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波澜
尽管嬴政先前的举动已经让大家有了心理准备,但当嬴政真的将扶苏册立为太子后,在场众人仍然不免心中震惊。
因为这足以震动咸阳乃至天下的消息先前根本没有丝毫风声传出,虽然扶苏成就有目共睹,但嬴政并未流露过册立太子的想法。
即便对扶苏有所赞赏,也只是局限在父子二人之间,并没有任一臣子能够明晓其意,即使是最为受宠的李斯、蒙毅也丝毫不知。
“这?我这就成太子了?”扶苏脑子晕晕乎乎的,即便已经逐渐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但此时仍然难以抑制住面上的激动神情。
“儿臣,儿臣谢过父皇恩典,唯有持身以正,勤勉本职方能回报父皇所期!”
好在嬴政先前的一番话已经让扶苏有了一点心理准备,对此时的册立之事有所揣测,再加上历练得来的经验,总算是做了一副得体的应对。
刚刚站起的诸臣看着激动跪倒在地的扶苏,不由得面面相觑起来。
按理说嬴政发布册立太子的诏命,众人皆应跪伏领旨,但此事实在太过突然,即便是再敏感的老臣也不由得呆愣一二。
“微臣恭贺长公子得立太子,恭贺我大秦得立国本,大秦千秋万世,代代不绝。”
一道响亮的声音自群臣中传来打破了现场因无人响应而略显尴尬的气氛,众人也终于反应过来,纷纷附和那始作俑者。
扶苏并没有抬头望去看究竟是何人成此首拥之功,这道声音他早已经熟稔无比,必是当今上卿蒙毅无疑。
事情也的确如其所料,始作俑者正是蒙毅而再无他人,这位与扶苏早有羁绊的大秦上卿此时正恭谨跪倒在地,心内狂喜不已:
“长公子果然得立太子,我蒙毅昔日所做抉择终于被得证明智,只要长公子得继大统,我蒙氏足保三代不衰!
兄长!不知你得知长公子得为太子后是否会后悔于昔日抵触之事,蒙氏终究还是要在我的带领下辉煌!”
所幸蒙毅现在正处在跪倒在地的情况下,不然其脸上勾起的笑意定然会被周遭群臣看的一清二楚,少不了被人暗中嫉恨。
但就是如此,仍有耳聪目明者发现了蒙毅脸上那若有若无的笑容,位居其后的赵高便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蒙毅如此兴高采烈,又率先出列拥立,想必早就与那扶苏暗中私相往来,端是令人可恨!”
赵高也在跪伏的人群当中,即使心中再有怨怼,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当那鹤立鸡群的出头鸟,毕竟已然隐忍了数十年,并不在这一时。
嬴政对底下臣子的反应视而不见,只是在心中冷笑:“朕之行事岂容尔等猜度?要的便是出其不意。”
因为曾经被吕不韦把持朝政的经历,嬴政起初并不想早立太子。
在他看来,早早确立太子除却让朝中多上一批投机倒把争相下注的大臣外并无他用。
反而会让尚未形成独立政治思想的子嗣受到蛊惑乃至哄骗,日后继承大位仍会受制于人,此非人君之道。
但扶苏入朝以后的种种行为举动改变了嬴政的想法。
他惊讶的发现,这个曾经只以温良宽仁着称的长子竟然在短短数月间就体现了不俗的政治嗅觉和天才的政治思想。
虽然仍有许多青涩之处,但已然可以称之为璞玉,而不是昔日只会沉湎于典籍旧纸的顽石。
而要将这块璞玉磨炼为足以独撑大秦王朝的擎天白玉柱,便不是区区伦侯内史能够做到的,嬴政必须给他加加担子。
“起来吧,日后多加自勉,最要紧之事便是将这谨小慎微的性子去了,为君为主者岂能如此?”
嬴政对着扶苏略略颔首,示意这大秦的新立太子起身,又接着说道:“既为太子,回京之后便着手建府揽臣,莫要疏忽。”
这才是嬴政要如此迅速确立扶苏为太子的真正原因,秦朝并无行之有效的东宫制度,只有沿袭下来的太子詹事、家丞等私人性质的家臣。
这就导致太子在继位之前很难有自己足够的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少年时便被确立的太子,往往只是受人裹挟而无自己主见。
嬴政自己的王权之路便是崎岖不平,他深知其中不易,因此必须为扶苏早作基础,以免重蹈覆辙。
当然,扶苏之所以能在今日成为独一份的开府建制的太子,也是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下。
其一便是嬴政的个人威望,只有这位首开统一先河的始皇帝点头才有胆略和权柄在事先完全不同臣子商量的情况下便如此行事。
其二则是扶苏的辛苦努力,虽然扶苏入朝只有不到一年时间,但在这短暂期限内展现的改变和政治能力已经足以让嬴政有所倾向。
作为长公子的扶苏天然就有着无比的政治优势,在这个嫡长子继承制贯穿历史的中华大地上,出生早一刻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先前嬴政一直未立太子只是顾虑扶苏这长子醉心典籍儒术,不通治政之道,其余诸子又未长成,存了几分考较的心思。
但扶苏自加冠以后便迅速从儒术典籍中挣脱出来,通过数次建言献策展现出政治方面的机敏嗅觉和足以栽培的执政能力。
因此嬴政不再犹豫,瞒着所有人在心中悄然下了立扶苏为太子的决定,更是借着这年岁更迭,雍山郊祭之时下达成命。
“儿臣时时警醒于心,决不辜负父皇所期!”扶苏心中波澜稍定,从容将身子从地上直起,一字一句地对着嬴政承诺。
而此时距离这父子君臣二人最近的王绾,也听到了嬴政对扶苏的嘱托,不由得在心中叹息起来:
“看来长公子是早就得了陛下欢心,今日一事老夫折的不怨,却是做了一回陛下恩威并施帝王术的牺牲!”
“怎会如此?陛下为何如此草率?甚至都未提前暗中警示于吾,如此一反常态,难道长公子真有如此才华值得陛下倾力养之?”
李斯仍然没有从扶苏被册立为太子的震惊中缓释过来,如今又隐隐听得嬴政令扶苏开府建制一事,更是愈发心惊。
但这大秦廷尉终究非同凡人,转瞬之间便是想明其中内情,只留些许苦笑:“陛下怕是不忍令长公子重经昔日磨难,意图为其斩断荆棘罢!”
不得不说,李斯不愧是最为了解嬴政内心的近臣,即便扶苏加上赵高也可能有所不如,轻易便猜度到了其中详情。
“不过以长公子之智,也确是担当得起这太子之位,更有长子血脉傍身,也难怪陛下不愿再行斟酌了。”
李斯从初始当中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却也觉得嬴政的决定无可厚非,只是有些太过突然而已,本以为还会磨炼扶苏一段时间。
“长公子性格温良宽仁,颇有孝悌之意不说,更是在这理政数月间将自己原有儒家之倾向迅速转为法家,打消了陛下疑虑。
以郡县、迁豪、察举三事展现自身为政方向的正确性,更是创举苏纸、印刷为万世之基。
后宫诸公子间诚然最为擢拔,何须再行考较?又有哪位公子能再做出比得上长公子的功绩来?”
李斯理清楚其中脉络,更是越发觉得扶苏今日被册立太子是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的事情,只是不免苦笑:“却是令那蒙毅夺了先机,我李斯未能早早结下善缘呐!”
不过李斯即使此时心中略有悔意,却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毕竟自己已经位及廷尉,更是走的孤臣一路,万不可能与昔日的扶苏有所亲密,那才是取祸之道。
“王绾那厮今日昏头,竟敢径直顶撞陛下,黜免已是必然之事,这空缺下来的丞相一职,我也未必无有良机,只是要等回京之后了。”
李斯很快从失落中走出,转而思索起了距离自己更近的丞相之位,毕竟扶苏只是被立为太子而已,等继位还早着呢。
“陛下如今春秋正盛,少说还有二三十年的执政之期,更是时常吞服术士丹药以延年益寿,取信太子仍可徐徐图之,不宜失了方寸。”
李斯越想越坚定,不再顾虑自己没有占得交好扶苏的先机,而是决心先搏到那神往已久的丞相之位。
“尔等也起身罢,回宫后朕自会令人早拟诏令,正旦过后朝会广诏天下册立太子之事,且好生度此佳节。”
嬴政的转身对着群臣下令,让这些久久不得活动身子的大秦精英们松了口气,只是一个个内心仍是百转千回。
伴随着象征结束的苍凉号角之声响起,这次抛出众多惊人消息的郊祭终于结束,大秦君臣们依次下行回到早早备好的行宫之中。
“圃,你随我入内,司马竭,守好门口勿要使他人得进,否则唯你是问!”
扶苏步行至宫室之前,一番叮嘱后带着圃便迫不及待地取出纸笔,写下数份传书,对着后者正色道:
“速将传书送于母妃、匡当、张苍处各一,万勿有失!”
感谢“取个名这么麻烦”,“”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