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县长宋明奇在市长办公室密与孙国华谈二十分钟后,高兴的走了。这时程林报告说:市委组织部长秦卫民马上过来汇报工作。
2008年这个时期,各级党委因为已经取消一正多副的设置,原先的书记办公会也就没有了。而五人小组会议还没有被推广和引用,其实,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并不是像那些根本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在体制内工作过的作者编写的那样,什么五人小组会议形成正式文件,根本驴唇不对马嘴。很多网上查找的资料根本就不对,很多都是以讹传讹,以假传假。
这个时期,通常情况下,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民主的,基本上都是直接拿到常委会正式讨论后再定,虽然过程中,或者会前,一把手也要与班子个别成员沟通一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能够体现大多数常委的意志的。
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比如滨城市,它的市委书记李春华不单是滨城市一把手,同时还兼任着省委常委,这种配置,一把手自然而然就地位和权威性超高了很多。如果不是被邵辉打压,如果不是省委新班子冷眼看待自己,他李春华根本用不着安排组织部长来征求孙市长意见的,按照以前,你市长有想法可以,主动去市委跟李书记请示沟通,否则,等李书记安排完了,谁都不好使了。
所以说,孙国华目前的时机非常好,否则想要很好的开展工作很难很难。不是会不会争取的问题,而是,你只要想干事儿,那就必得触利益集团,最终结果就是寸步难行,不要忘记当年孙国华在林海县国企改革时,触动一个小小县城的某些人都被纪委给“请去喝茶”了,何况现在是滨城,北江省会,一个特大城市。
有时候,我们老百姓就知道骂,谁谁谁,不干实事儿啦,谁谁谁,来了三年啦,啥也没干,拍拍屁股走人了……
其实啊,绝大多数干部是想干出一番成就的,就像莲花江的孙国华,把企业改制搞成全省试点县,把莲花江旅游搞得有声有色,一条景观公路,让北江省大大小小的干部们在上级领导面前涨多少脸啊,得到多少称赞啊。
谁不知道这么干又出政绩,又留清名啊!可是,现实中,谁能义无反顾地面对利益集团不畏生死?还记得那位朱相的就职记者招待会吗?那个震撼全世界的感言——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义无反顾……死而后已……棺材都准备好了!
不懂的人,以为他是炒噱头、博眼球,虚张声势,其实,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前路有多么艰辛和危险,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
假如,当时的市委书记黄盛辉不是一个正直无私的老干部,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么,孙县长可就不是“被请去喝茶”这么简单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个话题也只能先写到这儿,点到为止,再写深了,就会触及红线。
关于纪委办案方式,很多网络作家仅凭臆想或者网上那些胡编的信息来写,其实,根本都不对。纪检工作,实际上每十年一次大调整,大变革。而且工作方式也都分时期有所不同,以前,随便找个招待所,甚至临时租借个地点,就可以办案,甚至看管人员都是社会临时招的,现在,这些情况早就没有了。关于具体查案和审讯等,我将在后续中以文学的方式展示给我的读者们。
市委组织部长秦卫民还是第一次来孙市长办公室,一进来就满脸笑容主动上前握手:“孙市长,您好,我来向您汇报工作了……”
孙国华见他把姿态摆的很低,也就站起来,握手后双双落座沙发。
市委组织部长秦卫民身材中等,体态匀称,给人一种干练而不失亲和的感觉。他的脸庞略显瘦削,皮肤白皙,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睿智与敏锐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的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温和的微笑,这不仅拉近了与人的距离,也透露出他良好的教养和内在的自信。
头发被精心打理过,略显蓬松却又不失整齐,几缕碎发轻轻垂在额前,为他增添了几分书卷气。秦卫民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搭配一条简洁的白色衬衫,领带则是精心挑选的淡蓝色条纹,既显得正式又不失个性,完美契合了他作为组织部长的身份。
他的双手温暖而有力,握手时力度恰到好处,既展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又不失自己的坚定。坐姿端正,背部微微后倾,双腿自然交叠,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信赖感。
整体而言,秦卫民的外貌既体现了他的职业特性,又彰显了他个人的魅力与风度,让人印象深刻。
孙国华这是第一次正式与这位市委组织部长接触,对他还是不够深入了解。只有表面的信息,这位秦部长今年五十二岁了,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担任过北江省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北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干部处副处长、处长,副巡视员,省纪委常委、秘书长,滨城市委常委兼市委组织部长。
从公开履历中不难看出,秦卫民进入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后,官路坦荡,一路高升,从一名副处长很快晋升到正厅级,这是相当相当难得了,副巡视员担任省纪委秘书长,这是非常大的跨越,尤其是去年从省纪委秘书长直接转任省会滨城市委组织部长。孙国华不用想都猜到了,说省委副书记王铁流的大手笔。当然也一定是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邵辉的点头,否则,这一切是不可能完成的。
【各位,能够跟读到这三百多章的也都是老朋友了,本书急需五星好评,请大家支持一下,给作者以动力,谢谢大家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