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重建的工地,原本应该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此刻却如同死水般寂静。
零星几个工人懒洋洋地倚着墙,手里拿着的工具也仿佛成了摆设。
堆积如山的碎石瓦砾,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宫廷往日的繁华,如今却成了满目疮痍的见证。
“怎么回事?人都跑哪去了?”陶渊看着这萧条的景象,眉头紧锁,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李幽黛眉微蹙,环顾四周,敏锐地捕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氛围。
她轻声道:“渊,你看那些工人,他们眼神躲闪,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陶渊顺着李幽的目光看去,果然,那些工人在与他对视的瞬间,都迅速地低下了头,仿佛在刻意回避着什么。
“我去问问。”陶渊说着,便走向一个看起来较为年长的工人。
“老丈,这工地上怎么……”陶渊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老丈慌乱地打断:“这位大人,小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啊!”
老丈的反应让陶渊更加疑惑,他正要继续追问,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哟,这不是咱们的陶侍卫吗?怎么,对这重建工作如此上心?”
说话的是宫廷传统势力族长,他身后跟着几个保守派官员,脸上都挂着嘲讽的笑容。
“资源都被卡死了,你还指望这些人能干活?真是天真!”资源管理者阴阳怪气地补充道,一脸的幸灾乐祸。
陶渊心中顿时明白了七八分,看来这背后是有人在故意阻挠重建工作。
他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冷冷地扫了众人一眼,并没有与其正面冲突。
“幽儿,我们走。”陶渊拉起李幽的手,转身离开了工地。
这一举动让族长等人有些意外,他们原本以为陶渊会大发雷霆,甚至与他们发生争执,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平静地离开了。
“族长,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保守派官员不解地问道。
族长眯起眼睛,看着陶渊和李幽远去的背影,心中暗道:“想玩暗度陈仓?我倒要看看你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陶渊和李幽并没有回宫,而是径直出了城门,朝着城外的小路走去。
“渊,我们这是去哪?”李幽轻声问道。
陶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山不向我走来,我便向山走去。既然宫廷靠不住,那就去民间寻找希望。”
李幽看着陶渊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紧紧握住陶渊的手,说道:“渊”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陶渊和李幽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身后一串淡淡的足迹……
前方,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陶渊和李幽来到距离京城最近的桃花镇。
小镇依山傍水,民风淳朴,一派祥和景象。
他们寻了一处茶馆,一边品茗,一边观察民情。
陶渊深知,要获得民心,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
于是,他将宫廷重建后的美好蓝图徐徐道来,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繁荣昌盛的景象。
他口若悬河,激情澎湃,仿佛一位经验老道的演说家,时不时还穿插一些网络热梗,引得周围的百姓哄堂大笑。
“到时候,人人有房住,顿顿有肉吃,娶媳妇都不用愁!”陶渊拍着胸脯保证道。
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一位老农激动地站了起来,说道:“这位大人,俺愿意出力!俺别的不会,种地可是一把好手!”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其他百姓也纷纷响应,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陶渊和李幽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好景不长。
传统势力族长得知民间的情况后,勃然大怒。
他派出手下,前往桃花镇散布谣言,说李幽是带来灾难的不祥之人,重建宫廷会触怒神灵。
谣言就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原本热情高涨的百姓们开始变得犹豫不决。
一些人甚至对李幽投来异样的目光,窃窃私语。
李幽察觉到周围气氛的变化,心中有些不安。
她望向陶渊,却见他依旧神色平静,嘴角还挂着一丝自信的微笑。
“渊,他们……”
“别担心,幽儿。”陶渊握住李幽的手,眼神坚定,“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只需要……” 他凑近李幽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李幽听后,眼睛一亮,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夜色渐深,桃花镇的广场上却灯火通明。
陶渊站在高台上,手中拿着一件奇特的法器,对着天空一挥……
一道耀眼的光芒从法器中射出,直冲天际,在空中炸裂开来,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画面中展现了宫廷重建后的景象,金碧辉煌的宫殿,热闹繁华的街道,百姓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些画面如同神迹一般,震撼了在场的所有百姓。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法术,纷纷惊叹不已。
“这……这是真的吗?”一位老农揉了揉眼睛,不敢置信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陶渊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重建家园,过上好日子!”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兄弟们,集美们,奥利给!干就完了!”
李幽看着陶渊在台上挥斥方遒,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她知道,这个男人不仅拥有强大的实力,更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妖女!她是妖女!她是带来灾难的!”
传统势力族长派来的手下混在人群中,试图再次散布谣言,扰乱民心。
然而,百姓们并没有轻信谣言。
他们亲眼目睹了陶渊的神奇法术,亲耳听到了他描绘的美好蓝图,心中早已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闭嘴!你这个坏人!”一位年轻的女子站了出来,指着那个手下大声呵斥道,“我们相信陶大人,相信李姑娘!”
“对!我们相信他们!”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道。
传统势力的阴谋再次落空,族长的手下灰溜溜地逃走了。
陶渊看着群情激奋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他们已经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未来。
“幽儿,你看,我们成功了。”陶渊转过头,深情地望着李幽。
李幽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清晨,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桃花镇出发,朝着京城的方向走去。
队伍的最前方,是骑着高头大马的陶渊和李幽,他们的身后,是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带着工具,带着希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路高歌猛进。
“渊,你说……他们会让我们顺利进城吗?”李幽望着远处的城门,轻声问道。
陶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当然不会,好戏,才刚刚开始……”
浩浩荡荡的队伍抵达京城城门,声势浩大,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资源管理者带着几个侍卫,趾高气扬地站在城门口,试图阻拦。
“什么人?竟敢擅自带人入城!活腻歪了?”他尖着嗓子喊道,一副狐假虎威的样子。
陶渊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些人都是来支援宫廷重建的!你敢拦?”
资源管理者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气势汹汹,心里不禁打了个哆嗦。
原本想摆摆官威,现在却像霜打的茄子——蔫了。
他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么多人,万一混进什么歹人……”
“我看你才是最大的歹人!”人群中有人高声喊道,“你贪污受贿,克扣物资,阻挠重建,人人得而诛之!”
“对!打倒贪官!”民众的呼声如潮水般涌来,吓得资源管理者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逃回了宫里。
这一幕让城楼上观望的宫廷众人大跌眼镜。
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陶渊不过是个小小的侍卫,不足为惧。
但现在,他竟然带着如此庞大的人力资源回来了,这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陶渊和李幽。
陶渊大手一挥,队伍井然有序地进城,直奔重建工地。
原本冷清的工地顿时热闹起来,人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看到这一幕,李幽欣慰地笑了。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
宫廷议事厅内,保守派官员代表们正襟危坐,脸上满是不屑。
他们早已得到消息,对陶渊和李幽的举动嗤之以鼻。
“哼,不过是些乌合之众,能成什么大事?”一个官员不屑地说道。
“就是,一群泥腿子,也妄想重建宫廷,简直是痴人说梦!”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就在这时,议事厅的大门被推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