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奇怪地问:“怎么,卓大哥?有事吗?”
二叔摆了摆手:“没有,只是没想到那里也会有这种东西。”
我看出二叔是在强装镇定,便慢慢凑近他轻声问道:“二叔,你没事吧?”
二叔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一旁等得心急如焚的孔瑶忍不住质问道:“你们讲了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叔指着石壁道:“这叫幻玉石髓,是一种天然奇物。
原本坚硬无比且温润如玉,但遇冷则变成如胶似漆,并且散发异彩。
以往只见过小块的,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大一块。”
我问道:“幻玉石髓能把东西吸进去是怎么回事?”
二叔摇头:“幻玉石髓不是真的把东西融进去,而是包裹起来吞噬,有人猜测它或许是活的。”
“活的?”
我望着巨大的石壁,不禁全身打了个寒颤。
我又追问:“除了能吞噬接触到它的物体,它还有制造幻觉的功能吗?”
二叔再次摇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幻玉石髓,不知它的光彩有如此威力,这还是首次见识!”
二叔继续说:“我相信这些光会降低人的自控力,放大内心的渴望,让你最想要的东西在眼前显现出来。
所以大侄子和孔瑶才中招了。”
孔瑶接着问:“那么谭家的人会不会就是因为受到幻玉石髓的影响,才会迷心智、陷入石壁中的呢?”
我有些犹豫地点点头:确实存在这个可能,可我仍觉得不太合理,谭家的人都不简单,不可能全数覆灭。
小王这时提出一个问题:“进来时我们大家都碰过这墙壁,当时并没发现问题。
难道其间触动了什么机关么?”
我们一致认为这几乎不太可能是机关的作用,因为至今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机关能改变温度。
但如果要改变幻玉石髓状态,则需要降温。
此时我想起了地下暗河,用水冷却的方法完全可以促使石壁变化。
于是我和大家一起找出口和水源通道,却失望至极地发现周围全是岩层与石髓。
我们疲惫地返回到原先休息的石台边,情绪愈加低落。
看着附近那具干尸,我心里思索他生前的心态,或许他也曾如此无力感,最终无奈接受死亡的命运。
这时我发现他的身后有刻痕,顿时充满好奇。
和大家讲 ** 移到一边后,发现了他身后刻满了许多字,但光线反射加上残缺不清,无人能读取。
即使变换角度也无法清晰辨别。
我感到万分焦急,而石涛也只是着急,只有二叔在一旁认真研究着死尸。
我问他有何新发现,他说:“不用仔细看我也明白。”
听到大伯这番话,我心里顿时一阵动摇。
难道大伯已经达到了过目不忘的境界?但我怎么总觉得不大可信呢?
于是我问道:“大伯,那你能不能把石台上的字告诉我们?”
大伯疑惑地看着我:“哪个字?”
我指向石台:“就是石台上的那些字啊!大伯,您是老年健忘症提前了吗?”
大伯瞪了我一眼:“小子,别胡说!”
我急忙催促:“大伯,快告诉我那些字是什么,你不是说不需要仔细看就知道吗?”
大伯无奈地摇摇头:“你误会我了,我是说这些字我看不懂!”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如果不是怕侄子打叔会遭雷劈,真想给这家伙一拳。
但我觉得大伯似乎真的有办法,强忍冲动耐心地说:“好了,大伯,我知道您见多识广,您赶紧指点我们一下吧!”
大伯微微一笑:“这才是求知的态度。”
“好好好,大伯对不起了!林大师请您快帮忙!”
我说完,孔雪和石涛也凑过来,好奇地看着大伯。
大伯从那具 ** 的包里翻出一些东西,并说道:“你们知道四大家族各有所长,谭家在隐秘机关与传递信息方面非常在行。
他们以细致周密着称,做事十分谨慎。
因此,石台上的这些字很可能隐藏了秘密,需要谭家的人才能解读出来。”
孔雪吃惊地说:“那怎么办?我们又不知道谭家的办法啊!”
大伯笑了笑:“不一定非要谭家人来解读。”
我心里一亮:“大伯,你会解这种谜题的方法?”
大伯点点头,继续摸索着包里的东西,“奇怪了……应该有的……啊,找到了!”
说着,他从包里拿出半根蜡烛和一根药棒。
“这是什么?”
我不解地看着他手中的物品,“看起来也没啥特别之处啊。”
大伯一把抢过被我拿起的药棒:“可不能小看这个,当年四大家族中,谭家以擅长机关和传递信息而闻名,医术也相当高超。”
我不禁惊讶问道:“医术?谭家比咱们李家还厉害?”
大伯笑了笑:“咱李家医术虽也不错,但谭家才是祖传世家,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咱们。”
我很惊讶,平常大伯对自己家族的技术极为自信,今天竟然承认了别人的优点,或许大伯和谭家间有什么渊源?
大伯拿着药棒走到石台边点燃蜡烛:“好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谭家的方法。”
蜡烛光虽然没有手电筒明亮,但用于观察石台上的文字确实更合适。
二叔继续讲解,“这药棒非常重要。
若不知其奥妙,则永远配不出来。
但愿刻下此字之人未多添手脚,不然恐怕这药棒也无法发挥作用。”
我回应道:“他临死前还有闲心搞字谜游戏?”
大伯一边说:“但愿吧。”
只见药棒逐渐冒出缕缕青烟。
我们盯着石台,不久后发现,原本模糊不清的文字渐渐变得清晰,如同解开了一部古老情报的秘密。
我们都愣住了。
随后举着蜡烛,开始细看这些记录。
留下文字的这个人,显然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
文字简练准确,充满古代文言与方言。
幸亏有大伯帮我们在旁边解释,不然即便文字恢复也读不懂其意。
根据文字记载:大约二十年前,谭家一支队伍带着其他伙伴深入沙漠探寻宝藏,在一位向导带领下来到了帕米嘎尔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