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坏人利用了你的善良,你没什么错。”
师兰看出她懊恼,开口安慰了两句。
闻清听了心里好受了不少,将手里的礼物拿出来,“请两位女士一定要收下。”
“举手之劳,不需要什么礼物的,你太客气了。”师兰和叶昭没想收人家的礼物,而且其他乘客还探头探脑地看热闹呢,更不能收了!
闻清却坚持要送,“这是我丈夫亲手做的书签和印章,材质是金属和石头,不值什么钱的,本来也是备着准备送给亲戚朋友们,一点心意而已。”
她将书签送给师兰,装在小盒子的印章递给叶昭。
说完她没给二人拒绝的余地,拎着一大袋巧克力,挨个铺位都抓了几颗,“方才真是谢谢大家帮我说话......”
列车哐当哐当前进着,天色全黑的时候,关朝阳悠悠转醒,睁眼一看,几双眼睛瞪得老大正盯着他呢!
车上光线不太好,影影绰绰得差点给他吓得心脏骤停。
“老豆,你可算醒了。”大女儿关念津一双眸子幽幽地看着他,“你睡得是香了,我们还以为您出事了,担心一天了都。”
“吓死我了。”妻子摸了摸他得额头,“没什么不舒服得地方吧?”
“可算是醒了。”没在睡觉得乘客们也都好奇地张望过来,还有人去喊医生。
“我没事,就是太累了。”关朝阳揉了揉眼睛,从拿到所有通行证出发的那天开始,他就紧张地睡不着觉。
身体疲惫至极,可精神却十分兴奋。
火车上并不安静,睡眠环境也不算优质,可他就是安心地睡了过去,几个小时连个梦都没做。
现在醒来感觉浑身都舒坦了。
从妻子儿女口中听说了自己睡眠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他安慰完妻子,又再次找医生和师兰叶昭等人郑重道谢。
你来我往,几天下来大家也熟悉了些,互通姓名,师兰也知道了对方一家是从港岛过来大陆投资的。
时间一晃都到了下车的时候。
期间,列车员还来了一次,跟大家反应,那母女俩确实是专门在火车上连续作案的骗子,遗憾的是只抓到了另外一名同伙,其余的可能是听到风声已经躲起来了。
后续等下车之后还要移交公安进一步审讯。
他还记下了大家的单位信息,表示案件有进展后,公安局会给大家邮寄表彰函。
下车前,闻清答应了师兰的邀约。
“等我们忙完了一定上门拜访,我还想去见识一下你家里的藏书。”
先前聊天的时候,师兰提了嘴自己家里收藏了上万本旧书,有些还是罕见的珍稀孤本。
闻清自小就是国学爱好者,听她这么一说当然是十分感兴趣,便厚着脸皮答应了上门的邀请。
“我也想去兰兰姐家里玩。”关念津对这个漂亮姐姐观感非常好。
师兰对她一笑,“随时欢迎你们全家。”
下车之后两方就分开了,师兰跟叶昭要去找人拿回水果,闵沧托关系帮忙的人也非常热情,让人帮她们把东西送到了车站外。
提前收到闺女消息的方玉梅已经跟钱姨一块来车站接人了,两个孩子要上学就没过来。
“小朱开车送我们来的。”方玉梅毫不惊讶地看着旁边一堆东西说,“就知道你肯定会买不少东西。”
“嘿嘿,知我者亲妈也。”师兰滋着牙嘿嘿笑,“小朱怎么会来?顾爷爷吩咐的吗?”
刚认识的顾老爷子身体还挺硬朗,能拿着拐杖追着顾五打的那种,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之后,身体素质就直线下降。
组织知道情况后,给老爷子安排到疗养院去住,也方便专业人员照料。
师兰时不时就领着两个孩子上门探望,方玉梅偶尔也会做些健康的素肉送过去给老爷子解馋。
回到家,饭菜已经提前做好温在锅里,青菜摘好洗净就等着下锅几分钟就能出菜。
坐了几天车,身上有股黏腻的馊味,师兰当然是选择先洗个战斗澡。
充分了解闺女作风的方玉梅已经提前将热水烧好装在水瓶里了,直接兑凉水就能用。
甚至连换洗的家居服都挑了两套摆在床边等着被挑选。
师兰窜进厨房,抱着方玉梅二话不说就是吧唧一口,“有妈在就是好,什么都不用我自己操心。”
几年下来,方玉梅已经习惯了闺女不是亲就是抱的亲近方式,眼皮都没抬一下,只催促说:“少贫,赶紧洗完吃饭。”
“可算是回来了。”关老爷子拎着他的鸟笼进了院子,“两个孩子早上还吵着不上学要去接你呢!”
师兰说:“等下午我去学校接孩子。”
关老爷子自打在师兰这儿定居下来,腿又养好了,那日子过得叫一个美!
早上出门遛鸟遛弯儿打太极拳,完了吃个早点又跟一帮老头老太太下象棋,尽兴了回来在师兰专门给他准备的工作间里忙活。
偶尔帮邻居打个镯子或者刻个玉牌。
师兰书房里有几个匠心独具的玉石摆件都是出自关老爷子之手,不是什么珍贵的玉石,贵在雕工和巧思。
感觉随便拿一个出去都是能获奖的水平。
“关爷爷,路上有人送了我一套书签,可好看了!我感觉这手艺跟你比起来都不算差呢!”
关老爷子一挑眉,“那我可得掌掌眼。”
他家祖上可是宫里的匠人,虽说手艺没有百分百传承下来,但放眼当下,他也有自信说自个儿是顶尖那一批手艺人。
“真的,可惜您没做过书签,没办法对比。”师兰笑容里透着一丝狡黠,目的不言而喻。
去年两个孩子过生日,关老爷子就是给两个孩子做了一套生肖书签,惟妙惟肖,可馋坏师兰了。
原来是在点他呢!
关老爷子乐呵呵瞅了她一眼,“你这丫头,得,话都说到这份上,看来我不做套书签都说不过去了。”
“不过在这之前,你可得先给我做几样吃的。”
说完把自己在古书上看到的几样食方讲了出来。
归功于师兰经常在二手市场、废品站淘旧书,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只能把后罩房造成了私人藏书馆,不然都没地方放。
附近的孩子得到许可后,隔三差五都会过来看看书。
关老爷子闲暇的时候也会找几本翻翻看,他一般都是挑些有趣的,吃喝或者各种志怪杂谈。
最近就是迷上了几本古人的美食传记。
虽然说都是文字没有图片,却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叫人吃不着心里痒痒。
先前关老爷子也让方玉梅试着复刻过,但很多东西古代跟现代名称并不一样,想弄清楚并不容易。
折腾了几次都没达到他心中的预期。
师兰听着也很感兴趣,“等我下午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