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声如洪钟,朗声道:
“今郭桓一案,户部动荡,吾等临此危局,当齐心协力,重振户部!
当前政务有何难题,有何不便不畅、易生事端之处,尽可道来!再来一个书吏记下。”
众官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一时竟无人敢先开口。
良久,一胆大老吏颤颤巍巍拱手道:
“大人,因为这事,现在钱粮等事,账目混乱至极,头绪繁多,犹如乱麻,实难理清……”
陆知白微微颔首,道:“细细说来。”
那老吏看看其他人,还是开了口,仔细说了:
“这账目全乱套啦!郭桓那伙人肆意篡改账本,许多账目都对不上号。各地送来的赋税清单,错漏百出,根本没法核对,这可如何是好啊!”
一名书吏运笔如飞,也赶紧记下来。
许多人听着,都感觉头皮发麻,满脸写着:倒了十八辈的霉了,今生在户部任职……
陆知白眉头紧皱,沉声道:
“财政账目,关乎国之根本,乱成这样,是失职的缘故!还有何问题需要厘清?”
又有几人纷纷拱手,道出各自难处。
有的抱怨流程繁琐,一件小事便要层层审批,耗费大量时日。
有的吐槽各清吏司之间,仍有些职责不清,推诿之事常有……
陆知白一一倾听,面色愈发凝重。
感觉真是掉进了粪坑里。
不,是被老朱推下来的……
摸约一个时辰过去。
陆知白坐在官署中喝茶,盯着侍郎的官印,陷入沉思。
这枚官印,沾染过太多的朱砂印泥。
殷红痕迹,犹如鲜血。
这时,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匆匆赶到。
伴着细密的脚步声,夏原吉、杨士奇、蹇义、陆贤、陈佑、练子宁等人拱手,齐声行礼道:
“见过老师,学生来迟了!”
陆知白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来得好,为师就快被妖怪抓走了……”
有几个学生忍不住轻笑。
夏原吉却笑不出来,郑重道:
“恩师,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陆知白轻叹一声,说:
“想要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好,先得知道问题在哪儿。
我已经统计了些问题,你们且看看,再结合账本子感受一下……”
几名学生拿起桌上墨迹才干的一沓会议记录,一看之下,便也皱起眉头来。
郭桓拍拍屁股死了,却把太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真是触目惊心!”夏原吉眉头微皱,有些不敢置信。
杨士奇则是叹道:“怪不得……”
怪不得陛下要杀那么多人。
陆贤微微翻个白眼,看着就感觉脑仁疼。
陈佑露出些谨慎之色,道:
“老师,这……要把这些东西都理清楚,似乎有些困难……”
杨士奇笑道:“若不难,也不会交给老师来做了。”
陆知白坐在椅子上,望着自己的一群学生,说:
“废话我也不多说了,你们都懂。说说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一是,打算先用一个月,清理比较紧急的账目;二是等缓过来了,便开始施行一些新制度。”
众学生纷纷颔首,陆知白叹道:
“好啦,大家各自去忙吧,我想想,如何革除这许多弊病……”
他又眉头紧锁,继续思考起来。
几个学生则出去,与那些胥吏请教,看看该如何入手。
不多久,大家做好分工,各自负责一项任务,埋头于账册堆中,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一个时辰下来,大家已是有些腰酸背痛,眼睛发涩。
他们习惯性的起身,活动一下。
陆贤便忍不住低声抱怨:
“我的老天爷啊!六部大人看着光鲜,实际上,唉……”
“慎言!”夏原吉低声提醒,“皇宫之内,勿要多言。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为君为国尽忠。”
“……”陆贤赶紧朝北方拱了拱手,撇撇嘴,继续埋头苦干。
陆知白靠在椅背上,望着积了灰的房梁,嚎叫起来:
“户部就是个烂泥坑!在里头扑腾,整理账目、处理些表面麻烦,不还是一身泥,搞不好越陷越深!”
顿时,原本有些精神不振的学生,一下子紧张起来,清醒许多,纷纷从隔壁间冲过来。
“老师,怎么了?”
“发生何事了?”
陆知白仍是躺着,道:
“就好比,在一艘破船上,想让它不沉,不停往外舀水,一边还修补。可这边刚舀干净,那边又漏了,解决不了问题……”
夏原吉皱眉,问道:
“可是,若是这船补得够快,那不就没有漏洞了吗?就好比,建立更好的制度……”
陆知白笑道:
“那也依旧是一艘小船,慢船……我是觉得,咱们得换个思路,来一场降维打击!”
这个词,栖霞的学生也不陌生了。
但如何应用于户部事务,还是没有头绪。
陆知白说:
“咱们不能光局限于琐碎的日常事务,得站得更高,跳出棋盘看棋局。
好的制度,是高了一层,但仍然受困于这个时代的条件。
革新技术,更高一层,直接改变了工作的环境和方式,许多弊病自动就消除了……”
闻讯而来的一些吏员,满脸的惶惑不解,也不敢出声。
陆知白接着解释道:
“就好比以前的‘空印案’,他们把空白文书盖好印章,就是为了少跑些路。
他们为什么不打‘电话’,不用跑腿就核对数据呢?担心这样也会造假,还可以‘传真’嘛,把文书原件扫描传输,打印一下就行了……”
他摇着头叹息道:“唉!因为现在没有这些技术嘛!所以他们只能白白的死!”
几个吏员睁大双目望着他,皆是一副骇然之色,好像活见鬼了一般。
学生们思索片刻,则是双目大亮,七嘴八舌起来:
“老师,你的意思是,可以造出这样的器械,以后做事就方便了?”
“先生说得极是!小修小补,就得一直修补!”
“这些估计不容易吧,但走一步就能前进一步~”
陆知白但笑不语,心中确实有想法。
他叹道:“想法是好的,但现在,确实没法实现太多。所以,未来仍是以制度改革为框架……”
这时他忽然想起,用科技搞政斗的第一人——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