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再相见
正当她已经对此事不抱希望之时,鱼韵微竟主动找上了她。
这日,鱼闰惜正在隔间核算账目,但见红鹦疾步闯了进来,“鱼掌柜,楼上雅间有位客人说要见你。”
鱼闰惜内心顿时感到不安,此处除了一同来的梅红、洛非嫣二人,应无相识之人,究竟是谁要找她,又所为何事?
“莫非是菜品有什么问题?”坐在她身旁的洛非嫣细声问道。
鱼闰惜倒希望是菜品的问题,这可好解决多了。
“是指名要见鱼掌柜?莫不是来闹事的?待我去瞧瞧。”
梅红话毕,本欲走出隔间前往二楼,鱼闰惜迅速从凳子上起身将她拦下。
“兴许只是菜品不佳惹恼了客人,让我去,我能处理好。”
正当梅红犹豫之际,红鹦开口了,“那客人是位年轻女子,看衣着打扮甚是富贵,不像来找茬的。
或许是觉得我们酒楼的菜品特殊,好奇询问一番也不一定呢。”
“知晓了,我这就去瞧瞧。”
言罢,鱼闰惜抛给梅红一个眼神,示意她不必担忧,随即跟着红鹦出了隔间,直奔二楼方向而去。
雅间门外,鱼闰惜轻敲了几下门。
“进来吧。”
从雅间内传来的娇细女音似曾听闻,鱼闰惜放下戒备,内心隐隐猜到了里面的人是谁。
开门的人是一个丫鬟模样打扮的女子,鱼闰惜缓缓步入,目光所及,一位装扮极为华贵的女子正坐在矮几前悠闲品茗,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之态。
她内心一颤,果然如她所料,那女子正是鱼韵微。
鱼韵微放下手中的茶杯,装作随和的模样,言道,“你们酒楼的糕点甚是独特,我家小儿很喜欢你们这儿的桃花酥,他生辰将至,我想买你们的配方,亲手做给他吃。”
鱼闰惜怔了瞬,“这……”
她该如何回答呢?瞧鱼韵微的样子,显然不是真的来要配方的。
“我这生意人,怎能随意将配方交出去?”
“我自然知晓,娘子先坐,我们慢慢谈。”
“好。”
鱼韵微笑笑,瞧了候着的两个丫鬟一眼,挥手道:“你们出去,莫要在这碍眼。”
“是。”
两位小丫鬟未多想,毕竟她们所在的雅间并不算大,人一旦多了就显得格外拥挤。
婢女刚走,鱼韵微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轻唤了一句,“闰惜?”
“韵微姐姐,我就知道是你。”
见到鱼闰惜,鱼韵微抑制不住难过,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一丝哭腔,“是我,可算让我见到你了。”
“韵微姐姐,你为何会在此?”
“我……”鱼韵微叹了一口气,随手提起桌上的茶壶为鱼闰惜斟了杯热茶,“此事说来话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昔日与家父返归会州途中,路过一小镇,街上十分热闹,便拉着我的丫鬟要去逛街,家父不喜逛街所以未同我们一起。
街上人多,我不小心和她走散,找她的途中遇到了人牙子,我毫无防备地被其迷晕。
再醒来时,已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曾试图逃跑,只可惜,那人牙子不止一人,还都是壮年,我无能为力,就一路跟着他们来到了卫国康建。
一日,我趁他们喝醉,偷偷跑了出来,因为人生地不熟,险些流落街头。
幸而遇到了一位老妇人,她见我可怜,便将我带回府中,此后,我便一直留在卫国。”
“你既记得会州的事,为何不回家?你可知道义父他……他……”
鱼闰惜张了张嘴,几次欲言又止,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义父?是说我的父亲?你见过我的父亲了?”
鱼闰惜不紧不慢地解释:“旧年回乡偶遇义父,我们眉眼有几分相似,故而他将我错认成了你。
彼时我才知晓,原来义父一直未放弃寻你,临别时,他认了我为义女。”
得知鱼闰惜见过自家父亲后,鱼韵微立马询问自家母亲的身体状况。
“我娘亲身子一直不好,不知现今她身子如何?”
她家母亲体弱多病,这么多年,她一直都放心不下母亲的身体。
听闻此言,鱼闰惜顿了顿,面露难色。
她不知道该不该将义母已过世的事情告知鱼韵微。
“唉~”
仅仅只是一个叹息,鱼韵微便察觉到了异常,泪水瞬时夺眶而出。
“我娘亲她……”
想到若瞒着鱼韵微,日后她知晓真相只会更加痛苦,鱼闰惜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决定将真相告诉鱼韵微。
“韵微姐姐,义母……她在你失踪后没几年便离世了。”
鱼韵微如遭雷击,似乎难以置信,愣神许久。
“义夫一直在寻你,我本欲将你的下落告知义父,让他心安,可我担心他知晓后会不顾一切前来。
义父年岁已高,恐怕难以承受舟车劳顿,加之你的现状我并不明晰,所以暂且打消了这个念头。”
鱼韵微始终难以平复心情,泣不成声。
良久,鱼闰惜见鱼韵微面色有所缓和,小声问询,“韵微姐姐,你能否回去看看义父?”
“我也想回去,可是我……走不了。”
“为何?”
鱼韵微无奈,只得将自己的真实处境告知鱼闰惜,她泪水混杂着话语,诉说自己不为人知的酸楚。
“我曾多次出逃皆以失败告终,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鱼闰惜轻拍了拍鱼韵微的肩,安慰言,“韵微姐姐,你别难过,我会想办法帮你的。”
“没用的,此地怕是无人能管的了他,我不想连累你,也正因如此,那日我才不愿与你相认。
若被他发现我们相识,他必定会将你从我身边赶走,若不小心惹怒了他,怕是……
他只有将我身边的人尽数除去才肯罢休。”
鱼闰惜顷刻间便明白了几分,鱼韵微口中的拓跋渊或许是个固执、不讲理的人。
“韵微姐姐……”
鱼韵微发怔,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生气。
自家母亲因自己之事一病不起,早早离世,如今父亲虽尚在人世,可怜年老体衰仍要为她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