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许国出门一看,喊出了声:
“嘿,你们快出来看,不知道谁家放烟花嘞!”
听见烟花,一家人都出来了,看着天上炸开的火花,都赞叹不已。
万青柳:“我看见今年有好多做生意的,怕不是赚了钱?”
今年风气已经完全放开,很多人开始尝试做生意,或许是赚了钱,舍得放烟花了。
万青柳都不记得有多久没见过烟花了,那些年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放烟花?
都是放一挂爆竹响一通了事。
时机已到,万青柳觉着,自己的做生意之路也是时候开始准备起来了。
花敬民看着烟花,笑着道:“你们是没看见,好多当官的都出来做生意?要是不赚钱,他们还会这样?”
别的地方爆竹声不停响,天上又是烟花炸开的声音,这过年的气氛蹭得一下就上来了。
花许国嘿嘿一笑:“明天要不我们家也买点烟花来放放?就图个喜庆。最近两年我们家净是喜事,得庆祝一下。”
万青柳难得没骂他,当场拍板:“买!老二,明天你去买烟花!”
花许国一高兴:“好嘞!”
当夜,万青柳进了空间,和花晚迟商量起来。
“迟迟,你说我们做什么好?”
按照一般小说套路,这个时期的人都是去沿海进货,低买高卖。
但挡不住空间里的原材料很多,也不缺生产设备。
万青柳犯了难,一时之间难以选择。
“你说我们是自己办厂还是去进货?”
花晚迟动用自己的小脑瓜想了一下:“吴寡妇会服装设计,不如和她合作。
我们在空间偷渡几台设备出去,叫她画设计图,然后我们批量生产!”
“这样还能顺便带动村里人的就业呢!”
万青柳:“生产出来卖给谁?”
花晚迟嘿嘿一笑:“反正那些做生意的不也要去沿海进货,来我们这头进货还省了路费和奔波,而且我们设计的款式是独一份的。”
现在大家舍得花钱消费的,要么就是吃穿,要么就是从女人孩子入手。
卖衣服就是个很好的开头。
花晚迟空间里有棉布,棉麻,还有和蚕丝织在一起的丝绵布,以及各种丝绸。
不过空间里都是天然材质织成的布料,种类有限,还得去别的地方找布源才行。
花晚迟脑瓜又是一转:“二牛不是厨艺好吗?要么在县城买家店面,资助他开家饭店,然后吃分红也行。”
万青柳有点不确定:“他能同意吗?”
“去谈谈试试呗,不行也没什么。”
这毕竟是花自强自己的选择,花晚迟不想干涉,不然她可以直接发布任务叫他做。
他自己租一家店面开饭店也不是做不到,未必会愿意和人合作分利润。
不过花晚迟想,如果这个合作成了,她空间里堆满仓库的食材或许就有了去处。
花晚迟:“就说咱们认识人,可以搞到价格低又放心的食材,这样咱们可以以供应商和需求方的身份合作。”
万青柳眼前一亮,直说:“是这个道理!”
花晚迟又表示:“如果全产业链只在村里解决,那就太局限了,也得出去观察市场情况。沿海也得跑。”
虽然这个年代遍地都是机会,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发财的。
不去调查市场,光是自己闷头做,消费者多半不会买账。
万青柳想了想,一拍大腿。
“我手头钱不多,先进点东西卖。二牛那头,先和他商量一下,要是他自己开起来了,我就给他提供食材。”
开厂的事急不得,就算是设备不要钱,但场地,人工都是不小的花销。
先和吴寡妇谈好,筹备总是需要时间的,等时间差不多了,她估摸着也有钱了。
再就是,还得准备一些东西送礼。
如果不去和那些人表示表示,流程能卡到你怀疑人生。
烟酒茶花晚迟前世就囤过,酒和茶叶她自己空间也产出了不少。
说一千道一万,这些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计划。
现实情况怎么样,总得亲自去摸索一下。
而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先把年过了。
第二天一早,花许国就去县城买了烟花。
晚上就在院子外找了个大片空地点燃了。
火苗沿着引火线蔓延,大家赶紧跑开。
“咻”的一声,一道光团冲天而起,旋即在夜空中绽开,璀璨绚烂。
紧接着一团又一团呼啸着冲上夜空,一朵朵炸开,火花向周围散开,方圆几公里的人都能看见。
有村里的小孩拍手欢呼:“哇,烟花,真好看!”
大家仰头看着烟花,心头喜气洋洋的,都许下愿望。
希望来年顺遂,年年有余。
这边的惯例是大年初二祭拜逝者,大年初三初四去亲戚家拜年,媳妇也趁着这个时间回娘家。
花庆平和舅舅家关系一向不错,也就不那么讲究了,一般都是叫他大年初一就去送礼。
但既然万青柳也准备回娘家看看,那两人就准备初三才出发。
大年初二,花爱华一家人回了县城。
初三花晚艳会带着老公回花爱华那里拜年,然后一大家人再一起去苏家。
苏家二老相对来说更疼花晚艳,但花晚丽也是他们外孙女,去了他们也挺高兴。
总归大家都在县城,平时经常碰面,关系是很近的。
初三花向虹带着两个儿子和陈卫东一起回了娘家,初四才会走。
王静霞则是带着两个女儿和花自强几个一起去老王家拜年。
万青柳提着几瓶子水果罐头,还有一包桃酥,花庆平拎着一只兔子和一罐麦乳精,就去了万家。
门一开,出来迎接的依然是万青柳的大嫂。
万大嫂看见是小姑子来了,多少有些意外,但大过年的,总不能甩脸子。
于是她客气笑道:“妹子,庆平,快进来坐!”
万青柳很多年都没有再次踏进这个门了。
这次来还特意看了两眼,依旧是熟悉的高高的木门槛,一踏进去是石板铺的地面,旁边放着扫帚和簸箕。
院子里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还是那棵枣树,墙脚长着一棵桂花。
屋门前的栀子也还长得好好的。
屋里的门打开,老太太从里头走了出来,看见万青柳站在门外,当即愣住了。
愣了一下,她回过神来,喊了一声:
“青柳,你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