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
滑山县
历经战乱,民生凋敝,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曹鲲身披锦袍,腰悬长剑,胯下骏马如飞,直奔羽林军驻地而来。
羽林军驻地,戒备森严,旌旗招展,煞气冲霄。
远远望去,只见军营连绵,军威之强盛。
曹鲲心中暗自赞叹,皇甫彦云带兵有方,名不虚传,难怪红莲教即便得到了情报,依旧被打得损兵折将,不得不远离玉京,流窜在京兆一带。
通报之后,羽林大将军皇甫彦云亲自到辕门迎接,一见曹鲲,便拱手行礼道:“见过魏王,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曹鲲拱手回礼道:“皇甫将军客气了。”
二人见面寒暄一番后,便进入了帅帐。
帅帐内,烛火通明,沙盘密布,气氛肃穆。
曹鲲开门见山,直言不讳道:“大将军,本王此次前来,是为了一事相求。”
皇甫彦云心中微惊,他深知曹鲲权势滔天,若非有事,绝不会亲自前来。
他心中暗自揣测,莫非是为了关琼之事?
皇甫彦云道:“魏王请讲,只要末将能做到的,定当竭力去办。”
曹鲲道:“本王听闻,羽林军中有一名将士,名唤袁纲,因临阵脱逃,被大将军判了斩首之刑,本王想请大将军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皇甫彦云闻言,眉头一皱。
他本欲借此机会整肃军纪,树立威信,怎料曹鲲会亲自前来求情。
难道曹鲲和邹氏的传闻是真的?
袁朗出征在外,袍子没有染红,头上倒是染绿了。
皇甫彦云正色道:“魏王,末将也是无奈之举,军法如山,不可轻饶,那袁纲身为将门之后,本应成为我军的楷模,却临阵脱逃,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曹鲲语重心长道:“大将军言之有理,但袁纲毕竟年少,没见过世面,初上战场,难免心生恐惧,还请大将军看在本王的面子上,饶他一命,大将军,你我同朝为官,不会这点儿面子都不给吧?”
皇甫彦云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曹鲲的性子,若今日不答应,曹鲲十有八九会大闹一场,到时候大家都不好看。
毕竟,不管是江湖还是朝堂,都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袁纲一个逃兵,杀一个不多,放一个不少,没必要为了一个逃兵与曹鲲翻脸。
想到这里,皇甫彦云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既然魏王亲自开口,末将便卖个人情给魏王,但那袁纲必须受罚,以示警戒。”
曹鲲闻言,心中一喜,连忙道谢:“多谢大将军,本王自会安排。”
皇甫彦云随即命人将袁纲带来。
只见袁纲遍体鳞伤,神色萎靡,显然已经受过刑罚。
他一见曹鲲,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低下头,不敢直视。
“袁纲,你可知罪?”
皇甫彦云厉声道。
袁纲声音低沉,语气中带着几分悔恨:“末将知罪。”
皇甫彦云冷哼一声,满脸不屑道:“念在魏王为你求情的份上,本将军暂且饶你一命。”
袁纲闻言,连忙磕头谢恩:“多谢大将军,多谢魏王。”
曹鲲对皇甫彦云道:“大将军,本王这便带袁纲离去,改日再登门拜访。”
皇甫彦云点头应允,曹鲲随即带着袁纲离开了羽林军大营。
夜幕降临,玉京的街道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曹鲲带着袁纲,一路疾驰,直奔马陵侯府而去。
马陵侯府内,邹氏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她见曹鲲带着袁纲归来,心中大喜,连忙迎上前去。
“多谢大司空救了袁纲一命。”
邹氏声音哽咽,泪光闪烁。
曹鲲温声道:“夫人客气了。”
袁纲见母亲如此激动,心中也是羞愧万千。
他上前一步,跪在邹氏面前:“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邹氏连忙扶起袁纲,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此时,袁昔也闻讯赶来。
他见袁纲平安归来,心中也是一块大石落地。
他上前对曹鲲道:“多谢大司空出手相助,袁昔感激不尽。”
曹鲲哈哈一笑,说道:“贤弟客气了,本王与袁纲也是旧识,岂能袖手旁观?”
袁纲擦起泪水,面对着曹鲲说:“大司空,我想跟你!”
曹鲲道:“袁纲,我闻你自幼便怀揣壮志,苦练武艺,但你已经上过战场,应知晓战场之上,生死不过瞬息,绝非儿戏。”
袁纲闻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眼神坚定道:“大司空所言极是,我生性懦弱,面对生死,心生畏惧,让袁家蒙羞,但我不愿就此沉沦,我袁纲,誓要亲手斩断耻辱之链,重振袁家威名!”
说着,他猛地抽出腰间长剑,剑光一闪,横于颈间,决绝之色溢于言表。
“若大司空不肯收录,袁纲唯有以死明志,以慰先祖之灵!”
一旁,邹氏本想开口劝阻,但见此情此景,心中五味杂陈,一时竟无语凝噎。
曹鲲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再战的勇气,你的心气未灭,是可造之材,你暂且在家养伤,不日本王将亲率大军讨伐反贼姬非,届时,你随军同行。”
袁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随即深深一揖:“多谢大司空成全,袁纲定不负所望,誓死杀敌!”
一番客套之后,曹鲲起身告辞,袁昔与邹氏亲自送至府门外。
而关于曹鲲与邹氏的种种传闻,袁家众人自是有所耳闻。
但袁家作为世家大族,历经数百载风雨,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
那些所谓的“流言蜚语”,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大乾由于宗法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男人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女人则处于从属地位,一些人为了巴结上司或权贵,会将自己心爱的姬妾赠予对方,以示忠诚或敬意,还有文人墨客中,把互赠姬妾视为一种风雅之举。
当然,也有人为了保全性命、官职或权力,将妻子作为交换的筹码。
世家大族历经数代甚至数十代的传承,其家族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非普通人家所能比拟。
在这样的家族中,各种纷争、秘闻乃至丑闻,都如同家常便饭,屡见不鲜。
因此,世家子弟往往培养出一种超乎常人的包容心和豁达态度,面对家族内外的纷扰,总能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去应对。
在世家眼中,无论是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还是外界的流言蜚语,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足挂齿。
他们深知,家族的大业远比这些琐碎之事重要得多,只有保持冷静和理智,才能确保家族的繁荣与稳定。
个人的情感纠葛和私生活,与家族的兴衰存亡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因此,即使家族中出现了关于男女之事的传闻,他们也能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过于纠结和执着。
至于袁家,作为世家大族的一员,他们自然也深谙此道。
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袁家人以一种冷静和理智的态度去应对,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更不会因为这些传闻而影响到家族的团结和稳定。
相反,他们会以一种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这些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