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还未过,李大娘便着急给李二力相看。
李家人丁薄,在这个追求人丁兴旺的古代,像林贵这个大家子还有王小狗家这种有五个儿子才是有福气的人家。
不管是娶媳还是嫁闺女,都喜欢找有福之家。
李二力孤儿寡母的,还有个亲侄女拖油瓶。
虽然攒了银子,但年纪不小了,意味着订婚后短时间就要成婚,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还没给家里干几年活就要嫁出去了。
如今林大江人脉广,李大年便想着找李桃花多帮忙留意。
林小满被李大娘迫切的架势吓到了。
二十一的“大龄剩男”李二力,婚事要还是没着落,李大娘恨不得花银子去买个姑娘回来了。
过了正月,万物复苏。
林家后院的月季花芽点已经能看到雏形。
入冬时加过一层腐熟土,每个芽点都很饱满。
林小满将空间里去年扦插的苗移栽到后院,连着忙活了三日才算大功告成。
空间里的木莲果苗已经半人高,也全都移栽出来。靠墙的位置去年已经种满了木莲果,新移栽出来的只能栽在空地上,过几日等苗缓过来,找周全搭上木架子,由着木莲果枝上的气根匍匐而上。
等到二月末,一场春风一场雨,天气见暖。
林家后院的月季已经露出绿油油的新芽,还有新的芽点在不断冒出来。
这一回,林小满又把种月季苗的村民召集在一起,教他们如何抹芽。
村民一听要把芽点抹掉,一个个不淡定了。
“小满娃子,芽能长出枝,枝头能开花,好好的芽咋要抹掉啊?”
“是啊,咱家里的月季也长出绿芽了,瞧着可讨人喜欢了,要是把芽点抹了,岂不是少开很多花啊?”
林贵若有所思,但心里的天平左右摇摆不定,“小满,为啥要抹芽?”
“大家过来瞧。”林小满指着一颗比较壮实的月季道:“这一株月季壮实,大家看这一处的芽点,同一个位置长出了三个芽,其中一个很壮实,另外两个就显得又小又瘪。”
林大牛问:“小也没事吧?只要能长出枝能开花不就行了?”
林小满点头,“的确能长出枝,但枝条细小,长出来的花又小又丑,品相不好。这种情况还是好的,至少能开花。最次的便是长到三四寸长不长了,这才是又浪费了肥水又收不到花。不如把这两个小而瘪的芽点抹掉,促使粗的芽点长得更加壮实,只要肥水跟上,大多数都能长出多头花。”
老把式们盯着林小满说的这株月季,看了又看。
林小满也不催,往后退了几步让出位置任由他们看。
良久后,才耐心建议,“你们要是不信,回去找两株差不多大小的月季,一株抹芽,一株不抹,看四五月份开出的花量,做个比较。”
林贵越想越激动。
去年小满刚说过,要想让小苗长的粗长的壮,必须要打顶。
他还想着到种棉花的季节,试着种上一亩地来试试打顶的效果。
在他看来,抹芽和打顶,差不多一个意思啊!
小满这娃子,还真是天生带福,这种道理连他们这些老把式都不清楚。
林小满又交代道,“去年扦插的苗,今年春天最好是不要让它们开花了,掐掉花苞让苗长大,到了九月再开也不迟。”
村民们将信将疑地回去了。
林贵回去照着林小满说的,把小芽都抹了。
林老太在一旁煽风点火,“好好的芽,咋都抹了?你个老把式咋还听小满的,小满可没种过地。”
林贵埋头干活,倒是一旁的林大海听不下去了。
他手里不带停的,嘴里念叨起来,“娘,小满是没种过地,但咱爹也没种过花啊。你看小满把后院那一片花养的多好,去年秋天,一大朵一大朵的,可好看。”
林老太撇嘴,“花有啥好看的,要不是能卖钱,那能让你们种在后院。”
林贵抹完了芽,从另一头走来,“老婆子,你也知道花能卖钱啊?平日里少说点风凉话,跟我一起把这一片月季捯饬好,银子不就是你的?”
“就你这么一些歪瓜裂枣的月季,还能给我赚银子?”林老太满是嫌弃,“你要赚钱,好歹问你孙女多要一些。”
林贵脸一黑,老婆子又开始拎不清了。
小满该给的已经给过了,小婆子非但不承情,还想多要点。
天底下可没这种好事。
“你可别一天天的就知道瞎算计,我跟你说,你要是去小满那边讨,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林老太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
“不去就不去,又赚不了几个银子,老头子你瞎嘚瑟啥?”
林贵不理老婆子,蹲下仔细看去年扦插的月季。
大部分都长出了芽,看来扦插的月季真能活。
这样一来,月季只会越来越多。
林贵心里乐呵,咧着嘴对后面的林婆子道:“老婆子,下回去镇上,买两斤棉桃仔回来。”
林老太皱紧眉头。
“啥?老头子你要种棉桃?”
林大海诧异道:“爹,棉桃不好种啊,一颗棉桃结几个稀稀松松的果子,一亩地下来也没多少棉花。不成不成,爹,你还是别种了。”
“我看你爹啊种了点月季,还没卖几个钱就开始疯魔了,咱这一带就没人种棉桃的,回头亏了买种子的钱可要闹笑话了。”
“爹,这事你还是听娘的,棉桃真不好种啊!”
“早些年村里也有人种棉桃,可没收成啊,亏了钱不说,种了棉桃的地还要养,最后粮税都交不上。”
林大海还想劝,林贵却铁了心要种。
摆手道:“别劝,说不定棉桃真就被我种出来了。”
——
三月初,草长莺飞,月季长势喜人。
买了月季的人家,早也看晚也看,恨不得“拔苗助长”。
不过,村里说风凉话的、看热闹的不少。
唯一令人羡慕的,便是林小满的香皂作坊随着天气渐暖又开工了。
开工第二日,林小满把王小狗叫了出去。
回来后,王小狗满面通红。
有人问:“东家找你有啥好事啊?”
“没啥!能有啥好事。”王小狗随口敷衍,“赶紧干活,回头被东家看见,还以为咱不用心干活。”
大伙一听,也顾不上好奇了。
要是因为好奇把“肥差”丢了,可不得被家里的母老虎打断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