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院一间房里,兰答君-兰纳新在黑夜里看着床顶上方,自己出来也有许久了,等他把这里的事情办好,他可能就要启程回京了。
想到这里,兰答君-兰纳新居然心生不舍。
人啊,是个很习惯的东西,或许曾经对什么人和事从不曾抱有很大幻想。
这个时间,也不知远在皇宫里的皇上可就寝了,离开这么久,他没有一日不在想念她。
说来也奇怪,皇上后宫有那么多夫君,可似乎好像所有人都很喜欢她,甚至爱她。
像如今已有子嗣的文贵妃、武贵妃、律妃,他们应该都是爱皇上的,而他或许对皇上的爱意没有他们深,可也是爱的。
她在他的心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好像是除他以外,是他生命中第二个最重要的人。
相处的这几年里,他们之间有过平淡甜蜜的幸福,而他对皇上也有牵挂和期盼,这份感情也让他的人生更多姿多彩起来。
皇宫龙寝殿内,完事的两人平躺在龙榻上,上官婉君被卉妃-风景寒抱进怀里,她的脑袋枕在卉妃-风景寒结实有力的手臂上。
看着她温婉娇媚的面容,卉妃-风景寒低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又情不自禁出声:“皇上。”
“嗯?”上官婉君困的不行,双眼紧闭。
卉妃-风景寒一看不忍吵醒她,双手紧了紧怀中娇软的人儿:“睡吧。”
上官婉君一觉睡到天微微亮,上朝的时辰又快到了,她不舍的起身离开龙榻下床。
露着精壮结实上半身的卉妃-风景寒,看上官婉君闭着眼睛下床,一脸的担忧。
“皇上您慢点儿。”
“朕知道。”
金銮殿内,今日的大朝会上,安国公张宇飞拱手出列。
“启禀皇上,臣想求一职位为我朝效力。”上了朝会他才知如今的天下是男女共治,也让他们这些男子感到压力。
作为前忠勇侯的嫡孙,他不想自己只是个靠祖宗庇荫的子弟,他希望自己是个更有用,更有价值的人。
上官婉君没想到朝会第一个出列的人会是他,想到他刚承袭不久,就能有如此见地,或许是忠国夫人的教导与提点吧。
“不知爱卿可有想去的部门。”
“臣听皇上安排。”
“既如此,不如朕把你安排在京都指挥营吧,在长指挥使与武贵妃那里如何?”
“臣谢皇上,定会好好训练恪守尽责。”
上官婉君闻言微微一笑点头:“好,朕期待爱卿的改变。”
安国公张宇飞退回原位,一名女官拱手出列。
“皇上,臣有事启奏。”
上官婉君看向一向安静寡言的女官慕容雪兰。
“爱卿请讲!”
“臣近日发现一本书籍上错别字,且还有几字。”
“错别字?哪本书?”
“《千字文》里面有一版本有五个字错字。”
闻言,上官婉君秀眉微蹙。
“可有带书?”
慕容雪兰掏出袖子里的书本呈上,柳城连忙上前接过呈至上官婉君面前。
“红色朱笔标注的地方便是,臣还放了叶子,应当比平日里好找一些。”
上官婉君翻开发现还真有枫树叶,一时惊喜抿唇。等她看完慕容雪兰标注出的错别字,上官婉君非常满意点头。
“好,这件事交给翰林院们去重新统一修改。”
翰林院大学士拱手:“是,皇上,臣等遵旨。”
“慕容爱卿此次纠错有功,赏白银五十两。”
“臣谢皇上。”
下朝后,上官婉君留下慕容雪兰到御书房说话。
“爱卿,那错别字你是如何发现的?”
“回皇上,臣也是无意中看见的,本是家中妹妹在阅读《千字文》,我发现她读错了,没看书的情况下纠正她,却被她说臣乱教。
臣觉得奇怪,便拿过妹妹的书本看了看,发现还真是错的,因此臣把整本书本都一一看完,前后共审核五遍,确认不再有新的错别字,方才拿到朝堂上来说,多谢皇上不怪罪臣启奏的小事。”
上官婉君不认同她最后半句话。
“爱卿说笑了,这事可不是小事,亏的有你及时发现,我们才能让全国的《千字文》得以更准确的字体让孩童们熟识。”
“都是臣的本分。”
慕容雪兰一直保持恭敬认真听上官婉君说话的态度,上官婉君其实也在暗地里打量她的一言一行。
“爱卿,你妹妹今年多大了。”
“臣妹今年十岁。”
“可读了哪些书?”
“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书。”
“等书?那看来还有其他书籍,你平日里对她的要求可严格?”
“臣还是比母亲严格一些。”
上官婉君闻言一笑打趣:“是怕慈母败儿?”
慕容雪兰不好意思笑笑:“是的。”
“看来令尊也是位慈母,不过你扮演的却是严父角色,会觉得委屈吗?”
慕容雪兰心中疑惑,皇上为何会询问她这个问题。
“偶尔还是会,不过臣是大姐,自当是应该督促她的。”
“你是位好姐姐,也是位好女儿,更是位好臣子,女官中的代表,希望你继续发扬光大,朕随时等你站在顶峰,让尔等天下学子们仰望你的身姿才学臣德。”
慕容雪兰一听大受震撼:皇上对她竟有如此大的期望?她能做到吗?
“是,皇上,臣定不负您所期。”
上官婉君起身伸手拍拍她单薄的肩膀。
“下去忙吧。”
“臣告退。”
大受鼓舞的慕容雪兰,上值一路上的嘴角都挂着淡淡笑意,这么几年过去,她终于有让女帝对她的认同之处,这可是比千金还更重要的夸赞和认同及信任。
明兰目送慕容雪兰离开,她想了想现在的时辰笑了笑。
“想必侧君们也快到了。”
“来了。”她都已闻见淡淡的四季桂。
四季桂(桂花的一种)几乎全年都能开花,但主要花期也在秋季。?
远在天边的兰答君-兰纳新,站在建好的学堂外面欣赏着价值五十两银子的学堂。
“太好了,以后村里的孩子们都能正常入学堂读书识字,也能更知理明事。”这也是皇上最乐意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