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修订着名的索引全书,也就是所谓的《永乐大典》,这绝对是一部旷世之书,后来英国还参照了《永乐大典》方式,编写了一本《大英百科字典》就这本书到现在也没有全部完成。
你们想想看,英语里面无非就是26个字母,你从A开始编辑相应的单词和注解,到今天他们还没有编辑到最后一个字母Z。
你再来看咱们中国的汉字,那叫一个浩如烟海,所以你就知道当年的朱老四编辑的《永乐大典》是有多么的伟大了。
不过很可惜,因为凭借当时的印刷技术,并没有把整个的《永乐大典》给批量刊印出来,所以到了最后只留下了很少的手抄本的《永乐大典》。
后来从明成祖朱棣以后一直到乾隆三十七年,这部《永乐大典》因为战乱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已经遗失了很多部分。
到了乾隆三十七年的11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来关于修订《永乐大典》的遗失问题。并且当时也也得到了乾隆的认可。
后来乾隆就在原来《永乐大典》的这个基础上,开始下令收集民间以及官方的全部可用的书籍,随后乾隆就开始修订编纂了《四库全书》。
全书由风流才子纪晓岚,以及其他三百多名官员负责修订。
最后这部《四库全书》耗时十年完成,其中分为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又分为44类和66属,基本包含了礼、乐、春秋等众多典籍。
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各种小说、艺术、数学、天文、医学等典籍书册。
《四库全书》当时共有3826人负责抄写,每年抄写超过33万字。
最后全书一共抄了七部,后来经过八国联军进北京等战乱的原因,也损失了不少。
当年林彪还保护了其中的一部,直到2008年的时候,仅存的三部半《四库全书》的内容才算全部恢复。其中文渊阁的一部最后就传到了台湾故宫博物馆收藏。
虽然当时乾隆皇帝修订的《四库全书》作出了很好的文化贡献。
但是乾隆皇帝同时也禁锢了思想,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文字狱”。
乾隆似乎是一个非常喜欢玩文字游戏的人。
在乾隆初年的时候,乾隆皇帝玩文字狱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他在位期间制造的文字狱多达130多桩,并且也占据了整个满清王朝文字狱总数的百分之80。
其中有47个文字案的家属,最后都是被满门抄斩,其中最着名的就是王锡侯的《字贯》案、还有胡中藻的《坚磨生诗抄》案,以及徐述夔的《一柱楼诗》。
而且乾隆还都从这些书籍里面找到了,所谓的莫须有的罪名。
最后顺便提一句,大家应该都知道金庸先生吧?金庸的祖父就是查文清,当年退休以后因为丹阳教案被人陷害,这里面也涉及到了文字狱的一些问题,所以最后也被乾隆给杀了全家。
幸好满清有个规矩,男丁不到十五岁的是可以免去死刑的,这就给查文清就下了两个儿子。
同时也成就了一个武侠的世界,关于这些事情,大家可以看看金庸的《连城诀》,这里面好像是涉及了一些有关查文清的故事。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为什么金庸的很多很多作品里面都有反清复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