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镇,这座原本两个王朝爆发战争最前受到牵扯的小镇,如今却难得的安宁。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对于如此宁静的生活亦是十分的珍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这幸福的笑容。
今日的戏园却是异常的热闹,因为今日又到了戏园开门唱戏的日子了。
如今戏园的生意越做越大,几乎闻名州郡,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戏园亦是人满为患,就看站立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即使无法看到戏台上的演出,有些老戏迷就蹲在戏园的墙根,过一过自己耳瘾。
如此热闹的场面楚墨却并没有露面,自从神秘高手潜入壕州,暗影双卫联手都没有将他们找出,总给楚墨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纵使自己将身旁的罗网杀手全部派出,包括六剑奴、惊鲵等人,也是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由此可见,此次潜入之人是如何的狡猾。
虽然被此事一直困扰,但今日登州的一封书信暂且转移了楚墨的注意。
信是张角写的,里面标明了登州的一些情况,细细读下来让楚墨对登州近期的情况更加了解。
此外,石桌上还有着另一封书信,同样来自登州,上面关于登州的近况却更加的详细。
一道灵性弹出,两张书信被震碎,楚墨回想书信中有关登州近况的记载,心中似乎升起一个更加有趣的想法。
登州既然如今劫匪遍地,占山为王,各自为战,那不妨让登州在乱一些。
而如此混乱的局面,劫匪相互攻伐的场面,楚墨想到了一人,此人若是出世在此种环境下,恐是如鱼得水矣。
想到这里,楚墨不禁离开听雨亭,朝着戏楼走去。
此刻,煌州皇都的皇宫内,却发生着一件大事。
凤仪殿,被软禁的皇后此刻正跪倒在神像前,十分恭敬虔诚的跪拜着。
香炉内,袅袅香烟似烟如雾,盘旋上升,慢慢的扩散在空气中,让整个房间都带上了丝丝檀香气。
李婉儿双手合十,十分虔诚。
这时,从一侧的屏风后走出一位黑袍人,宽大的帽檐将他的脸也全部遮挡。
“娘娘,不知道你可还记得合作的事情,我等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希望你能动作快一些?”
嘶哑的声音回荡在空荡的大殿内,说话中不带丝毫的语气,有的只是对生命的默然。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皇后李婉儿娇躯一震,其合十的双手缓缓垂下,面容上浮现出痛苦而又纠结的表情。
李婉儿并不是只可观赏的玫瑰,其努力的保持表情的平静,从蒲团上缓缓起身,沉声道:“毒邬神将,你们神罚组织还真是阴沟里的老鼠,让人心生恶心啊。”
“你似乎低估了夫君在本宫心目中的分量,更何况,夫君落得昏迷的下场,本就是拜你们所赐,本宫是不会与虎同谋的,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黑袍人缓缓上前,烛光缓缓的照射在帽檐上,只见帽檐下一张面具被缓缓的照亮。
似乎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黑袍人缓缓的贴近李婉儿,缓缓道:“娘娘和陛下还真是恩爱啊,就是作一对亡命鸳鸯也不愿背叛吧,如此爱情真是可歌可泣啊。”
“只是不知道娘娘的娘家若是因此受到牵连,你会怎么作呢,是否还有如此视死如归的勇气?”
此话一出,李婉儿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气血上涌,双眼一黑,身躯一晃差点昏倒。
这是来自对方出赤裸裸的威胁,是用自己娘年亲族的生命来威胁自己。
李婉儿一脸的痛苦,一滴眼泪从其眼角滑落。
仅仅片刻,李婉儿心中便做出了,其声音带着一丝低沉,道:“阁下不用如此出言威胁,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我李家上下就魏国勋殉葬的准备,不会给你神罚组织一丝一毫的机会。”
说完便将头转向了一边,不再理会毒邬神将。
而看着皇后李婉儿的回答,毒邬神将面具下的嘴角勾起一丝笑意,只是这个笑意中带着浓浓的冷意。
没有理会皇后李婉儿转过去的脸庞,继续说道:
“娘娘应该明白,如今陛下到底是一个已经昏迷的废人,是他重要重要,还是你的两个儿子重要,夫人应该不想自己的儿子出事吧。”
“你说,若是我下场支持你其中的一位儿子,他们兄弟两人会不会自相残杀。”
“如今夺嫡之战越来越有趣,本神将却还要跟娘娘死磕,有个消遣的事情也可以缓解下情绪不是?”
李婉儿震惊的转过头来,眼神中还是惊骇之色。
大皇子唐承乾和三皇子唐承泽原本兄友弟恭,小儿子更是跟在大儿子的身后,帮助其争夺储君之位。
到底何时,一切都变了呢?
自己的小儿子到底何时对皇位也产生了野心,不惜斩断兄弟亲情,也要争上一争呢?
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本就没有本事去解决这件事,使得兄弟二人在对立的方向越走越远。
想到这里,李婉儿不禁心中涌出愧疚感,是自己没能力阻止这一切,那时自己还被软禁,等知晓一切的时候已经晚了,二人的关系已经闹僵。
如今,毒邬神将又以他们的安危为威胁,让她一个做母亲的又如何不心痛?如何不去纠结?去犹豫?
毕竟,他对神罚组织的实力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自己儿子手中的力量完全不是对手啊。
想到这里,这个可怜的女人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坚强,泪流满面的同时,直接瘫倒在地上的蒲团上。
毒邬神将这次蛊惑道:“娘娘,只要你将陛下的藏身之地说出来,我保证神罚组织不会去动皇子他们的。”
终于在一次次的蛊惑下,李婉儿心灵防线溃败。
面具下,带着胜利笑容的毒邬神将朝着唐天圣的藏身之地而去。
而李婉儿心怀愧疚,跪倒在神像面前忏悔,久久没有起身。
明亮的大殿被一排排烛火照亮,但李婉儿却感觉自己被无尽的寒意包裹,就连趴在地上的身躯都在打颤。
“踏--踏--踏--”
许久,寂静的大殿除了皇后李婉儿的哭声外,多出了一阵脚步声。
毒邬神将去而复返,但这次其身后多出一道身影。
一只见一位身穿龙袍,脸色乌青,利指如剑的僵尸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其身后。
李婉儿见到这一幕,可谓是瞳孔一缩。
因为这道身影她太熟悉了,那熟悉的脸庞,那熟悉的穿着,这个陪伴自己半生的帝皇,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看着被僵尸化的唐天圣,那略显狰狞的面孔,李婉儿只感觉自己的心脏传来阵阵刺痛,眼泪不受控制的流出眼角,砸落在地板上,溅起水花。
都是因为自己,一切罪孽自己都愿承担。
李婉儿脸上的妆容以花,秀发一缕缕的散落,格外狼狈的同时,其趴在地上失声痛哭。
这一刻,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人之下位格的女子,是那么的无助。
毒邬神将如今任务依然圆满,并没有为难趴在地上失声痛哭的女人,带着化为皇僵的唐天圣缓缓离去。
仿佛听到了离去的脚步,李婉儿并没有抬头,她缓缓的调整姿势,调整为恭敬的跪倒姿态,带着哭腔喃喃道:“皇上慢走,臣妾恭送皇帝。”
“踏--踏--”
“踏--”
脚步声越来越远,李婉儿依旧喃喃道:“对不起,对不起,一切错在臣妾,臣妾别无选择,也不求夫君原谅。”
“臣妾失信与太监五保、失信与丞相卫禹”
“臣妾更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满朝文武,对不起天下百姓,妾身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如今夫君驾崩,黄泉路上还没有走远,臣妾马上去寻皇帝,去黄泉路上向皇帝请罪。”
就这样,司掌六宫之主的皇后也薨逝,直到死亡其身体也呈现跪拜的姿势。
随着皇帝和皇后的逝去,王朝原本固若金汤的气运轰然坍塌,气运之龙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轰然消散。
随着气运之龙的消散,遗留下的气运分成六大份和数十道小份,朝着王朝各地飞去。
渝州的大皇子、漠州的二皇子等封王封地的皇子皆是感到一股强大的气运融入自己的身躯。
皇宫内,丞相卫禹正在处理奏折,这位王朝的丞相拖着残躯正认真的处理着。
下一秒,便感受到一小份气运朝着自己飞来,融入身躯,顿感自己的身体轻松了不少。
“好多的气运之力,好端端的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气运到来,难道王朝发生了什么大事?”
随着丞相卫禹运转神通,一下秒发现端倪的他不亚于五雷轰顶。
“皇帝驾崩、皇后薨逝,怎么可能,怎会又这样?”
皇都的各处庭院内,魏征、严用和等人暗中出手,捞得一小份气运之力;
皇都西山的一处军营,张清、花荣望着四散的气运,纷纷出手获取了一小份;
浩然书院内,正在授课的王勃暗中出手,也截获了一小份气运之力;
飞檐寨,张角以三十六路渠帅为助力,更是截获了数道小份的气运;
一时间,王朝各地的能人异士、宗门天骄、气运磅礴之人等全都获得了气运的加持。
戏园,刚刚炼制完皮偶的楚墨端坐在戏楼上,抬眼望去,便看到一大份气运朝着自己扑来,瞬间便融入了自己身体内。
在楚墨的身旁,有着一位身材矮小,面目黝黑;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的年及三旬之人。
其人虽然外貌普通寻常,但其站在那里,有种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养济万人之度量,怀扫除四海之心机的气质。
给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之感。
姓名:宋江,字公明
武器:忠义雄武剑 替天行道旗
功法:《紫薇天魁武典》
阵营:人族(兵家)
潜力:演军阵
修为:二境孕魂阶巅峰
简介:宋江,绰号呼保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单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原为郓城县押司,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闯荡江湖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
并曾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
宋江出世,来不及拜见楚墨,只见其似有所感,背后出现一杆大纛,红底金字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大字。
随着大纛的出现,顿时数道小份气运仿佛受到感召,纷纷朝着宋江呼啸而来。
只见宋江大手一挥,数份小股气运被其捏在手中,恭敬的来到楚墨身前,开口道:“臣宋江,拜见主公,宋江初入世,没有什么要送的,今日恰巧偶得几份气运,借花献佛就呈与主公面前,望主公笑纳。”
楚墨不明白这些气运从何而来,但毕竟是作为建立势力的底蕴存在,所以还是收了起来。
此次降世的并非宋江一人,既然要将宋江派往登州,自然要给他准备几位高手。
宋江的左边,站立着一位布衣书生。
姓名:吴用,字学究
武器:神机流光链
功法:《多智天机儒典》
阵营:人(儒家)
潜力:开文宫
修为:二境补身阶巅峰
简介:吴用,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梁山排名第三的智多星。他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吴用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他与晁盖自幼结交,朋党敬称其“吴学究”。
吴用精通兵法奇谋,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曾与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为了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梁山大聚义后,他两败童贯、三胜高俅,并推动招安进程。接受招安后,随梁山军队南征北战,平灭了几方势力,后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后来,在得知宋江被害死后,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