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张叔。”
林毅点头回应,心中也明白,王洪涛为什么让张同斌来说这句话。
张同斌可以搭建舞台,但戏还是要林毅自己唱。
对于王洪涛的话,林毅深以为然。
硬实力是自身能力。
对他和贺青云或者其他豪门后代来说,只要砸资源想要出成绩不难。
换句话说,以徐家阵营的能量,只要愿意,一堆资源砸下去,宁海市经济增长可以冠绝全国!
但有意义吗?
没有。
贺家或者其他什么家,也可以做到。
君不见,就连小鲁同志都能当市长和市委书记吗?
大家都有的,那不是实力,大家都能拿出的成绩,那是含水分的。
只有凭借自己的能力,拿出亮眼的成绩单,才有含金量,也就是王洪涛口中的硬实力。
交谈结束后,林毅和张同斌吃了晚饭,把他带来的两瓶十年茅子给喝了,一人一瓶。
当晚,林毅没有离开省城,而是等第二天拜访了政协主席范德明,和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曹国涛后,才乘车返回宁海。
周二早上八点五十分。
林毅来到了市政府的大会议室。
大会议室布置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大会的会议现场,主席台后面的电子大屏上,显示着:宁海市工程建设大会的字样。
参加会议的各局委办负责人、各县区(市)长和分管建设的副职,各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全部都到了。
记者不是林毅和市政府邀请的,而是他们主动找上门,申请要参加会议,理由是宁海市工程项目停工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对此,林毅猜到有可能是徐诗梦送上的助攻,便没有辜负自家媳妇的一片心意,同意记者旁听会议,但不允许现场直播和录音。
“林书记!”
眼看林毅走进会议室,几乎所有参会人员都站了起来,向林毅问好。
其中,宁海市的干部,望向林毅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而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尤其是参与宁海工程项目的央企二级公司负责人,望向林毅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如果不是林毅的许诺,任由中纪委调查组以魏海峰案为线索继续调查的话,他们之中几乎没有人可以保得住头上的帽子,甚至能不能保住工作和自由都是问题。
这一切,让他们心中对林毅充满了感激!
“各位老总好。”
林毅微笑着走进人群,和各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交谈。
这是他故意提前十分钟进场的目的。
他想通过交谈,了解各施工单位和各项工程的施工,还存在哪些问题。
八点五十五分,除了鲁明锐之外,包括常委副市长钱勇在内,市政府党组成员全部到场了。
他们见林毅站在人群中和各施工单位的老总交谈,都不敢上主席台入座,心照不宣地走到林毅身后,陪着林毅一起交谈。
八点五十八分,林毅带着市政府党组成员们登上主席台,准备开始会议。
九点整,市长鲁明锐在市府办主任和秘书的陪同下,走进会场。
虽然他私下跟林毅说过,这段时间全力支持林毅的工作,暗地里由林毅主持市政府的工作,但在公共场合,他还是要保持市长的形象。
在市委书记不参会的前提下,作为市长的他,最后一个到达会场,这不是装逼。
这和坐在主席台最中间一样,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同志们,我们开会。”
当鲁明锐入座后,常委副市长钱勇开口说道。
今天的会议由常委副市长钱勇主持,分管建设的副市长杨明汇报了全市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和下半年计划,市城建局、市交通局、市城投公司、晋河市、光庆区、茶溪县和四家央企、一家省国企和一家民营施工企业做交流发言,林毅和鲁明锐发表讲话。
各单位交流发言,高度称赞了宁海市政府的工作,尤其是解决各工程项目资金拨付问题。
各单位交流发言结束后,按照正常的会议流程应该是职务最高的鲁明锐发言,但鲁明锐特地让市府办将自己的发言顺序调整到了林毅的后面,主打一个先看林毅怎么说,然后自己支持和配合林毅的工作。
轮到林毅发言后,台下所有人都抬起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林毅。
“各位企业家朋友,各位记者朋友,同志们,大家早上好。”
在众人的注视下,林毅缓缓开口道:“刚才,六位同志和六位企业家朋友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谈了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大家都谈得很好,提的问题也很切合实际。比如市城建局局长程安同志提到,当前全市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施工进度滞后。这个问题,不光影响到工程能不能按期完工、顺利交付,还将影响全市上半年固定投资任务完成。下面,我就全市工程投资建设工作提几点要求,请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施工单位抓好落实。
第一,收官更拼。在上半年工作即将收尾之际,拼字当头勇争先、应变局、挑大梁,大干、实干、拼命干,大干项目、大兴企业、大抓投资,抓高质量项目建设、促企业高质量发展,把抓项目强企业作为打基础利长远务实之举、补短板强弱项关键之策、稳增长提质效制胜之道,实现项目快进、企业奋进、投资大进、服务优进,确保上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真正鼓起实干争先“精气神”。
第二,建设更快,在建项目能快则快,谋划项目实之又实,民间项目多多益善,增强投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加大对民间投资合法权益保护,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全市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助推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比两提升,在项目投资建设主战场,比高低、论英雄、见分晓,真正跑出高质量项目建设加速度……”
主席台上,林毅脱稿讲话,结合宁海市目前的情况,提了六点工作要求。
当他的讲话结束后,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鲁明锐讲话,他先是盛赞了林毅刚才的讲话,表示林毅提的工作要求就是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然后又象征性地提了三点要求。
这一切,让参会人员感到一阵恍惚,一时分不清,到底谁才是市长。
会议结束后,一名新华社记者找上了林毅。
她叫吴芳,也算是林毅的熟人了,曾经参加过清河县招商引资大会,对林毅进行过采访。
“林书记,好久不见,你风采依旧啊。”
吴芳先是笑着夸赞了林毅一句,然后问道:“耽误你几分钟,我们新华社想对你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
“吴记者,采访可以,但不要上电视报道。”林毅笑着说道。
吴芳微微一愣,其他官员都恨不得能上新闻,更是将上新闻联播当成荣耀和进步的阶梯。
因为,大领导们都有看新闻联播的习惯。
到了林毅这倒好,明明有上新闻联播的机会,却主动放弃了。
短暂的愣神过后,吴芳开始采访提问:“林书记,宁海市前段时间爆出了农民工讨薪事件和市政改造项目停工事件。这两起事件,先后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舆论风波,但因为市政府做了很多工作,立刻解决了问题,舆论瞬间就平息了,对吗?”
“是的。”林毅点头回答。
“林书记,您曾在农民工讨薪事件中,当众表态,如果七天解决不了问题,就引咎辞职。请问,您为什么会这样做?”吴芳又问。
林毅说道:“农民工是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者,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市政府必须保证他们能够按时拿到工钱,让他们放心的支持宁海和东南省的建设。”
“市政改造工程停工问题,您也做过类似的表态吗?”
“是的。因为,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人民满意是政府的工作标准,欢迎人民继续监督和提建议。今后,市长专线,会集中处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实施公开。”
“您刚才说的,算是阳光政务吗?”
“可以这么说。”
“您在不同岗位工作期间,先后推行过阳光警务、阳光纪检和阳光政务。请问,您对这三项工作的看法是什么?”
“阳光警务是依法治国的进步,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阳光纪检是让人民来监督权力,将权力关进笼子,防止公职人员贪污腐败和滥用职权;阳光政务,是向人民交卷,请人民批卷。我们是人民选出来,代替人民管理城市,人民是否满意,是我们工作有没有做好的唯一标准……”
林毅站在镜头前,缓缓开口回应,声音铿锵有力。
这段采访,在林毅的要求下,没有上新闻联播,只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了宣传。
但在几天后,一份名为“让人民监督,当阳光官员”的内参,送到了中枢。
这一天,大儒主动为林毅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