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特别鸣谢:tijin的大神认证,本章6800字,特此加更!>

高丽西京皇宫内,王韺已整整三日未曾合眼。他紧盯着眼前的沙盘,不断推演着各方势力的反应与局势走向。

高丽国内四方势力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崔忠献权倾朝野,王韺虽居国王之位,却有名无实。将门掌控着军队,地方豪族则富甲一方。

崔忠献以豊州为根基,早在神宗王晫在位之时,便开始暗中布局,逐步拉拢联络将门与地方豪族。其势力犹如春日破土的春笋,节节攀升。

随着矛盾日益尖锐,王晫最终命丧宫中。而王韺,这个看似懦弱无能、整日闲散无为的皇族子弟,被崔忠献推上王位,成了新的高丽国王。

自登基以来,悠悠二十载已逝。这些年,王韺凭借国王这一身份,暗中施展权谋,巧妙分化、拉拢将门与地方豪族,终于渐渐积攒起足以与崔忠献抗衡的势力。

从坐上王位的那一刻起,王韺便深知,王晫乃是被崔忠献联合将门和地方豪族毒杀于深宫之中。但他只能佯装不知,在众人面前竭力扮演好那个怯懦、易于掌控的傀儡角色,甚至还故意纵容、蛊惑崔忠献揽权。

王韺心里明白,自己的王室身份乃是唯一的依仗。崔忠献已然成为实际上的高丽主宰,他没必要为了国王这一虚名,去得罪地方豪族和将门。

基于这般认知,自成为国王之日起,王韺便过上了荒淫无度的生活,对崔忠献揽权和排除异己的行径视而不见,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

他深知,高丽国土有限,权力总量亦固定,崔忠献越是揽权,便越会与将门、地方豪族产生冲突。而崔忠献也清楚,要巩固自身地位,就必须掌控足够的军权与财权,三方冲突在所难免。

在王韺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崔忠献的势力愈发庞大,将门和地方豪族对他的怨恨也与日俱增。这便给了王韺拉拢分化的契机,经过他精心布局,如今王韺已获得半数以上地方豪族的支持,以及四成将门的拥护。除去那些中立派,他已然具备与崔忠献一决高下的实力。

王韺心里明白,自己这是在与虎谋皮,即便打倒了崔忠献,也必定会有他人取而代之。但如今情形已然不同,这个取而代之的人不会再是单一个体,而是多个势力的代表。唯有如此,他王韺才有机会成为真正手握大权的一国之主。

人的野心无穷无尽,崔忠献亦不例外。就在数年前,王韺偶然知悉崔忠献竟在暗中与大华勾结。这一发现令王韺大惊失色,他瞬间意识到,崔忠献这是打算借助大华之力除掉自己,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高丽国王。

从那一刻起,王韺明白,此时他不能再继续韬光养晦,必须展现自身实力,收拢众多中立派,彰显出自己能够与崔忠献抗衡的实力,以安抚人心。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若不是王韺当机立断,及早展现出可被扶持的实力,赢得众多将门和豪族的支持,恐怕早已步了哥哥王晫的后尘。

所以,当王韺得知崔忠献在沿海地区集结兵力、筹备补给站时,便料定崔忠献这是在为大华军队的登陆做准备。后来义禁府传来的情报,也证实了他的猜测,大华的领兵将领正是风头正劲的镇南侯杨炯。

王韺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深知此时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于是,他以练兵为名,在全国范围内调兵入京。如今,西京周边已然集结了十万大军,而崔忠献手中仅有不到七万的精兵。情报显示,杨炯所率军队不过一万人,即便他真的前来,短期内也休想助崔忠献攻下西京。

王韺心中早有盘算,这场战争已然不可避免,而且他坚信,自己拖延的时间越久,胜算便越大。

原因无他,王韺很早之前便暗中与金国皇帝完颜撒离赫取得联系,并承诺只要金国能助自己坐稳高丽国王之位,高丽愿意世代向金国称臣,年年纳贡,岁岁朝谒。

如今金国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形势一片大好。只要能拖到金国消灭辽国的十万大军,完颜撒离赫便会派兵支援自己,到那时,高丽的局势将彻底改变。

说起王韺与完颜撒离赫的结盟,几乎是一拍即合。

对于王韺而言,可供选择结盟的国家仅有华、辽、金三国。但大华选择支持崔忠献,且与高丽并不接壤,故而王韺第一个便排除了大华。辽国与大华乃是盟友,向来瞧不起高丽这个小地方。王韺曾派使者前去接触,辽国开出的条件近乎侮辱,王韺若答应,便等同于亡国。

如此一来,可供选择的便只剩下金国。

对于金国而言,他们正与辽国交战,作为一个新崛起的国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愿意奉上财货和领土,完颜撒离赫没有理由拒绝。而且在国际上,金国的盟友本就不多,多一个与自己接壤的高丽作为盟友,对金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双方很快订立盟约。

王韺只需拖到金国取得大胜,完颜撒离赫领兵南下,他便能彻底扫除高丽数十年的积弊,成为真正手握大权的一国之主。这便是王韺不主动出击讨伐崔忠献,不明发檄文将崔忠献打成反贼的缘由。有些事情虽要去做,但必须选择合适时机,否则极易好事变坏事。

回想起这些过往,王韺轻抚着自己的大肚子,长叹一声:“与虎谋皮,鲜有善终。局势如此,又当奈何。”

“王上,义禁府主事刘明求见!” 内侍高声禀告。

王韺闻言一愣,沉思片刻,冷漠道:“让他进来。”

“喏!” 内侍领命而去。

不多时,一中年汉子匆匆步入宫门,急切禀道:“王上,谷州急报!大华军队于子时攻打谷州,焚毁城池,抢夺财货,烧毁粮仓。如今杨炯领兵五千,正朝西京赶来,最快明日午时便至。”

“什么?他不是在瓮津登陆吗?怎会出现在谷州?绝无可能,这两地相距近千里,他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腹地谷州?你可知谎报军情是何下场?” 王韺惊诧不已,厉声呵斥。

刘明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大声道:“王上明鉴,卑职便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谎报军情。谷州义禁府连续发来三封急报,前后相继,一封比一封详尽,绝无出错可能。”

王韺皱眉不语,冷声道:“确定是杨炯领兵?”

“确定无疑,义禁府的人亲眼目睹杨炯在谷州北城墙写下‘纵火者杨炯,杀人者大华’十个朱红大字,且清楚瞧见他们身着赤红麒麟服,断然不会有错。”

王韺闻言,沉默着走向沙盘,凝视良久,急声道:“崔忠献可有动作?”

“卑职已飞鸽传书至海、平、黄、豊、瓮津五地的谍子询问。依以往经验推测,此刻崔忠献应该还没有动作,否则卑职应最先收到他们的传书,而非主动去询问。” 刘明自信地推测道。

王韺点头,深吸几口气,叹道:“看来咱们是中了崔忠献的计了。他在瓮津大张旗鼓地接应大华军队,令我们误以为大华的登陆地点在此,事实上也的确让我们的谍子看到大华船只进港,可如今看来,这些皆是崔忠献故意透露给我们的信息。

大华此次共一万人,显然这杨炯的五千人才是从别处登陆的主力部队。观其出现在谷州,又奔向西京的举动,分明是想引诱咱们调兵。一旦咱们将海、平、黄三州的兵力调走,崔忠献必定会大军压境,强攻西京。”

“请王上示下!” 刘明眉头紧锁,恭敬询问。

王韺凝视着沙盘,沉默良久,冷声道:“传令,黄州将军金方统率八千步兵,凭借狼山余脉的地势,在西京东南方向、面向谷州的狭窄地带构筑防线。其核心任务是严密守护西京的重要通道。

杨炯所率的五千兵马,绝无攻打西京的可能。毕竟我军在西京周边集结了十万之众,他那区区五千人,绝不敢贸然前来送死。依我判断,他的真实意图是以攻打西京为幌子,凭借骑兵的高机动性,迫使我们打乱海、平、黄三州的军事部署,从而为崔忠献在正面战场创造有利的作战空间。因此,杨炯极有可能驱使这五千兵力在各地流窜滋扰。

在此情形下,我军务必保持镇定,切不可自乱阵脚,应秉持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死死扼守西京的进出要道。除金方执行此次新的作战任务外,其余各部的作战计划均维持不变,按原部署驻守原地,静等崔忠献进攻。”

“是!” 刘明大声领命,匆匆传令而去。

宫殿重归寂静,王韺抬眸,望向宫门外那漆黑如墨的夜色,长叹一声:“女儿呀,看来爹并未猜错,杨炯这不就帮着崔忠献来谋反了嘛。”

言罢,他不再多言,重新将目光投向沙盘,继续梳理、分析当前的局势。

豊州城主府内,崔忠献正看着最新送来的情报,脸上笑意难掩,竟放声大笑起来。

“相爷,究竟是何事让您如此开怀?” 一众亲信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崔忠献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的皱纹都因笑意而堆叠起来,说道:“杨炯已成功登陆!不仅火烧谷州,还将那三千南海兵尽数歼灭。此刻他正朝着西京进发,最快明日午时便能抵达。”

众人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回想起最初,大华左相来信,要求崔忠献筹备军队登陆的相关事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得到消息后,众人便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猜测。

当时首要的问题便是,杨炯率部在高丽登陆,目标究竟是谁?众人反复分析,得出的结论无非是高丽或者金国。

分析认为,如果目标是金国,从表面看,大华和辽国是盟友,如今辽国在前线战事吃紧,大华出兵相助似乎说得通。但很快大家便否定了这个想法,此次大华仅派出一万兵力,就凭这一万兵去对抗金国,实在是不切实际,大华显然不会如此鲁莽。

那么剩下的便是高丽了。

仔细思量,高丽与大华并不接壤,一旦金国战胜辽国,高丽大概率会倒向金国一方。如此一来,今后大华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海上,都可能受到金国的侵扰。为避免这种隐患,先下手为强,帮助崔忠献彻底掌控高丽,扶持一个亲大华的政权,便成了大华的考量。

而且当下,金辽两国激战正酣,大华刚刚经历国战,周边国家都在暗中观望。高丽作为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国家,正适合用来立威,震慑周边各国。从各方面条件来看,此时出兵高丽,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

崔忠献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下定决心与王韺彻底决裂,打算借助大华的力量,实现自己全面掌权的野心,将王氏皇族彻底推翻。

不过,这一切终究只是猜测。

毕竟杨炯和相府都未曾明确表明此次出兵的目标,所以崔忠献一直忐忑不安。如今,终于得到杨炯火烧谷州,并在城墙留书表明大华身份的消息,众人心中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这时,一位亲信幕僚笑着说道:“相爷,当初得知杨炯遭遇海龙卷,仅有三千人在瓮津登陆的时候,可把我吓坏了,还以为这次我们要倒霉了。没想到啊!原来杨炯还有五千兵力在别处登陆,而且马上就要打进西京了,这可真是上天都在帮相爷啊!”

一位将领也跟着附和道:“还是相爷您有远见,将那三千大华兵的行踪隐匿起来,还故意放出消息说杨炯已在瓮津登陆,这才稳住了王韺,没想到还意外地为杨炯攻打谷州创造了机会。”

崔忠献听着两人的奉承,轻轻抚着胡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当初散布杨炯在翁津登陆的消息,实则有着多重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迷惑王韺,令他摸不清虚实;另一方面,也是想暗暗逼迫杨炯和相府表明态度。再者,他也想借此告知追随自己的人,自己背后有大华最有权势的人支持,跟着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崔忠献心里清楚,以杨炯的身份和地位,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在海龙卷中丧生。且不说相府的护卫力量有多强大,就凭杨炯镇南侯、宸公主驸马、相府唯一嫡子的身份,再加上他战功赫赫,是年轻一辈中最杰出的才俊,他身边的防护手段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必定数不胜数。

所以,杨炯必须在自己势力范围所在的翁津登陆,因为他的身份就代表着大华的态度,在翁津登陆便等同于表明大华支持自己。所以,即便杨炯实际上并未与那三千兵一同在翁津登陆,崔忠献也要对外宣称他在此登陆。

之前,崔忠献一直担忧杨炯是有意不在翁津登陆。如今得知杨炯正攻打西京,他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这怎能不让他开心?

“相爷,我们下一步该当如何?” 一个坐在崔忠献下手的书生沉默许久,这才开口问道。

崔忠献见是自己帐下第一谋士询问,立刻收起笑容,郑重问道:“仲夫,可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安仲夫沉默了好一会儿,随后神情严肃且认真地说道:“相爷,如今既然已经明确了相府的态度,我们便不能再这般按兵不动了。应当适度营造出大军压境的态势,将黄、平、海三州王韺的军队牢牢牵制住。

再者,那三千大华兵不是一直叫嚷着要攻打西京吗?我觉得不妨放他们出海北上,绕道宁州,从背后对西京发动攻击。而我们的首要任务,便是死死牵制住海、平、黄三州的十万大军,让杨炯去做那弑君之事。

不过,单纯依赖杨炯也存在风险。

所以,我认为咱们必须先下手为强。可以打着入京勤王的旗号,主动与黄州的军队交战。毕竟是王韺自己下达的动员令,而我们在名义上依旧是王韺的军队。如此一来,黄州的守军必然不会放我们入京,这一仗也就势在必行。

一旦打起来,黄、平、海三州的军队肯定会收缩防线,这样我们就能占据主动,更好地牵制住王韺的军队,从而为杨炯攻打西京创造有利条件。

总的来说,当前局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我们的行动策略应当是先下手为强,把战场选在离西京最近的黄州,以此占据主动地位,这么做的好处在于,我们师出有名,打着入京勤王的口号,谁阻拦我们,谁就会被视为反贼。即便王韺将我们打成反贼,我们也能声称王上已被他人控制,我们只是要入京查明真相。

至于善后事宜,不管最终杨炯是否成功弑君,传闻和消息都要指向是他所为。如此一来,我们在名声上便不会受损,还能借此拉拢那些中间派势力,大业可期。”

崔忠献闻言频频点头,环顾四周,威严道:“诸位对仲夫所言,可有意见?”

“公子对局势看得向来透彻,我等并无意见!” 一人率先开口。

“唯相爷命是从!” 众人齐声高呼。

“好,事不宜迟,即刻行动!郑富亮听令,你即刻率领兵马进攻黄州。一旦黄州方面收缩防线,你便马上撤兵,前往海州与我儿崔高所部会合。务必想尽办法,牢牢牵着王韺的鼻子走!” 崔忠献神色威严,大声发号施令 。

“是!” 郑富亮拱手领命,匆匆而去。

“诸位,成败在此一举,有劳了!” 崔忠献起身,朝众人行了一礼。

众人纷纷起身,恭敬回礼,齐声回应:“誓死效忠相爷!”

言罢,纷纷走出府邸,各司其职,准备即将到来的决战。

崔忠献见众人皆已离去,拦住安仲夫,叹道:“仲夫呀,怎么还这般见外,当年我从海上救下奄奄一息的你,你便认我做了义父,这么多年你劳苦功高,为我奔走各处,对局势的把握更是透彻,在外人面前怎么还叫我相爷?”

“义父,弟弟……。” 安仲夫长叹一声,一脸愁苦。

“混账东西,他又找你麻烦了?好呀,你等着,我这就写信让海州家将执行家法!” 崔忠献作势就要提笔。

“义父且慢,弟弟如今是带兵将领,绝不能损了威严,莫要为了这些小事动怒。” 安仲夫急忙制止。

崔忠献放下笔,看着安仲夫良久,叹道:“你受委屈了。”

“不委屈,义父当年将我救下,又对我委以重任,这点小事算不得什么,如今大敌当前,万不可在内部出了矛盾。” 安仲夫郑重其事。

崔忠献点头,道:“放心,你的功劳义父都记在心里,事成之后,封侯拜相自不在话下!”

安仲夫面露喜色,大声道:“义父大恩,孩儿没齿难忘!”

“好,去忙吧!越到这时越不能懈怠!” 崔忠献拿起桌上军报,再不多言。

安仲夫再次一礼,转身离开了府邸。

崔忠献见安仲夫离去,放下军报,轻叹一声,眼神晦涩不明。

安仲夫嘴角冷笑一闪而过,回到自己府邸,独自坐在书房,闭目沉思。

“啄木儿,老爷来信,叫你继续隐藏,不要冲动。” 一少女的声音骤然响起。

安仲夫睁眼,叹道:“恐怕是难了,那三千人崔忠献本想着要留在瓮津逼少爷最终担下弑君的名头,如今被我提议送去宁州,按照我对那老狐狸的了解,恐怕是要对我有怀疑了。”

少女闻言,柳眉倒竖,骂道:“那老狐狸从来就没信过你,你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地给他办事,他那不成器的儿子没少找你麻烦,每次都是高高抬起轻轻落下,哪次真当你是义子了?这么多年看你渐渐有了威望和自己的势力,他那心中肯定是早就有想要除掉你的打算了。”

“哈哈哈!你个丫头,这么说话,哪还像个高丽人!” 安仲夫笑着打趣道。

“我要饿死的时候,可没有一个高丽人给我一口饭吃。凌辱我的那些人可全都是高丽人。是你这个大华人救了我,是你把我送去了大华,是老爷给了我饭吃,是摘星处的姐妹给了我关心,我早就不是高丽人了。” 少女冷漠而言,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哎!你说你既然脱离了苦海,还回来干什么?” 安仲夫长叹一声,满是不解。

“你这话问过很多次了,我的答案一直不变,报恩。报你的救命之恩。” 少女郑重回应。

安仲夫闻言沉默,良久,开口问道:“少爷联系上了吗?”

“没!少爷好像是刻意不联系家里的人,都是用的内卫和安抚司的谍子。” 少女叹道。

安仲夫闻言一愣,语带埋怨道:“跟夫人一样心软。”

“夫人若不心软,能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救你一个前朝皇族遗孤?你别乱说话!” 少女瞪眼嗔道。

安仲夫沉默半晌,面现正色:“两件事要你去做,告诉少爷崔忠献的行动和误判,通知崔高身边的人,时刻准备行动。”

“山鬼谣领命!” 少女不再嬉闹,郑重回应,转身消失在了房间之中。

安仲夫重新闭目凝神,多年未曾出现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

王府到处都在死人,到处都是惨叫,母亲将自己藏在水缸之中,透过缝隙,是他这辈子都不敢去回想的场面。

母亲绝望哀求的眼神,谢南刚进门的震惊和愤怒,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往事诸事皆不清晰,唯独这两个女人的眼神,仿佛是刻在自己心里一般,清晰得吓人。

谢南怒目圆睁,猛地旋身,“砰” 地撞上门。利剑出鞘,那群衣衫不整的畜牲,无一生还。

水缸里的他紧紧捂住嘴,双眼瞪得滚圆,恐惧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别出来,三更我来接你!” 这是谢南唯一说的话。

安仲夫睁眼,轻叹一声,声不可闻:“好久没吃谢姨娘做的饭了,这次事了,该回家喽。”

说罢,他缓缓伸出手,拿起案几上的情报,目光缓缓扫过。书房内唯有那灯火在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 “噼啪” 声,再无其他。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