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苏钰就飞到了桃花巷附近,他脚轻点屋檐,一路直飞过墙根直接进了院墙内。
苏钰听花厅内还有些许动静,他小声嘀咕道:“咦,难道母亲他们还没有休息吗?”。
他迈步向花厅而去,只见餐桌前已坐好了三个人了,他笑着走上拱手打招呼道:“母亲,妹妹,师祖母,你们是在等我吗?”。
妹妹苏婉婉撒娇道:“是等你呢,哥哥,你可回来了,快坐,快坐,妹妹肚子都饿了,明月啊,快上膳”。
丫鬟明月大声应道“是,小姐”。
苏钰无奈的看着三人道:“母亲,妹妹,师祖母,你们以后可万万不能这样了,我有时候练武会忘了时间,要是把你们都饿坏了,那我可是要心疼的”。
苏母柔声轻笑道:“知道啦,下回我们到时辰就开吃”。
太后也笑道:“无妨,我们吃了你带回来的糕点了,也不饿”。
妹妹苏婉婉却娇娇的道:“哥哥,我不喜欢这次的糕点,我还是喜欢哥哥上回带来的糕点”。
上回?噢,他想起来了,就是糕点很香的那家,造型也做的格外精致漂亮的,那家的桃花糕,他还有印象。
苏钰宠溺一笑,冲妹妹苏婉婉保证道:“那下回,哥哥还给你买那家的”。
妹妹苏婉婉一听,漂亮的桃花眼都弯成了月牙,她乐的不行,大呼:“谢谢哥哥,我就知道,你对妹妹最好了”。
苏母,太后等人都被这兄妹两个的对话乐的不行,一个小馋猫妹妹,一个宠妹哥哥啊!!!
用完晚膳,苏钰就向苏母等人告辞了,他急匆匆的跑去了书房,老师今日还给他留了家庭作业呢。
小厮谢安在一旁给他加水研磨,小丫头谢楠星给他挑了两下油灯,让灯光变得更亮堂一些,忙完这些,两人就默默的退了下去了。
站在门口,等待苏钰的随时吩咐。
苏钰拿着毛笔,轻点了些墨汁,他还没有写过策论呢,但是先把自己能想到的一些想法,先写上去再说吧。
他提笔就开始写了起来,提笔的影子倒映在窗前。
同一时间,乾清宫内。
皇上拿着手中的流光剑也是反复观摩,不停来回踱步,口中啧啧称奇,皇弟刚刚已经给他展示过了这剑的锋利了。
皇上好奇的问着烨王:“皇弟,这剑铸的可真是不错,又轻又锋利还不易磨损,是哪里寻来的宝贝? ”。
烨王却微微躬身,双手拱手至胸前,极为恭敬地作揖道:“是皇兄洪福齐天,亦是我大盛朝福延绵长,繁荣昌盛之兆,这样的宝贝以后要多少就能有多少”,说罢,脸色还是十分的认真。
皇上听闻此言,双眸犹如深潭一般深不见底,神色令人难以捉摸,他紧紧盯着烨王,沉声道:“皇弟,你所言可是当真?”。
这可不是能胡说的事啊。
烨王此刻却挺直了身子,一脸的郑重其事的道:“皇兄明鉴,臣弟岂敢欺骗于皇兄,此事千真万确”。
皇上看弟弟言语之间,神色坚定无比,应该不是胡乱开玩笑的。
皇上急忙道:“皇弟,快细细说来”。
烨王那张俊美的脸庞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神情,他朗声道:“启奏皇兄,这其实乃是臣弟的弟子所想到的独特铸剑法子,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嘛,那些工匠们已然熟稔于心,而且,为防万一,臣弟还特意将这些工匠一并带入宫中,此刻他们就在宫门外候着呢。”
皇上一听,龙颜大悦,他当即大声吩咐道:“那还等什么,快宣他们觐见”。
站在一旁的敬德公公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扯起嗓子,就尖声高喊道:“宣,工匠们觐见”。
紧接着,两个身穿粗布麻衣,浑身腱子肉的铁匠大汉就被小太监领着进来了。
只一眼,他们就再也不敢抬头直视天颜了,他们就颤抖的跪地叩首道:“拜见皇上,皇上万福”。
皇上看着面前的一老一少,他问道:“听说这流光剑是你们所铸?”。
中年铁匠道:“小人张雷,这是小人的徒弟夏昭,这剑是小人和徒弟夏昭一起铸的,不过此剑的铸法是我们师傅苏钰教的”。
皇上问道:“苏钰?是你师傅的名字?,你们师傅年纪应该还不大吧?”。
皇上心想,也就是说他皇弟的徒儿就叫苏钰咯。
中年铁匠张雷老实回道:“是的,师傅年纪虽不大,但传授了我们手艺,自然得尊其为师傅了”。
皇上又问道:“这个锻剑的工艺可否复杂,能否大量打造?”。
铁匠张雷耐心回道:“并不复杂,只是比以往多了一个步骤罢了,但是效果却极为的惊人”。
他觉得他师傅乃是神人,他打铁十几年都未曾想到过这个法子,也没有想过,效果会这么惊人,就连皇上都被惊动了。
皇上低声问道:“那朕问你们,你们两个以后就入驻工部,以后专门负责给朝廷打造兵器,你们可否愿意啊?”。
铁匠师徒对视一眼,眼神都无比的激动,这可是给朝廷做事,吃朝廷的饷银,他们怎么可能不愿意。
两人齐齐应道:“愿意的,我们愿意的,皇上”。
皇上也十分高兴道:“那就每人赏二百两银,你们明日就去工部报到吧,以后好好做事,朝廷不会亏待你们的”。
随后两人就被小太监带了下去。
两师徒又对视一眼,他们心里默契的想着,这是走了什么大运了,还是得多亏了师傅啊,这师傅拜的不亏啊!!!
两人一走,皇上对烨王道:“ 你的徒弟就叫苏钰是吧?什么时候收的,朕怎么样不知?”。
烨王嘴角扬起一道压不下去的弧度,他道:“昨儿个刚收的”。
皇上还有很多事想问皇弟,于是他开口道:“皇弟,今日就留下来,陪皇兄一起用膳吧”。
烨王应道:“是,皇兄”。
刚好,他也有话要跟跟皇兄说。
皇上又吩咐身边敬德公公,“你去跟皇后说一句,今日朕就不过去用膳了”。
敬德道:“是,陛下”,说完他就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