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1626年至1636年,主要讲述皇太极即位后,吞并朝鲜,设计去掉了袁崇焕这位明朝底牌,又得到了明朝大臣孔有德、耿仲明和祖大寿等降臣,那是如虎添翼,迅速攻破了锦州,志得意满的皇太极又得到了宝玺,就在众臣拥护下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清朝。

这个时期,世界历史上,1626年,荷兰在北美建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当今纽约的前身。1627年,法国在加拿大设立新法兰西公司。1628年,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下的台湾与日本之间发生贸易冲突,史称滨田弥兵卫事件。1629年5月签订《吕贝克和约》,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伸展到波罗的海。1629年7月,由驻台总督派军舰攻打淡水港,遭到西班牙军队的抵抗而失败。1629年,意大利爆发了米兰大瘟疫。1630年,印度马拉特联邦缔造者西瓦吉出生。同年,巴西黑奴帕尔马雷斯起义。1633年,日本先后颁布5次锁国令,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比大清的闭关锁国还早。

有诗歌颂皇太极道:揽辔秋风听野歌,雄图开辟太宗多。遥知王气归辽海,不战中原自倒戈。

话说清朝打从太祖努尔哈赤那会儿起,那可是威风凛凛,强盛得很呐!可谁能想到,天命十一年八月,太祖老爷子就这么去了,把皇位传给了太子皇太极,这皇太极一上位,就是太宗皇帝啦,还改元天聪。

太宗这人也不孬,照着太祖留下的志向,把那八旗兵队操练得是嗷嗷叫,就等着一声令下出去干仗呢!结果还不到半年,嘿,来了俩朝鲜人,一个叫韩润,一个叫郑梅,也不知道咋得罪朝鲜国王了,慌慌张张逃到满洲,还拍着胸脯说愿意当向导。太宗一听,这好事儿啊,立马就任命二贝勒阿敏当征韩大元帅,整顿兵马,浩浩荡荡就去征讨朝鲜了。

您再瞧这满洲兵一进朝鲜,好家伙,那就跟切菜似的,势如破竹。先是把义州给拿下了,接着又攻破定州,占了汉山城,把朝鲜兵吓得那是屁滚尿流,魂儿都快没了。这朝鲜国王李倧呢,以前仗着明朝撑腰,压根儿就没想着防备,这下可好,满兵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吓得他脸都白了。

正慌着呢,有个大臣站出来说:“国王啊,咱一方面赶紧派人去求和,另一方面您麻溜儿地带着人去江华岛躲躲。” 李倧一听,觉得有道理,麻溜儿地召集妃嫔就跑,还吩咐大臣赶紧写好国书,派人去求和。这朝鲜使者到了满营,阿敏可不给面子,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根本不答应议和,大手一挥,让部队接着往前冲。

眼瞅着离朝鲜国都没多远了,突然有人来报,说朝鲜国王派他族弟李觉求见。阿敏让人把李觉带进来,李觉一进门,就献上一张礼单,上面写着:马一百匹,虎豹上百张,棉绸苎布四百匹,布一万五千匹。阿敏一看,眼睛都直了,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赶紧让军士把东西收了,还派副将刘兴祚跟着李觉回去,临走前还叮嘱刘兴祚:“要是想议和,得等我进了城再说。”

刘兴祚出了营帐,嘿,巧了,碰到贝勒济尔哈朗,两人在帐外嘀嘀咕咕聊了好半天。刘兴祚心领神会,就跟着李觉去江华岛了。

这边阿敏呢,自从刘兴祚走了以后,就一门心思指挥士兵攻城。有一天,他亲自上阵督战,正打得热闹呢,刘兴祚回来了。刘兴祚先找到济尔哈朗,说朝鲜已经答应以后上贡了,现在和李觉一起来订约。济尔哈朗一听,说:“那行啊,赶紧订盟吧。” 刘兴祚说:“这不得先禀报元帅啊?” 济尔哈朗一摆手:“不用不用。” 刘兴祚又担心:“要是元帅怪罪下来,可咋整啊?” 济尔哈朗哈哈一笑:“有我在,你怕啥。” 说完就把李觉叫进来,跟他订了个草约。订完约,两人进去见阿敏,说已经订盟了。阿敏一听,火冒三丈:“我是元帅,这么大的事儿咋不先告诉我?” 济尔哈朗赶忙解释:“朝鲜都已经答应上贡了,咱也别老让士兵们这么辛苦打仗啦。”

阿敏气呼呼地说:“我不同意议和!” 济尔哈朗呢,也不生气,就在那儿笑。这时候,突然有人喊:“圣旨到,请元帅接旨!” 阿敏一听,赶紧下令摆上香案,带着大小军官跑出营帐,跪下来接旨。那传旨的差官打开诏书念道:“朝鲜有意求和,应与订约,限期班师,不得骚扰。” 阿敏心里那叫一个不情愿啊,可皇命难违,只能起身接了圣旨,把差官送走之后,才不情不愿地在盟约上签了字。阿敏心里就开始埋怨济尔哈朗,寻思着这事儿肯定是他偷偷给皇上奏报的,他为了保自己名声,阿敏越想越气,就偷偷嘱咐自己的亲信部队,出去四处抓人抢东西。嘿,这一趟下来,又得了无数的子女玉帛,满满当当的,才班师回朝。

李觉跟着满兵回到朝鲜,满主太宗出城犒劳军队,还和阿敏行了抱见礼,又赐给阿敏一件御衣,给各位贝勒每人一匹马。李觉也赶紧上前叩见,太宗让他起身坐下,还赏了他一件蟒衣,接着就大摆筵席,封赏各位官员。过了几天,李觉就回国去了。

太宗这边征服了朝鲜,就一门心思琢磨着攻打明朝。他传令要御驾亲征,命令贝勒杜度、阿巴泰留守,自己带着八旗军,让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萨哈廉、豪格等人打前阵。攻城的将领们扛着云梯、盾牌,骆驼驮着辎重跟在后面,前呼后拥地渡过辽河,朝着大小凌河就进发了。

这时候啊,明朝这边辽东经略王之臣和袁崇焕闹矛盾,朝廷就把王之臣召了回去,让袁崇焕统领关内外的各路军队。袁崇焕听说满兵又来侵犯边境,急忙命令赵率教带兵去支援。赵率教到了锦州,侦察兵来报说,大凌河已经被攻陷了。赵率教一听,马上命令士兵们挖战壕,多运些箭和石头到城墙上,又派人去宁远告急。

第二天,忽然来了一二千明朝士兵,在城下大喊:“开门开门!” 赵率教赶紧上城查看,问道:“你们从哪儿来的?” 城下的士兵回答说:“我们是从大凌河逃过来的。” 赵率教一看他们一个个儿的,也没啥狼狈的样子,就大声喝道:“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难道就养了你们这群临阵脱逃的家伙?” 说完,城下的士兵还是吵吵嚷嚷的不停。赵率教一挥手,传令士兵放箭,一下就射死了一个小头目,然后大声喊道:“你们要是再这么闹,就都跟他一个下场!” 这下,城下的士兵们一哄而散。原来啊,这些士兵里有一半是真明军,被满军俘虏了;还有一半是满兵假扮的,想混进锦州城,幸亏赵率教识破了他们的诡计,要不然啊,肯定得中计。

赵率教下了城回到府里,心里琢磨着:满人这诡计虽然被我识破了,可明天他们肯定还会猛攻,这儿守兵又少,救兵还不来,要是出了差错,我可怎么交代啊。他想来想去,突然一拍脑袋,有主意了!马上让亲兵去请钦差纪用过来商议。这纪用呢,本来是个太监,靠着关系才得了锦州这个差使。不一会儿,纪用就来了,两人寒暄了几句,赵率教就把清兵侵犯边境,现在守兵少、救兵不到,要是出了差错,难免被朝廷怪罪这些事儿,一五一十地跟纪用说了,还特意请他来出出主意。纪用听了,说:“这事儿还得靠经略来从中协调啊。” 王之臣那边呢,一边派兵守城,一边派人向袁崇焕求救。

满主一看计策不成给气坏了,那脸涨得通红,跟熟透的番茄似的。他马上大手一挥,命令萨哈廉、瓦克达等人带兵去攻打锦州,那架势,就跟要把锦州城给生吞了似的。王之臣一个人哪儿扛得住啊,没办法,只能弃城朝着明京撒腿就跑,这锦州城也就这么沦陷了。

第二天,满主又命令阿济格、岳托去进攻宁远。宁远的抚军袁崇焕一听锦州丢了,心里就明白,满兵肯定得来攻宁远啊。他也不含糊,马上让士兵们在城四周埋伏好,就等着满兵上钩呢。满兵前队一到宁远城下,嘿,就跟商量好了似的,伏兵 “唰” 地一下全冒出来了,把阿济格围了个水泄不通。阿济格一看这阵仗,心里暗叫不好,赶紧下令撤退。还好萨哈廉、瓦克达赶来拼命营救,阿济格才好不容易逃回到中军。

太宗一看阿济格受了伤,心疼得不行,又赶紧派部将瓦克达带着精兵去接应萨哈廉,还让其他军士慢慢往后退。袁崇焕被萨哈廉和瓦克达牵制住了,没办法去追赶。太宗退出去好几里地,查点士兵人数,好家伙,损失可不少。萨哈廉和瓦克达又迟迟没回来,等了好半天,才见他俩浑身是伤,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地跑回来。太宗气得咬牙切齿,恨恨地说:“这袁蛮子可真厉害啊,怪不得先父在世的时候,也老在他手上吃亏。这人要不除掉,咱可咋能得到明朝的江山呐!” 没办法,太宗只能命令济尔哈朗断后,带着军队慢慢退回锦州。袁崇焕听说满军退了,也就收兵不追了。太宗整理好队伍,一队接着一队,灰溜溜地退回沈阳去了。

袁崇焕打退了满军,那是满心欢喜,赶紧派使者去朝廷报捷,心里还想着,这下肯定能得到皇上的嘉奖,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吧。结果呢,朝廷旨意下来,不但没奖赏,还把他一顿臭骂,说他不救锦州,这可把袁崇焕给气坏了,肺都快气炸了。他一怒之下,直接上表请求退休。朝廷倒也干脆,马上批准了,还让王之臣代替他统领军队。满主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手舞足蹈,差点没蹦起来,心里想着,这下好了,明年又能出兵攻打明朝了。

可谁能想到啊,这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明熹宗突然驾崩了,他弟弟信王继承了皇位,魏忠贤那帮阉党也被一锅端了。到了崇祯元年四月,又传来消息,说袁崇焕又被任命为蓟辽督师。太宗一听,跺着脚直叹气:“我正打算发兵攻明呢,怎么这袁崇焕又被启用了!” 这袁崇焕之前被免官,就是因为魏忠贤在背后使坏,现在崇祯帝一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魏忠贤这些人给收拾了,然后把袁崇焕召回来重用。袁崇焕去见崇祯帝的时候,崇祯帝第一句话就问他怎么治理辽东,袁崇焕胸脯一拍,信心满满地说:“只要皇上给我足够的权力,五年之内,我保证收复整个辽东!” 当时就有个给事中许誉卿在旁边撇嘴,觉得他这话太夸张,有点吹牛的嫌疑。

到了崇祯二年,也就是满主天聪三年,太宗这段时间没啥大事儿干,闲得慌,就经常出去打猎,顺便检阅军队,消遣消遣。有一天,太宗打猎刚回来,就有亲兵跑过来报告:“皇上,明朝有两个人来咱这儿投降啦!” 太宗一听,眼睛一亮,马上说:“快,把人带过来让我见见!” 这两个人一见到太宗,“扑通” 一声就跪在地上,哭得那是稀里哗啦的。

太宗问:“二位,这是有啥事儿啊?”

这二人赶忙行礼,其中一个说:“大皇帝,臣姓孔,名有德,他姓耿,名仲明,我俩都是东江总兵毛文龙的部将。您说这事儿气人不气人,那袁崇焕督师蓟辽的时候,平白无故就把我们毛帅给杀了!大皇帝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您发兵攻打明朝,我们俩愿意当向导,给您带路!”

这毛文龙,一直在东江盘踞着,这人性格那叫一个倔强。袁崇焕怕他以后不好管,就借着阅兵的名义,把毛文龙给斩首了。所以啊,这孔有德和耿仲明就想给他们的主将报仇,一合计,就逃到满洲来了,心甘情愿地想帮着满洲攻打明朝。

太宗一听,就说:“这想法倒是不错,可山海关外,有袁崇焕守着呢,不好进攻啊,你们二位可有啥好主意?”

这俩人一听,就开始琢磨,琢磨了好半天,孔有德才开口:“这关内外确实不好攻打,要不咱绕道西北,从龙井关攻进去?”

太宗一听,纳闷了:“这龙井关在哪儿呢?”

孔有德赶忙解释:“在明朝都城东北的长城口,要去那儿啊,得先经过蒙古,然后就能沿着长城入关。这龙井关一拿下,就可以向洪山、大安二口分路直捣遵化;遵化要是打下来了,明朝的京城可就不稳喽!”

太宗一听,高兴坏了:“你们俩真愿意当向导?”

俩人忙不迭点头:“愿意愿意,绝对愿意!”

这时候,皇弟多尔衮说话了:“你们俩来这儿,明朝朝廷察觉到了没?”

俩人赶紧说:“不但明朝朝廷不知道,连袁崇焕都被蒙在鼓里呢!”

多尔衮一听,说:“既然这样,你们俩赶紧回登州。”

太宗一听就不乐意了:“我攻打明朝还指望他俩当向导呢,你咋让他们回登州啊?”

多尔衮笑着解释:“这攻打明朝,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要是被袁崇焕知道了,他从登莱调水师潜入咱们这儿,那咱岂不是顾头不顾尾,得不偿失嘛!”

太宗一听,觉得有道理,可又发愁:“让他们回去是好,可没人带我们进龙井关了呀。”

多尔衮接着说:“蒙古喀尔沁部已经归顺咱们了,咱们的军队到了蒙古,找个熟悉路的人当向导,就能进龙井关。”

太宗一听,大喜过望,指着多尔衮对孔有德和耿仲明说:“这是我皇弟多尔衮,足智多谋啊!你们就听他的,还回登州,把事儿办得漂漂亮亮的,记住,一定要秘密行事。将来立了功,我绝对不会吝啬重赏!”

孔有德和耿仲明领了命,就回去了。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太宗亲自整顿八旗劲旅,正准备出发呢,就听说蒙古喀尔沁部派台吉布尔噶图来进贡了。太宗接见了他,见面就问:“你认不认识去龙井关的路啊?”

嘿,这布尔噶图还真给力,说:“奴才几年前去过一次,大概的路还认得。” 太宗一听,那叫一个高兴,当下就拍板,让他当向导。这一下,满朝文武,除了留下守城的,全都跟着太宗出发了。好家伙,那场面,戈铤在太阳下面闪闪发光,旌旗多得都把天都给遮住了,真可谓是浩浩荡荡!

没几天,大军就到了喀尔沁部。喀尔沁亲王那是热情款待,摆下宴席犒劳大伙,这其中的热闹咱就不多说了。太宗到了龙井关,往城关上一看,嘿,就几百个守卒,这些人瞧见满兵像潮水一样涌过来,吓得腿都软了,撒腿就跑。满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整队入关,接着兵分两路进攻。一路去攻打大安口,由济尔哈朗、岳托带领四旗人马;另一路攻打洪山口,太宗亲自率领四旗,连夜就出发了。

您说这明朝这边呢,当时他们一门心思守着山海关,压根没把大安、洪山二口当回事儿,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满兵大摇大摆地攻进去了,还连夜朝着遵化进攻。

明朝朝廷得到消息,那可慌了神,赶紧飞檄到山海关,调兵救援。总兵赵率教接到命令,一刻都不敢耽搁,星夜就出发了。到了遵化东边一个叫三屯营的地方,抬眼一看,好家伙,前面全是满兵,把三屯营围得那叫一个严实,就跟铁桶似的。赵率教回头看看自己带的兵,还不到人家的四分之一,心里就明白,这要是硬拼,肯定不是对手。可他也不含糊,当下就给将士们打气,把队伍分成好几队,大喊一声,就朝着满兵冲了进去。

满兵瞧见有明军冲进来,也不着急,先放他们进阵,然后两面一合,就把赵率教给困在中间了。赵率教那是真勇猛,可架不住满兵是越杀越多,自己这边的兵却是越杀越少。他眼巴巴地指望城中能出兵救援,结果呢,等了半天,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又拼杀了一会儿,眼瞅着太阳都快下山了,赵率教没办法,只能杀开一条血路,直冲到城下,扯着嗓子大喊:“快开城!” 结果城上是矢石乱下,根本不让他进去。

赵率教急得不行,大声喊道:“我是山海关总兵,奉旨来救援此城,快开门呐!” 这时候,就听见城上守兵扯着嗓子回他:“主将有令,不管是敌兵还是援兵,都不许入城!” 赵率教这下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自己还受了重伤,再看看身边的士兵,都没剩几个了,也实在没力气再打下去了。他仰天长叹:“老天爷这是要亡我啊!” 朝着北方叩拜之后,心一横,拔剑就自刎了。

这边赵率教一死,满兵可就更来劲了,已经到了城下,把剩下的残兵杀得干干净净,接着就开始攻城。城里的守将叫朱国彦,这人就知道闭关死守,就这么把赵率教的性命给耽误了。他自己也没什么谋略,啥调度都没有,最后没办法,只能和妻子一起,朝着北方拜了几拜,就上吊自杀了。

满兵拿下了三屯营,马不停蹄地又朝着遵化前进。遵化巡抚王元雅那是竭力固守,可满兵四面围攻,守兵们根本来不及布置防御,没一会儿,遵化就被满兵攻陷了,城里的官员全都殉难了。太宗进城之后,倒也仁义,让兵士把这些官员的尸体都给掩埋了,还对将士们大加犒赏。

第二天,太宗就率领大军继续进发,一路上那是势如破竹,所过的州县,听说满兵来了,都吓得赶紧归附。不到一个月,蓟州、三河、顺义、通州这些地方,全被满兵给占据了,大军一直打到了明朝都城的城下。这一下,明朝朝廷可彻底震动了。

幸好啊,明朝还有个勇将叫满桂,瞧见满兵大举来袭,赶紧带兵来救援。和满兵厮杀了半天,双方是互有胜负。正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城上突然一声大炮响,弹丸四射,满兵这才稍微退了一点。可谁能想到,满桂的兵也被打伤了不少,满桂自己也中了一弹,好在命大,没丢了性命。太宗一看,也收兵了,就在城北土关东首扎下营来,下令第二天接着攻城。

嘿,还没等攻城呢,就出了新状况。贝勒豪格和额驸恩格德尔两个人,慌慌张张地就跑进来了,大喊:“不好啦,袁崇焕领兵到啦!” 太宗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忙问:“这事儿当真?” 这明朝都城被满兵打得是人心惶惶,赶紧飞檄各处,让他们领兵来勤王。袁崇焕接到圣旨,先派赵率教、满桂领兵去救援,自己带着两个总兵随后出发。可谁能想到,赵率教已经战败身亡了。等袁崇焕赶到明都的时候,其他勤王的兵也都到了,他们就一起去见崇祯帝。崇祯帝命令袁崇焕率领援兵,和满兵迎战。

太宗一听说袁崇焕又来了,心里那叫一个不乐意。豪格和恩格德尔就说:“这袁崇焕就算再会用兵,又能怎么样?趁他刚到,咱们去劫他的营垒,肯定能大获全胜!” 太宗一听,直摇头,说:“袁崇焕那可是智谋过人,他能不防备着?你要是想去劫营,可得处处小心,提防他设下伏兵,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豪格领了命,带着兵就去了。结果呢,明军果然早有准备,满兵一进去就中了埋伏,被打得大败。幸好豪格他们拼了命地抵御,才没把命丢了。太宗知道后,就说:“我就说袁崇焕会用兵吧,你这么莽撞,本来该治你的罪,念在你一片忠心,这次就饶了你。可只要袁崇焕还在,就会阻碍咱们前进,总得想办法把他除掉才好。”

到了第二天,探马来报,说明军的营地比昨天更加壮大了。太宗就问:“他这是想和咱们长久对峙啊,知道咱们远道而来,粮草供应不上。各位将军,你们有什么高见呐?”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什么的都有。太宗一扭头,瞧见旁边有个大臣一直在那儿微笑。太宗一看,原来是内阁大学士范文程。太宗就问:“先生有什么妙策啊?” 范文程说:“我倒是有一计,不过这计策得保密,不能泄漏出去,容我细细跟您说。”

太宗就让其他将领都退下了,范文程和太宗就开始秘密商议。就听见太宗突然大笑起来,外面的将领们都不知道他们在商量啥。过了一会儿,范文程就出帐去了。

这事儿啊,就跟变戏法似的。过了一天,就有人传报,说明朝廷在德胜门、永定门外发现了两封议和书。又过了一天,满兵抓住了两个明朝的太监。再一天,满军往后退了几里地扎下营寨。又过了一天,传来消息说明朝的太监逃走了。又过了一天,竟然报说袁崇焕被关进大牢了!

各位看官,这范先生到底使的啥计呢?原来啊,就是因为袁崇焕阻挡满兵前进,范文程就用了反间计,让明朝廷对袁崇焕产生怀疑,好把他除掉。您猜怎么着,崇祯帝还真就派太监出城去查访,这太监回去之后,就把看到的、听到的一五一十地向崇祯帝奏报了。崇祯帝本来就因为袁崇焕擅自杀死毛文龙,责备他擅权,这下更是火上浇油,立刻命令锦衣卫把袁崇焕给抓起来,关进了大牢。

总兵祖大寿、何可纲,听说主帅无缘无故就被关进了大牢,气得不行,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就回山海关去了。明军一看,没了主将,一个个都变得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的。这时候,太宗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就下令出兵进攻。明军被满兵打得是晕头转向,魂儿都快没了,幸好满桂带着兵赶来救援,满兵这才稍微往后退了退。崇祯帝一看满桂这么给力,一高兴,就封满桂为经略,让他统辖全军。从这以后,满桂和满兵是屡次交战,双方那是互有胜负。

这太宗啊,脑袋一转,又想出一计。他让满兵假扮成明军,趁着黑夜偷偷混进明军队伍里,然后在里面一通乱杀。满桂一点儿防备都没有,还以为是城里派来的援兵呢,结果在乱军之中就被杀死了,满兵这下可打了个大胜仗。满兵正准备登城呢,嘿,您猜怎么着?太宗竟然突然传命退兵。这可把众贝勒给弄糊涂了,都跑过来劝太宗别退兵。太宗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大伙一五一十地讲明白了,然后就率领全军退到了通州。这时候是太宗天聪四年。

到了通州之后,满兵又渡过河,向东攻克了香河,占领了永平,正往遵化去呢,突然有明军出来拦路,还开炮朝着满军就打过来了。太宗一看这情况,刚想往后退,嘿,更神奇的事儿发生了,明军的炮突然自己炸开了,好家伙,这不是自己打自己嘛!太宗一看,这可是个好机会,赶紧督兵前进,把领兵的给打败了。您知道这领兵拦路的是谁吗?原来是庶吉士金声保举的,翰苑出身的刘之伦。刘之伦听说满兵退回去了,就料定他们肯定会经过遵化,然后出关,于是就约了马世龙、吴自勉两总兵,从小路抄到遵化,打算在路上拦截满兵。可谁能想到,吴、马两人违约没来,就剩下刘之伦孤军一支,怎么能打得过满军呢?没一会儿,就被满军把战败的残兵都给扫干净了。

太宗接着领兵攻陷了迁安、滦州,又打到了昌黎。这时候又听说明朝启用孙承宗代替袁崇焕,守卫山海关。太宗心里一想,这孙承宗可不是个简单人物,要是他领兵来断了自己的归路,那可就麻烦了,于是就赶紧收兵回国。回到国都之后,百官都出来迎接,还纷纷上表称贺。

第二天,太宗早朝,开始论功行赏,把范文程推为第一。可这太宗啊,还是高兴不起来。众贝勒就过来问安,太宗说:“我想着袁崇焕虽然被关进大牢了,可要是明朝廷后悔了,把他放出来,那咱们这一番苦心不就白费了嘛。” 正说着呢,突然探马来报:“明朝经略袁崇焕已经被磔死了!” 太宗一听,高兴得差点蹦起来,说:“袁崇焕死了,咱们攻取明朝天下,可就没什么阻碍了!” 这时候范文程在旁边说:“袁崇焕虽然死了,可孙承宗也是深谋远虑之人,山海关还是不容易攻打下来啊。” 太宗想了想,说:“那就等来年再想办法进兵吧。”

这时候孙承宗也怕满兵再来侵犯边界,就开始检阅兵马,准备抵御。可没想到,辽东巡抚邱禾嘉和孙承宗合不来,两个人做事总是对着干。天聪五年八月,太宗带着精兵到了大凌河,把大凌河围得是水泄不通,四面合攻。还命令贝勒阿济格领兵去锦州,堵截山海关的援兵。这满兵是连战皆捷。

咱再说说大凌城的守将,就是祖大寿、何可纲。因为明帝把袁崇焕磔死了,他们心里本来就有气,碍着孙承宗的面子,才勉强坚守。祖大寿有个兄弟叫大弼,半夜的时候,带着一群敢死的兵士,顺着绳子从城墙上爬下去,来偷袭满营。这时候太宗正在帐里看文书呢,一抬头,就看见大弼第一个冲进帐里来了。太宗吓得赶紧从身边拔出佩剑,挡住大弼。太宗力气可不如大弼,正着急呢,幸好众贝勒赶来护驾,才把大弼给击退了。大弼回了城,一个人都没折损,就只有几个人受了点小伤,这可真是一员勇将啊!第二天一大早,太宗就下令猛攻,祖大寿、何可纲也是极力抵御,满军这才稍微退了一点。

过了几天,满兵从国内运来了红衣大炮,这好家伙,一轰,就把大凌城轰坏了好几处。可祖大寿他们那是真硬气,硬是抵死坚守。就这么一直撑到了冬天,大凌城里的粮食都吃光了,援兵呢,连个影子都没有。满主太宗又好几次射箭把劝降信射到城里。祖大寿实在没办法了,就找何可纲秘密商量投降的事儿。这何可纲那是铁骨铮铮,坚决不从。祖大寿没辙了,就自己一个人顺着绳子从城墙上爬下去,跑到满营去献降。何可纲听说了,马上就来阻拦,结果被祖大寿一箭给射倒了,让满兵给擒住了。这一下,城里可就乱套了。满兵劝何可纲投降,何可纲宁死不屈,就这么英勇就义了。大弼也不服他哥哥祖大寿投降的做法,带着一支军队到别的地方去了。

祖大寿见了太宗,太宗那是格外优待他,还让祖大寿仍旧住在大凌城。可祖大寿晚上睡觉的时候,老是梦到何可纲来找他索命,吓得他一醒来心里就直发慌,还自己默默忏悔了好一会儿。

第二天,太宗升帐,开始商量怎么攻取锦州。祖大寿就说了:“大皇帝,我家小现在都在锦州,锦州的守将这会儿还不知道我投降了呢。我假装兵败逃回去,骗开锦州城门,到时候我在城里当内应,拿下锦州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太宗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就依了他。结果,还真就顺利拿下了锦州,拿下之后,还是让祖大寿在那儿固守。

到了第二年,明朝的军队攻打登莱,孔有德赶紧写信向满洲告急。太宗就让他回满洲,孔有德一路跑到沈阳,见到太宗就说:“辽东旅顺那可是个要塞,现在守备空虚,咱们直接去偷袭,肯定能得手!” 太宗一听,马上派孔有德和耿仲明去偷袭。没几天,就传来捷报,副将尚可喜投降了。太宗就让尚可喜留在旅顺防守,孔有德和耿仲明就跟着太宗班师回朝了。

又过了一年,太宗这边兵马精良,粮草充足,就分兵四路,把内蒙古各个部落都给收服了。有一天,察哈尔部来投降了。还有那林丹汗,被太宗征讨,一路逃到青海,结果一病就死了。他儿子额哲势单力薄,没办法,只能带着家属来向满洲乞降。太宗下令开城把他们放进来,额哲叩见完太宗之后,还献上了一颗元朝历代相传的传国玉玺。

太宗得了这宝玺,那可是高兴坏了,马上焚香告天。群臣也纷纷上表庆贺,还请求太宗上尊号。各国一看这形势,也都纷纷派使者来纳降。太宗一看,这事儿成了,就下令添造宫室殿陛,还让范文程去监工。

这范文程办事那叫一个靠谱,没几个月,这宫殿就建好了。选了个良辰吉日,设坛祭天,尊太宗为宽温仁圣皇帝,国号定为大清。还把天聪十年改成了崇德元年,给上列代帝祖都上了尊号,追谥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还追封了功臣,让他们配享太庙,又封了贝勒亲王以及各大臣官爵。这清朝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