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上勇以为张三会从未病先防或者既病防变角度开始,没想到居然会另辟蹊径把人体以年龄分成阶段。
他很期待张三可以给他上一堂课。
“人体到16岁的时候正气能量达到顶峰,由此进入到16岁到30岁的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人体正气开始被消耗,但还是比较充足,五脏六腑和骨骼肌肉都发展到了最好阶段。
人体最常见的就是一些运动损伤,推拿按摩都能解决。即使出现一些疾病,也会因为体内正气充盈而很少产生疾病恶化情况。
中医关注的是能不能用最简单的方法,付出最小的代价,尽快让患者缓解症状,回到健康。”
张三继续侃侃而谈,脑中的框架已经成型,说起来也更清晰。
“30岁到40岁之间,人体正气能量开始衰减,阴阳能量开始出现不平衡状态,但还没有到形态发生变化的阶段。
这是亚健康状态,这一阶段是纯粹的阴阳不平衡能量病。
会有吃不下,便不出。睡不着,颈肩腰痛,怕冷出汗等异常表现。
在这一个阶段如果能把身体能量调理平衡,患者还是有机会回到健康的。这一阶段就是治疗未病的关键阶段。。。。。。。。”
取过石川纯美端来的清茶,喝了一口张三才继续,“40到60岁,这时候正气能量消耗过半。
五脏六腑的功能开始出现异常,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没有办法被充分的吸收和消化。
身上的这些代谢产物也没有被充分排出,所以会有一些杂质开始在身上留存,血脂,血糖,尿酸等等。
在中医的视角就是痰瘀、湿瘀、气瘀、血瘀等情况。
所以要培补正气,防止正气能量过度消耗,这是这个阶段治疗的重中之重。
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成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拒绝酒色过度,拒绝无节制出汗,拒绝熬夜。
正常的生活习惯是治疗慢病的前提。
慢病难治不代表不能治,治疗重点是如何恢复脏腑的功能。
呼吸吐纳、八段锦、这些可以直接启动脏腑功能的锻炼,结合中医的针灸和药物,还是有机会把脏腑功能调理回来的。。。。。。。
这一阶段就是治疗未病的最后机会了,如果不能及时调理身体就会进入下一阶段。
60岁以后,正气能量基本被消耗完毕,五脏六腑功能老化。
这一阶段最容易出现心脑的疾病和肿瘤,治疗原则也是驱邪不伤正,一定要做好扶正的工作。
在这一阶段正气能量比驱邪还要重要。
很多患者不是因为肿瘤离世,而是因为没了正气能量没了自身抵抗力,可能一个小小的感冒都会伤及生命。。。。。。。”
说到这里张三不想再继续了。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思想,强调在疾病未成型或者处于萌芽阶段时进行干预,防止疾病发生进展。
摊开了来讲,就是一门学科。不仅是疾病预防的手段,还是一种整体的生命观。
今天能把大的框架说清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历上勇正听的津津有味。
他是先学西医后学中医,更多偏重于理论,到了日本后才开始关注汉方医学。
张三的这套能量学说他还是很认可的,很多内容用西医学也能得到解释。
本想听听更多内容,没想到张三却不再说了。
既然这样,他立刻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你治愈过多少患者?”对方的这种说法不可能凭空产生,历上勇很好奇张三小小年纪会有多少临床经验。
“不少。”张三实话实说。具体数字从没有人统计过,他只知道在京城专门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了。
说完之后张三又说了一句狂妄的话,“现在给我几套针具,我自己就是一家流动的医院。”
他是故意这样说的。
他要告诉历上勇,中医并不差西医什么。他能依靠几根银针就可以治愈患者,西医行吗?
历上勇没想到他会冒出这样一句话来,立刻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误会还没有消除。
想要解释,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最后只能无奈摇头。此时他只有一个感觉,这个小家伙对自己有很深成见。
看时间差不多了,张三提出告辞。
汉方医的腹诊之术他也算有了了解。
这种遵循“方证对应”,特定腹证直接锁定经典方剂的简化辩证之法。其实就是《伤寒论》中的腹诊,只不过被剥离了阴阳五行理论。
相比于中医的四诊合参、六经辩证,这种简化辩证有很多劣势。比如忽视患者全身状态,对复杂病机应对不足,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僵化处理等等。
虽然有种种缺点,但张三又不得不承认这种辩证之法也有很多优点。
首先是这种腹证方剂的严格对应很容易培训复制,可以缩短学习曲线,加速医学人才的培养。
有了这种简化的辨证,不仅可以缩短问诊时间,还能够快速响应轻症。对感冒肠胃病等常见病,能迅速匹配成方。
仅这一点就可以减少患者怨声载道的过度检查。
再就是可以减少处方的波动。
有了严格的腹诊方剂对应,很容易就可以实现标准化推广。非常适合现代化医疗体系对可复制性和效率的需求。
这种模式在特定场景下的确有独特价值。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两句话。
这种方法很适合基层医疗,在资源有限地区可以快速培养合格医生。
对感冒,亚健康这些低风险病症能够做到有效管理。
回去的路上张三一直在思考,中医是否也可以借鉴这种实用性用来推广。
可是该从哪里着手呢?思来想去都没头绪。总不能直接把汉方医的腹诊搬回去吧,这可就真的太丢人了。
直到回到水石信长家的院子张三才突然醒悟。
这种涉及了政策、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药材质量控制管理的事情根本就不该他一个小小的中医来惦记。
他能做的就是把历上勇的手稿带回国内交给杨老,至于其他,且行且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