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张三再没有去找过历上勇。
由美身体已经度过生理脱毒期,即将进入巩固期,他必须要帮助由美停掉替代药物。
减缓消除停药带来的戒断反应后,由美才算真正进入心理康复期。等康复期再巩固一段时间后,张三就可以考虑回国了。
在此期间他必须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随时随地观察由美的身体情况,以免功亏一篑。
这天正在忙活的时候,水石信长告诉他,井田来了。
井田到访是想请张三转告他身后的人,他已经联合了不少董事会成员,不日就会一起向丸山垨施加压力。
从上次拿到药方后,他就静等所谓的契机出现。
他没有想过要白占张三的便宜,但没有契机也就不能怪他只拿好处不办事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契机是出现了,可跟着一起出现的还有来自于中国区ZF对丸山药业的打压。
先是丸山药业在中国区的生产基地受到当地工商税务的审查,然后是相关部门对药品质量的检查。
再之后就是有药企对丸山药业发起剽窃中药古方专利的指控。
跟着就是环保问题,说丸山药业在生产中有违规排放有毒废料的情况,导致药厂周边居民健康受损。
然后就是劳务合同,产品包装涉嫌辱华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这些问题出一件两件,丸山药业中国区的管理层还能应付。
等所有生产厂区都出现类似问题时,管理层坐不住了。当即就把情况反馈到了董事会的高级理事井田。
在井田看来这就是契机出现了,他也开始和一些交好的股东开始联系,准备给丸山垨施加一些压力。
可没想到还不等他有进一步动作之前,网上也出现了声讨丸山药业的呼声,还把他们当初收购国内药企的一些细节扒了出来。
这一下舆情就控制不住了,丸山药业很快就成了众多网民的讨伐对象。甚至还有人提议没收丸山药业的在国内的一切资产,赶出国去。
下有民众的群情激愤,上有ZF的各种打压。丸山药业在中国很快就成了过街老鼠一般的存在,眼看就要面临停产倒闭。
这就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了,尤其是井田。肝5计划的后续研发,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市场是主要资金来源。
井田着急了,他只是需要一个让他师出有名的契机,而不是要把丸山药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毁灭。
此次他来找张三就是想表达一个态度,契机已经出现,事情也在按计划进行,能不能先恢复丸山药业在中国区的稳定。
对井田提出的这个要求张三表示无能为力,安慰了几句后他也狐假虎威了一把。
他告诉井田,如果你想减少或者避免丸山药业在中国的损失,那就尽快发动董事会向丸山垨施加压力。
只有尽早完成交易才可以把丸山药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他一点都不同情井田,自从知道了这些人在苦心积虑的算计自己之后,他就对这些人不再抱有任何好感。
井田如此,水石信长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承诺,由美的身体他都不想再管了。
不过他还是很好奇,国内到底是施加了什么压力才会让井田这样急着表明态度。
刚才井田说得并不详细,只是说丸山药业在中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希望能尽早结束这种误会。
就在他瞎琢磨的时候,历上勇来了。水石信长看到历上勇登门找张三,立刻安排了一个房间让他们自己说话。
历上勇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
介绍之后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叫杨海嘉。是富山大学的留学生,在日本生活了两年时间,也是源于中医才和历上勇有了接触。
历上勇也没有多做客套,介绍之后就主动说出了来意,是杨海嘉有事情需要张三帮忙。
跟着他就要杨海嘉把之前和他说的话再说一遍。
“是这样的,我这个人喜欢旅游。。。。。。。”
杨海嘉不知道历上勇为什么会带着他来找张三,但既然来了再说一遍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事情缘由是杨海嘉喜欢旅游,尤其是对和历史有关的景地更是情有独钟。
三个月以前他抽空去了日本大阪的真田山游览,那里有一片日本的海军墓地,里面埋葬着5000多名日本海军士兵。
大都是死于二战时期日本投降之前。
起初杨海嘉只以为这次游览会和之前一样没什么特别。
但当他在这片墓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十座中国人的墓地后,杨海嘉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
这十座中国人墓碑上都刻着“故清国某某某之墓”的字样,仔细一看,还能辨认出其中一些墓主人的名字。
除此之外,每座中国人的墓碑上都有一处刻字已经被剜去了。
从一块刻着“清军马队五品顶戴”,墓主人名为刘汉中的墓碑上,杨海嘉隐约猜到了这些中国人生前的身份。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杨海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走访了很多的日本老人。
终于把一段100多年的悲壮史实还原了出来。
中国的近代史是段屈辱愤怒的历史,从那一时期开始,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其他各国。
也被列强打的落花流水,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为了挽回这种局面,一部分“洋务派”人员开始了洋务运动,意图稳固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
但这次运动却因为中方在甲午海战的失败而宣告失败。
李鸿章等人一手筹建的北洋水师在这次海战中遭受重创,好几艘重金购得的军舰更是毁于日本的吉野号之手。
63万人组成的北洋水师也在这次战役中全军覆没。
在这次海战中,除了那些牺牲的战士之外,还有2000多名北洋水师士兵被日本俘虏。
到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后,这些清军战士中绝大部分被日本政府释放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