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继位以后的元年的九月二十七日,就正式移居到“养心殿”开始办公了,而乾隆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免除民丁所欠的赋税。
乾隆继位初期为了扭转雍正时期的尖锐的政治矛盾,就释放了长期被雍正监禁的允禵和允禟,并且还给了他们一定的爵位。
随后又为当年的隆科多和年羹尧反案,并且还释放了当年西北战败的岳钟琪。
随后还给当年被顺治皇帝治罪的那位父皇摄政王多尔衮平凡。
当然了,当时年纪轻轻的乾隆皇帝,在继位初期是没有这么长远的政治眼光的。
在乾隆皇帝背后辅佐他的人,就是《甄嬛传》里面,孙俪扮演的那位皇太后,不过这个话题不在我八卦的范围内。
乾隆三年苗疆叛乱,当时名将张广泗平定叛乱,乾隆四年准格尔提出以阿尔泰山作为边界,划分蒙古疆土。乾隆派出额尔德尼诏,等人防范准格尔叛乱。同年的十月庄亲王允禄、理亲王弘皙谋反,乾隆又平定谋反,软禁弘皙
乾隆二十五年,大小金川叛乱。乾隆三十二年讨伐缅甸。乾隆三十六年,大小金川再次叛乱。
以上说的,就是所谓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所谓的的十全武功,另外乾隆皇帝在位是时候还一口气写了三万多首诗歌,就这个诗歌的总数量就已经超过“全唐诗”的总量了,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就不多了。
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背过一首数花瓣的诗,这首诗就是当年乾隆写的诗。由此可见乾隆文学造诣很是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
乾隆所谓的文治武功,在武功这方面,大小金川叛乱,从来就没真正打胜过,只是人家那边有点折腾不起了,所以最后给了乾隆一个面子。
在所谓的文治方面乾隆皇帝附庸风雅的成分居多,另外乾隆皇帝在艺术欣赏的方面,乾隆最多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农家乐”的水平。
这主要是说当年乾隆朝烧制的瓷器,那叫一个色彩斑斓,我们中国古代瓷器的烧制讲究的就是一个浓墨淡彩,而瓷器主要成就基本就是宋窑或者是青花。
到了乾隆在位的时候,这位非要把这些不同的窑色,都给烧制在一个瓶子上,这就有点扯淡了,但是你也没办法,谁让天子是说一不二的金口玉言了,不过最后还真就逼的这些工匠给他烧出来了。
当年雍正在位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西洋的珐琅彩绘,而雍正当时烧制的一般都是十四或者十六色的珐琅彩绘。
等到了乾隆这里,他非要烧制出三十二色的珐琅彩绘,就这个色彩的要求的水平,直接就和今天电脑的分辨率差不了多少了。
另外就是乾隆皇帝对玉的追捧,中国最大的玉石作品,就是乾隆的“大禹治水”。
再有就是“乾隆三连黄玉印章”,这是乾隆玩了一辈子的东西,后来到了溥仪的手里,解放以后溥仪才把这个印章上交给了国家。
今天网上还有很多关于这个三连印象的仿制品,倒是还挺贵的反正我肯定是买不起。
除了小印章的,乾隆皇帝一生也制造了二十六块玉玺。没事就拿出来到处按图章玩,着名的清明上河图,还有其他的很多的字画上,当时也都留下了乾隆皇帝的图章,现在看来也真的是非常的影响美观。
乾隆在位时期励精图治,而满清王朝的经济也在飞速的增长,当时国家的白银储备是民间的三分之二。这也就是说如果国家不消费点白银的话,那么民间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
而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就是在这种强大的经济背景下所修建的。
当时因为北京紫禁城里到了夏天实在是太热了,所以清朝的皇帝夏天是不在紫禁城里办公的,当年顺治和康熙都是在热河的避暑山庄里办公的。
最早的圆明园,其实就是明朝留下的皇家花园,当时康熙还偶尔的住过几次,后来雍正皇帝很喜欢,而且雍正在位的时候就修建过部分圆明园的建筑。
现在到了乾隆这里就控制不住了,他还管你什么苏杭三十六景,最后全部都被乾隆给弄进了圆明园里。
着名的十二生肖的铜首,大家都知道吧?这东西其实就是西洋画家郎世宁,当时给圆明园设计的一个喷水池上的喷水器。
当时这个喷水池还是定时的,每个时辰都会从所对应的生肖嘴里喷水,当时就这个喷水池的地下结构,就有今天三层楼这么高,你就知道这个圆明园当时是有多么的奢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