧准备。”
冬璃皱着眉头,有些发愁地问道:“可是上哪去找这么多合适的教育人才呢?而且他们要怎么教这些新内容啊?”
众人一时陷入思考,筱欢颜率先打破沉默:“要不从各行各业精选精英,统一培训,把咱们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办学宗旨传达给他们。”
夜南山连忙应道:“行,干娘说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去帮忙找。”
小玥儿晃着脑袋,认真地说:“首先得有三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当护理员,照顾年纪小的孩子,喂饭、整理衣服、哄睡这些都得管,还得打扫卫生呢,就像生活老师一样。”
筱妈妈补充道:“一个班级除了生活老师,还得配一个正班老师和一个副班老师,最好都是女子,孩子小,女子更有亲和力。
而且这两位女老师,必须得会算术,现在大家太偏重文科了,算术才是重中之重,得好好培养孩子们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