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明日参与议政
(前面590章,补了半章)
吏部有两个清吏司。
文选清吏司:是负责全国文官的选拔、分配、升迁(即“铨选”)。
文选清吏司权力最大,直接决定官员的任职去向,是吏部最核心的部门,被称为“吏部天官之首”。
不止地方地方官员的调任、京官的补缺均需经文选司审核。
吏部的考功清吏司。
主要负责官员的政绩考核、奖惩、罢免。决定官员升贬,对贪官有弹劾权,直接影响官场生态。
户部的清吏司(主管财政、税收)。
陕西清吏司(实际掌管全国财政)
名义上叫做陕西省财政,但实际负责全国赋税总账、财政收支统计。
是户部最重要的一个司,类似今天的“财政部预算司”。
户部山东清吏司(掌管全国盐税)
主管盐税是财政收入支柱之一,盐商们趋之若鹜,贿赂、官员贪腐高发地,油水极厚。
云南清吏司(掌管钱法)铸钱、货币流通(类似央行职能)。控制经济命脉,涉及铜矿开采、钱币铸造。
兵部(主管军事)。
武选清吏司。
负责朝廷武官任免、袭职、封赏,掌握军队人事权,但大雍实际军权在皇帝和军机处手中,兵部权力受限。
职方清吏司,掌管大雍军队驻守地图、边防、军事调动,涉及国防机密,但清代常由军机处直接干预。
刑部(主管司法)。
直隶清吏司,名义分管直隶省案件,实际负责死刑的复核,全国地方的死刑案终审。
生杀大权,与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
浙江清吏司,名字叫做浙江省案件,但实际掌管全国的盗匪、谋逆等重案,涉及政治案件,权力敏感。
礼部(主管礼仪、科举)。
仪制清吏司,掌管大雍朝的宫廷礼仪、科举考试。
负责科举流程,是士人晋升的关键通道。
主客清吏司,负责大雍朝的外交、藩属国朝贡,涉及对外事务,在清代地位特殊(如接待朝鲜、琉球使节)。
工部(主管工程)。
营缮清吏司,主要负责大雍朝宫殿、陵寝、官署的修建,工程油水多,属于贪腐高发司部。
都水清吏司,掌管大雍朝水利、漕运。
漕运涉及粮食运输,是清代经济命脉之一。
陈耀祖的三哥,竟然是清吏司中,最重要的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
郎中是一个司级的主官,司级的一把手,权力很大。
(清代历史名臣中,和珅、张廷玉、李鸿章、曾国藩、刘统勋、汤斌都曾经做过文选清吏司郎中。
林则徐,则曾任第二重要的考功司的郎中。)
庄水儿谄媚的道:“陈大人,听说您还没成亲,那日您休沐了,我请您到家里吃饭饮酒,我家中小妹长得很像我,年轻貌美,而且尚未婚配。”
林景行嘲笑的道:“去,去,庄大人,就您这大饼脸,长得像你,还好意思说要介绍给陈大人,也不怕吓到他?”
“陈大人,我的侄女年芳二八,与你年龄也合适,等回京城,我来做东,请三位大人一起来我家聚一聚,饮酒。”说完,还向陈耀祖眨眨眼。
陈耀祖婉拒了,喝了一口茶,脸上有些哀伤的道,他原来有个未婚妻,两家是世交,自小青梅竹马的,去年她得了急症,病逝了。
陈耀祖道,这两年不打算相亲,他家中父母也同意了。
三人是没想到,这爱害羞的探花郎,还有如此深情的一面?
探花郎如今也已经十八了,等两年也不算很晚。
“敢问,贾编撰贾大人,可在里面?”
外面有人找贾环,三人都好奇,陪贾环迎了出去。
贾环听得出声音,是韩王身边的人。
小胖子韩王献了三十斤伊面与肉酱,配的一坛酸菜给皇上,皇上赏了一些宫里的食物给小胖子。
小胖子分了一个食盒的洪山对夹给贾环。
洪山对夹是一种类似“哈达火烧”,“驴肉火烧”的烧饼,面皮加了油酥,烤的很酥,面皮一层层的,里面的肉是熏肉。
洪山对夹的个头比“驴肉火烧”要小很多,嘴大的,甚至可以一口一个。
除了送洪山对夹,还带来了一块令牌,贾环有这令牌,就能随时离开这里,去找韩王殿下的队伍。
还送来了一匹马,已经放在外面给护卫暂时管,贾环有需要的,可以凭令牌骑马去找韩王。
…………
小胖子韩王的人走了一会,陈砚之带着三个人,也走过来。
护卫们传来传去,变成宫里有口谕给贾环,还有赏赐。
“贾大人,听说宫里有口谕?”
贾环摇摇头,没回答他,问道:“陈大人,你也住在附近?”
“贾大人,我们的马车,这一日都在你们马车后头走,你不知道?”
陈砚之有些不高兴了,自己率领的团队,就排在你们的后面,你竟然不知,太瞧不起人了?
这些禁军也真是的,安排行军,没有长幼尊卑,先来后到。
自己是三年前的状元郎,比贾环资历要老,行军队伍怎么将贾环排在自己前面?
岂有此理。
陈砚之身旁的编修姓康的,想帮自己的上司说话,插话讽刺道:“贾大人眼睛高,看不到我们,也是有的。”
这是三年前的榜眼康乐。
陈耀祖冷哼一声,道:“修撰大人们在说话呢?你是何人?还有没有规矩?怎能胡乱插话。”
林景行道:“康大人,你这是不将你们的陈大人,放在眼里吗?”
庄水儿也不甘落后,道:“这位康大人,他或许是觉得,他说话比陈大人更有份量吧?”
贾环叹了一口气,道:“唉,你们三个人,说话就是太实在了,也不给陈大人留一点面子,康大人不尊重陈大人,这是他们内部的事,咱们就不要掺和了。”
见陈砚之脸色不好看了,康乐也急了,辩解道:“你……你们别瞎说,我……我怎么可能不尊重陈大人。”
…………
真的有人来传令了,不是皇上,是首辅唐慎微,让贾环与陈砚之各带三人,明日酉时,去皇上的行宫,商议政事。
皇上太勤勉了,一天行军六十里,到了行宫不好好休息,还要处理政务。
贾环与陈砚之都躬身领命。
等首辅唐慎微的人走了,陈砚之也甩了袖子,回去了。
贾环四人回到自己帐篷,贾环打开食盒,与三人一起分享洪山对夹。
洪山对夹的味道的确不错,这是皇上御厨做的食物,外皮酥脆,内里熏肉一口咬下去,满口荤香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