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栀宁还看到了更多信息。
比如,那陈立在这件事后,与他朋友喝酒聚会后,很是嚣张地说:“我当时赌输了,心情不好,谁让他们故意在那里笑的,这不是嘲笑我吗?就从来没有笑过我陈立的人,还能好好活在世上。”
“不就是两个小孩,弄死怎么了,大不了赔钱就是了。”
“我就是故意碾第二次的,就是一定要他们死,让他们再也不能笑。”
宋栀宁看着这些言论,拳头攥得紧紧的。
不仅如此,她还看到,双胞胎的妈妈,那些关于她的不好言论,也是他雇了那些媒体去乱写,去污蔑的,学校方面,则是陈立的父母去施压。
之后新闻热度这些,也是被陈立的父母给压了下去。
当然,陈立的可恶之处,还不止如此。
宋栀宁看到,原来在双胞胎之前,陈立的手上就已经沾染过人命。
去酒吧的时候,霸凌一个当时在酒吧的驻唱歌手,就因为那歌手长得好看,被他当时追求的女朋友夸了一句。
他先是把那驻场歌手搞得失业,打了招呼,任何酒吧就不会要他,然后还雇佣人打断了这歌手的腿,划花了他的脸,毒哑了他的嗓子。
一个好好的无辜的青年,就这么被他给毁了。
宋栀宁还看到,陈立从初中起就开始谈恋爱,一直到如今大学,谈过很多女朋友,但不少都是被陈立强迫着答应的。
甚至后来,那些前女友们,被陈立腻了后,有的疯了,有的自杀了,反正结局都不是很好。
但是这些都没有曝光出来。
都被陈立的父母给摆平了,就像这次双胞胎事件一样。
宋栀宁看着邮件里的内容,眼底尽是寒芒之色。
恶魔,陈立就是恶魔,是不知悔改,一而再再而三作恶的恶魔。
而他的父母,养了这个恶魔,也纵容了这个恶魔。
宋栀宁几乎可以预见,若是陈立一直没有受到惩罚,那之后还有多少人会遭受他的迫害?
“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啊。”
“陈立这样的恶魔,就不该继续活着。”
这是宋栀宁活了这么久,第一次对一个人有杀意,希望这个人不要活在这个世界上。
宋栀宁视线又落在邮件的最后,邮件的最后说,陈立现在正在逼迫李寻。
李寻,就是那对双胞胎的爸爸,自从两个儿子和妻子死后,李寻一夜白头,一直想为他们讨回公道。
而陈立没有出门,却觉得李寻像是苍蝇一样让人心烦,尤其那李寻有一次还找到了他的面前,让陈立烦不胜烦。
于是,他打算雇佣人,让人将李寻打瘫痪,等到之后人们淡忘了这件事,再把李寻给弄死。
“所以,这个陈立,是又想致人于死地吗。”害死了他的妻女还不够,还要把唯一剩下的李寻给害了?!
宋栀宁眸光沉沉。
她独自回到房间,关上了房门。
缓缓闭上了眼睛,等到许久后,她再次睁开眼睛,眼底划过一抹坚决,已经做好了决定。
她拿出手机,点开了App里关于生死簿和判官笔副本的那一项。
点击后,一簿一笔就缓缓浮现在宋栀宁的面前,散发着古朴又庄严的气息。
只一眼,就让人心存敬畏。
宋栀宁缓缓伸手,手微微有些颤抖着,拿住了这一簿一笔。
当拿到的那一瞬间,宋栀宁的心底又坚定了几分,手也不抖了。
将生死簿副本放在了桌子上,宋栀宁翻开了第一页,就看到了一行字。
【生死簿副本:具有掌控死亡的能力,想着要定下死亡之人的模样,用判官笔写下那人的名字,半个小时内,人必死,若出现叉,则判定为该死之人。】
当然,宋栀宁也看到了后面的备注。
备注上写着,名字一旦写上,就不可更改,也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
写上之后,若是真的被判定是该死之人,那么宋栀宁将无事,甚至还可能获得一份功德,因为该死之人早死,代表着挽救了一些无辜之人。
但,若是判定那人是善良,无辜的,若是罪不至死,那么就会剥夺宋栀宁的一份大功德,甚至宋栀宁还会倒霉,这要根据那人善良,无辜,以及有多少功德成都而决定。
而宋栀宁使用的生死簿和判官笔的次数越多,若是每一次都写下的都是该死之人,那么宋栀宁则相安无事。
但若是宋栀宁写下的是无辜,善良之人,甚至是有功德人,尤其若是写下的一个大功德,甚至功德盖过宋栀宁时,那么宋栀宁可能会即刻毙命。
也就是说,这生死簿和判官笔副本,不是能随便用的,一个判断失误,一个不好,就会危急生命。
宋栀宁知道,这生死簿和判官笔副本,作用太过大,也太过神秘了。
无论任何人,哪怕是之后她有可能上交了App,但是这生死簿和判官笔副本都不能上交,这只能她自己一个人知道。
不然,若是被别人知道,第一个死的就是她了。
当然,她要使用,也必须慎之又慎。
之前,宋栀宁是不打算用的,她自认为没有那种主宰人生死的爱好。
也觉得,一个人哪怕有罪,律法去判定就可以了。
但现在……
陈立的情况,让她第一次萌生了想用这生死簿和判官笔的想法。
因为,陈立,该死!
宋栀宁深呼吸一口气,坚定了信念,随即提笔,脑海中想着陈立的模样,提起判官笔,不用沾墨,在生死簿的第一页的空白页上,一笔一划写下了陈立的名字。
“陈立,应该是该死之人吧……”
就在宋栀宁喃喃的时候,这时,生死簿上,陈立的那个名字上黑色的流光一闪,随即一个黑红色的叉,就打在了陈立的名字上。
宋栀宁精神一振,出现叉了,代表她判定准确,陈立被判定为该死之人。
就在这时,生死簿上一道流光快速进入到了宋栀宁的脑海中,关于陈立的一生,在宋栀宁的脑海中如同走马观花般,一一闪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