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爵轻轻握住张嫣的手,笑着说道:“快了,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我们便可以启程。嫣儿,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商量的事情吗?我想着此番出京,路途虽远,但也能让你看看外面不同的风景,咱们长长见识也好。”
张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双手紧紧握住徐天爵的手,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当然记得!我一直都盼着呢!能和夫君一同出行,去看看那广阔天地,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每日困在这深宅大院里,虽说衣食无忧,可总觉得生活少了些鲜活的气息。这下好了,终于能出去走走了。”
说着,张嫣站起身来,在凉亭中轻快地转了个圈,裙摆飞扬,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未来旅程的憧憬:“夫君,你说我们这一路上会遇到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会不会看到壮丽的山川,繁华的城镇,还有那些淳朴善良的百姓?我好想快点出发呀!”
徐天爵看着张嫣那欢快的模样,心中满是宠溺,也站起身来,走到她身边,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说道:“肯定会的,外面的世界精彩得很。这一路上,我会陪着你,带你看遍这世间的美景,尝遍各地的美食。不过,旅途可能会有些辛苦,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张嫣用力地点了点头,坚定地说道:“我不怕辛苦!只要能和夫君在一起,再苦再累我都愿意。而且,我还能在你身边照顾你,帮你分忧解难呢。”
两人相视而笑,但他们却不知道现在的大明,用千疮百孔来形容,也不为过,不少地方早已是民不聊生,此去他们或许看见的更多的是民间疾苦。
时间很快来到出发那天,只见天上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徐天爵和张嫣乘坐着马车,缓缓驶出京师。马车刚一出城,顿时便引来一群百姓围观。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你们看,那不是徐大人吗?他这是要去哪里啊?”一个老者问道。
“听说他要出京巡视地方,这可是为咱们百姓做好事啊。”一个年轻人说道。
“是啊,徐大人年轻有为,要是多几个像他这样的官员,咱们大明就有希望了。”另一个老者附和道。
“不过,他这次出行,阵势可不小啊,带了这么多亲兵和官员,不会是去游山玩水的吧?”一个中年男子怀疑地说道。
“你可别乱说,徐大人岂是那种人?他肯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毕竟现在外面可不太平。”年轻人反驳道。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了徐天爵的耳中。他微微一笑,并不在意。他知道,自己问心无愧,只要能为百姓做实事,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马车一路向西,沿途的风景如画。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田野里,农民们正在辛勤劳作,他们的脸上,虽然布满了汗水,但却洋溢着希望的笑容。徐天爵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
京师周边的百姓日子过的勉强还可以,毕竟天子脚下还是好谋生的,由于其他地方就未必如此了,不过这也是得益于大明现在守住了辽东,不然京师周边迟早会受到后金劫掠,到时候苦的还是百姓。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出行,很快就传到了督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的耳中。高攀龙,这位东林党人,一贯与徐天爵不对付,抓到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召集了一群东林党人,商议如何弹劾徐天爵。
毕竟徐天爵原本就站着辽东巡抚,让他们很不满意,结果还敢插手户部的事,这是完全不把他们放在眼中,如此,这次必须给他一个教训。
“诸位,徐天爵此次出京,声势浩大,还带着新婚妻子,这成何体统?这分明是义公谋私,有违朝廷的规矩。我们必须要弹劾他,让他长长记性,不要以为自己是勋贵之后就可以肆无忌惮。”高攀龙义愤填膺地说道。
“对,高大人所言极是,徐天爵此人,一直以来都不把我们东林党放在眼里,多次与我们作对,这次我们一定要给他一个教训。”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承泰附和道。
“没错,我们东林党在朝廷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岂能容他如此放肆?”左都御史左光斗也说道。
于是,他们连夜写好了弹劾奏折,准备在明天的朝会上,给徐天爵一个下马威。
第二日,朝会如期举行。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地站在朝堂之上。皇帝朱由校坐在龙椅上,一脸疲惫地看着下面的官员。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
“陛下,臣有本启奏。”高攀龙率先站了出来,双手将奏折呈上。
“哦?高卿有何事要奏?”朱由校问道
“陛下,臣要弹劾徐天爵。他此次出京巡视地方,声势浩大,带了几百个亲兵和一些户部的随行官员,这分明是铺张浪费、以公谋私,有违朝廷的规定。而且,他还带着新婚妻子一同出行,这成何体统?简直是有辱朝廷的威严。”高攀龙义正言辞地说道。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说道:“徐天爵出京巡视,是朕批准的。至于他带了多少人,朕并不知情。不过,他带新婚妻子一同出行,确实有些不妥。”
“陛下,徐天爵这是公然违反朝廷的规定,若不加以严惩,以后其他官员都效仿他,那朝廷的威严何在?”左光斗也站了出来,说道。
“是啊,陛下,徐天爵是朝中大臣维护朝廷的法纪应为己任,如今却知法犯法,所以臣绝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发生。”袁承泰也附和道。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东林党人纷纷指责徐天爵,而徐天爵这一派的人也没有闲着,纷纷站出来为他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