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苏瑾月内心挣扎无比的时候,几道身影终于伴随着太监尖锐的声音,自大殿外走入。
最先响起的,却是一道分明有些虚弱,却仍掷地有声的声音。
“笑话!漠北与天齐来来去去打了数十年,若一个女子便能止干戈,那这些年来死在漠北的和亲公主、郡主、又算什么?”
乍然听到这个声音,殿中众人不由自主的朝殿外望去,便见宋易勉强撑着坐在木制的轮椅之上,被身后的女子推入殿中,君九宸也随之缓步步入殿中,停在宋易身旁。
宋易的轮椅停下后,视线便在已然跪成一片的文臣身上扫过,而后继续出声道。
“若时至今日,还要靠一个女子换取和平,那我们漠北将士前仆后继,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岂不是成了一场笑话!”
瞧见宋易竟然活着回来,还忽然出现在这大殿之中,原先因为不知宋易死活而左右摇摆,跟随怀王一党跪在地上的朝臣都不由心中一滞。
恨不能将头埋进地里去,原地消失,不要让宋易瞧见。
好在说完这番话后,宋易没再看他们一眼,只挣扎着起身,朝小皇帝拜下。
“老臣宋易,参见陛下,参见太后娘娘,老臣幸不辱命,南下赈灾归来,特来向陛下复命!”
宋晚见状也默不作声的跟随父亲恭敬的拜下。
而见到突然出现的君九宸与宋易,正被逼得心生绝望的苏瑾月顿时眼前一亮。
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
随即,她便仿佛吃了定心丸一般,缓缓落座。
“宋相请起!宋相瞧着有伤在身,便无需多礼了。”
“来人,给宋相、摄政王赐座!”
很快便有宫人上前,将君九宸的座位安置在小皇帝的侧前方。
宋易也被宋晚搀扶着重新在轮椅上坐了下来。
苏瑾月见两人落座,忙迫不及待的出声道。
“两位爱卿来的刚好,方才赫连太子正提起两国和亲之事,不知宋相与摄政王对于此事如何看?”
听宋相方才入殿的时候说的话,显然是不赞成和亲之事的……
翎儿的事,应当还有转机。
君九宸听到苏瑾月的问话,却并没有开口应声,只是将目光落在宋易身上。
打嘴仗的事。
这老狐狸一人便能应付。
而宋易也没有辜负苏瑾月的期望,只恭敬的看向上座的方向,继续掷地有声的道。
“回太后,微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此言一出,魏知行首先便有些坐不住了,宋易无非是想替君九宸破坏和亲之事,让苏二小姐嫁给君九宸,他岂能让他如愿。
只是他终究顾忌着太后,一时不敢立即出声反驳,只将视线在漠北人与宋易之间来回扫视着。
漠北太子既然想娶苏翎儿,此时定然比他们着急,他且先观察观察形势再做决定不迟。
而正如魏知行所想,宋易这“万万不可”几个字一出,又结合宋易入殿时说的那番话,那位青衣老者面色当即便沉了下来。
“宋相这是何意?这和亲之举乃是各国邦交的重要桥梁,你们天齐历代皇帝都对此极为支持。”
“难不成……宋相是想推翻你天齐历代先祖曾做出的决定不成?”
只是面对那青衣老者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宋易却是面色不改分毫,反而语带讥讽。
“国师错了,本相反对的并非和亲之策,而是,单单反对赫连太子与国师你……而已……”
漠北国师听到宋易如此说,先是愣了愣,而后顿时心中大怒,将目光转向上座,高声质问。
“岂有此理!”
“太后娘娘,这便是你们天齐的待客之道吗?”
苏瑾月虽然不知道宋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她瞧了一眼一侧正气定神闲的转动着手上的墨玉扳指,仿佛成竹在胸的君九宸,心里终究是多了一丝底气。
“国师稍安勿躁,宋相如此说,自然有如此说的道理,国师不如先听他将话说完不迟。”
漠北国师闻言,只得暂且压下面上的愤怒,看向宋易。
“好!那我便听听,宋相言语间这般毫不避讳的针对我们漠北,究竟是何道理!”
宋易这时也风轻云淡的对上漠北国师的眼睛。
“国师既然想知道原因,那本相便仔细说予你听。”
“本相之所以反对国师的提亲,是因为今日国师与太子有三错。”
宋易说着顿了顿,眼神凌厉,锋芒毕露。
“其一,和亲之事本为巩固两国邦交,本无可厚非,可方才我在殿外却隐约听到国师一而再,再而三的责问我朝太后。”
“国师贵为太子之师,难道竟连“使臣不窥帘,不诘尊”这般浅显的礼节都不懂吗?”
听闻此言,漠北国师嘴唇动了动,似乎是想说什么,却没有发出声音。
使臣外交的道理,他自然是懂的,可是这些年,漠北仗着兵强马壮受各国忌惮,他也早就习惯了目中无人。
何况今日面对的,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和一介女流之辈,在知晓君九宸不在京中,怀王又默许了他们的作为后,他自然便再没有了顾忌。
哪知……君九宸会忽然出现……
不过若细究起来,这些说起来也只是些微末小事罢了,这位宋相莫非以为这样便成为他针对漠北的理由不成?
漠北国师的思绪走到这里的时候,宋易的声音已然再次响了起来。
“其二,和亲之事,本就需两国达成共识,为何到了国师口中,太后不应,便是瞧不起漠北?”
“难道但凡不合你漠北使团心意之事,便要套上轻视之名?”
“若依此理,那你漠北今日若是索要土地城池,我朝是否也该笑着双手奉上?方能显出我朝诚意?”
“别说我朝太后已然对太子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便是太后所言当真是托词……国师也该听懂何为“婉拒”二字!”
“还是国师以为,这天下,如今都姓赫连了不成?这才敢拿出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