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福寺原身为前朝太素殿,十一年被皇上下旨改为佛寺。
正殿为大佛殿,外观高大宏伟,殿内供奉千手千眼佛,佛身用整株金丝楠木雕成,镶嵌无数珍宝。
此时大门紧闭,大殿中没有其他僧人,唯绿绮跪在蒲团上。
因在佛寺,她打扮的很是素净,淡青色的衣裳只在领口衣襟处绣了些纹路,旗头一侧垂下条珍珠流苏,另一侧只有两朵绒花,少了份华贵,多了份简雅。
她手上没有戴护甲,干净白皙的手指转着佛珠。殿中檀香袅袅,她合着眸,无人知她在想什么……
宫内皇上要去找顺嫔的消息早就被机灵的小太监禀告给了顺嫔。
沉璧得到消息翻出了新衣裳换,又重新打扮了一下,等她打理好,皇上也到了。
皇上见到她笑道,“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她今日也确实很好看,黑色衣裳上绣着暗色花朵,头上是一侧是玉如意流苏,一侧是金簪,庄重肃穆中又带出些妖性和魔性。
沉璧轻抚金簪,笑道,“多谢皇上夸赞。”
两人说话间步入殿内,说了一会儿话,便到了中午时分。沉璧让人上了膳,知道皇上要来,大厨用尽浑身懈数整治出一桌好菜。
凤尾鱼翅、金蟾玉鲍、一品官燕、油攒大虾、宫门奉鱼、金鱼鸭掌、熘鸡脯……天上飞的,地上游的,应有尽有。
沉璧亲手给皇上舀了一碗官燕,这官燕香滑细腻,皇上吃了一口,说了句不错。她笑道,“皇上喜欢就多吃些。”
外面不知何时飘起细雨,屋内和乐融融。
沉璧自己没吃多少,只管给皇上夹菜劝酒,在她的轻言细语,温柔攻势里,皇上晕乎乎的喝下不少酒,一壶酒壶都空了。
汤羹冷下,皇上也喝着差不多了,沉璧命人收拾了残羹冷菜,又让人将皇上扶到床上。
“李公公也累了,遗珠你带李公公下去吃些东西。”沉璧吩咐道。
李玉有些犹豫,他是皇上近侍,理当时刻待到皇上身边。可皇上和妃子共处一室,他也不能这么没眼色。
“不过是吃些东西,一会儿的功夫。”遗珠说道。
李玉沉默,这话怎么听得有些耳熟,他打了个激灵,“不了,不了,奴才就在门口守着。”
说完他就退了出去,遗珠也跟着出去了。
房门被关上,皇上躺床上,他喝多了酒,只觉神志不太清醒,闭着眼就想睡觉。
窗外雨声渐大,沉璧取下头上金簪,脚步极轻的走到床边。
看着好似睡着对周边一无所知的皇上,她唇角勾起,眸光瞬间凛利,手中金簪猛的刺向皇上胸口。
皇上正处于似睡似梦呢,就觉胸口剧痛,一睁眼就见顺嫔手持金簪,来不及多想,他费力踹倒顺嫔,怒道,“来人。”
门口李玉听到皇上语气中的怒气,心里咯噔一声,这又出什么事了?他推门进去一看,差点没吓死。
顺嫔跌倒在地,皇上胸口插着一只金簪。
沉璧笑得肆意,眼中充满大仇得报的快意,“我霍卓部死了多少人,如今也算为他们报仇了。”
皇上都快被气死了,他宠爱顺嫔,谁知道顺嫔是满怀仇恨入宫,就想着为霍卓部死在战场上的人报仇。
皇上被刺杀,李玉都想去死一死了,不过在这儿之前他还想拯救下自己。
他不敢动皇上,只能一面派小太监去请太医、太后和皇后。
一面让人将顺嫔关进侧殿,严加看管。
小太监也快被吓死了,连滚带爬跑了出去。
太医来之前,先到的是太后和众妃,众妃们都是素面朝天,有些人还衣裳凌乱,可见来的有多匆忙。
她们来了后,太医也来了,来的还不是一个,还是一群。
太医们去救治皇上了,太后让人去请前朝的大臣们。
接到消息的大臣们纷纷往宫里赶,也顾不得这里是妃子宫殿,一个来的比一个快。
妃嫔们为了避嫌,只有皇后和皇贵妃随太后见了众大臣,其余人都退了出去。
“敢问太后娘娘,皇上怎么样了?”来保问道。
太后转着手中佛珠,“太医正在救治。”
“到底怎么回事?是何人刺杀的皇上?”高斌又道。
其余大臣也纷纷看向太后,他们只接到皇上被刺杀的消息,可刺客是谁?事情怎么发生的,通通不知。
“哀家还没有来得及问,李玉你来说。”太后说道。
李玉苦着张脸,“是顺嫔,顺嫔用金簪刺杀皇上。为了给霍卓部死在战场上的人报仇。”
阿桂暴躁道,“那些战败部落果然是狼子野心,当初就不该轻易放过他们。”
这时太医们也给皇上处理好了伤势,富察容音连忙问道,“皇上如何了?”
太医面色有些不好,“皇上伤了心脉,就算醒过来,怕也没有多少时日。”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面色凝重,大臣是在忧心皇上没了,这江山该交到何人手中。
也有宫女去侧殿将这消息禀告给众妃,这些妃嫔面色是一个赛一个难看。
年轻貌美的妃子更是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