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旧友
他妈从他二十五岁还没结婚开始,就怀疑他不是正常的男人,不喜欢女人,就因为他和江城的联系亲密了些。
他妈甚至觉得他喜欢男人。
他和江城是挚友,是妻子和家人也没有办法替代的挚友。
他们一同长大,了解彼此,尊重彼此,即使他们所属不同的领域,依旧可以促膝长谈一整夜。
但是四年前,他和江城断了联系。
他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江城寄给他的,说他要即将被调任,等到了新地方会写信给他告知新地址。
他一直等江城的信。
没有信,也没有电话,江城原先所在的部队只知道他被调任的第一个野战部队,但那个野战部队在江城过去没有半年就解散了。
他笃定江城肯定是有寄信给他的,只不过被他妈收起来了。
就这样两个人断了联系,直到去年江伯父平反回京,他才重新有了江城的消息。
江伯父说。
江城结婚了,有个温柔漂亮的妻子,还有了个儿子,过得很幸福。
他一直找机会想来这里,被他妈寻死觅活的阻拦,即使他对他妈没有感情,但道德伦理也让他没办法看着自己的母亲去死。
还是因为不想让他见一个男人。
这回也是报纸上登了江伯父在边境的消息,他妈打听到江城也在越境战场上,才松了口允许他来。
他和江城一起长大,十岁江城回父母身边以后,他们再没见过面,但一直都有书信往来。
江城曾在信里说,他这辈子不会结婚,他只想在边境看一辈子的白雪高山。
他和江城是同样一种人,在别人眼里优秀,聪明,有令人羡慕的家庭和外貌,但是他们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幸福的人。
或许这和他们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江城寄养在江伯父身边,他则是在保育院里长到五岁后,被外公接到身边。
小时候,他一直以为,小孩子是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然后送到保育院养大,等他们会说话会走路以后,再被人领到家里,学习文化知识。
然后工作。
他五岁时第一次跟着外公去江伯父家里。
下着大雪,天很冷,大家都待在暖和的客厅里喝茶聊天。
江城站在院子里打军体拳,穿着单薄的衣服,鼻子和脸冻得通红,像是他堆在院子里的雪人。
胡萝卜的鼻子,胡萝卜的手。
他问江城是从哪个工厂被送来的,江城站在雪地里,问他:“你是哪个工厂来的。”
整个大院,只有江城没有笑话他这个问题,还认真的反问了他。
那些孩子都有爸爸妈妈,只有他和江城是工厂生产出来的。
所以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他来这里,一是看能不能再见江城一面。
问问他,他们这样的人,怎样才能感受到幸福是个什么滋味。
即使见不到,他也想见见让江城很幸福的人,是个什么样的。
高希明在六点五十准时走回了独立餐厅,他不喜欢和别人在一个地方吃饭,人多,看向他的视线多,他会觉得不舒服。
早餐,一个鸡蛋一杯牛奶。
吴麦冬早饭也在招待楼里的独立餐厅吃的。
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锅里面装的是小米粥。
一个脸大的陶瓷碗里装的是红皮的鸡蛋,一个筐里装着素包子,一个装着肉包子,还有几碟咸菜。
虽然样数不多,但都是用白面做的,小米粥也是稠的。
吴麦冬也在药田的职工餐厅吃过饭,毕竟是免费的,油水大,都是杂面,包子馅两口咬下去还看不到。
温阮肯定吃不惯。
自从她那个丈夫上了战场,人是一天比一天瘦了。
吴麦冬拿了两个鸡蛋放到了盘子里,鸡蛋还有些余温,他想了想还是装到了口袋里,站在桌子前的工作人员认识他。
笑的尴尬的提醒。
“吴教授,这鸡蛋每个人最多只能拿两个,包子也是。”
“我知道,我这不就装了两个。”
吴麦冬也不觉得丢人,从旁边的筐里拿了两个肉包,两个素包,又盛了满满一碗小米粥。
他端着盘子,找了个靠窗的地方坐了下来。
先从手提包里撕了两张纸下来,铺在桌子上,一个包了两个肉包,一个包了两个素包。
宋远帆爱吃肉,肉包给他。
温阮爱吃素,素包给她,估计两个她吃不完,到时候她吃剩的给宋远帆。
包好把包子放到了手提包里,拉好包,他才开始低头喝粥。
高希明喝着牛奶,看着穿着老式的确良对襟褂子, 戴着一副黑色圆框眼镜的白发老头,把餐厅的包子装到自己的手提包里。
有些不齿他这个行为。
这次慕名而来的学校老师和行业人才很多,都是来向他请教问题的,不过他起得早,这些人都还没起来。
现在餐厅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这个老头看样子是个学校的老师,起这么早不趁着他空闲来请教问题,竟然拿包子,占小便宜。
吴麦冬着急给两个学生送包子,粥喝的很快,喝完拎着手提包就要出去。
他起身的时候才看见斜对面的桌子上坐着的年轻人。
带着一副银色镜框的眼镜,长相俊秀,皮肤白皙,洋气的浅灰色运动服显得他的身材倾长而不瘦。
真是赏心悦目。
除了高教授还能是谁。
“高教授?好巧,你也来吃早饭?”
吴麦冬笑着坐到了高教授的对面,手提包小心的放到腿上,生怕把包子的馅儿挤出来。
他有好多疑问要问高教授呢,虽然他和学校的那些老师同行互相看不顺眼,但是碰见专业领域之外,比他能力强得的,他还是很谦卑的。
学术不分年龄。
高教授这个年纪能有这个贡献,说是天才也不过分。
“嗯。”高希明对眼前的老者第一印象不好,他的第一直觉向来很准。
他和这种爱贪小便宜的人没什么好聊的。
面对年轻人的冷漠,吴麦冬也没在意,这么年轻就这么有建树,傲气一些也没关系。
“我是省中医大的老师,吴麦冬,咱们之前的研讨会上见过的。”
高希明抬了抬眼皮喝了一口牛奶。
“不好意思,我记性不太好,不过省中医大我知道,这百亩药田是你们学校提供的技术指导。”
提起来这百亩药田,吴麦冬也觉得没面子。
今天早上他去看了一圈。
上个月还好好的草药,这回来黄叶的,烂叶的,枯死的,各种情况都有。
情况确实严重。
他虽然不负责种植技术支持这一块,看着也心焦。
“这个确实是我们学校的疏忽,这回麻烦高教授了。”
吴麦冬有些尴尬。
原本还想问一些关于311号的问题,这会儿也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
还是等药田的问题解决了,他再开口吧,反正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呢。
“嗯。”
高希明依旧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