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兴台县比横台县还要穷,别看是县城,青田镇还有个码头在需要几个搬搬抬抬的呢,这里萧条的连镇上都不如,田地是跟姜家村一样的,种不出来什么稻子,今年是免费的稻种,大家都领了来种,看着到是长了稻杆,入秋了也没有半粒稻穗……
村里那边有依山的,就会进山去找吃的,比如属于横台县管辖的山背村历来如此,里面不少出名的猎户,上次苏家村野猪就是这边村子找的猎户!
县城百姓没有依山的就下河捕捞,给一些给河管的德海,德海现在已经受不了这些臭鱼烂虾了!
而如今有了两个作坊,男的做粉丝,女的做绢花,哪怕女的绣不得花,有些力气的去做粉丝都没问题,而且作坊不虐打做活的,德海管事不太说话,好像也不太管事,就是大家伙看个热闹,闲聊休息一会,他看到了也不管。
德海其实无所谓,交的出姜玲玲要的货就行,花精力训斥那些人,过分了扣工钱就是,不过兴台县民众大多本分的,进来了珍惜还来不及,特别是现在饱和了不招人了,仓癝门口天天有求进来的。
慢慢的,仓癝门前求的人聚集起来,这天就被这个瘦瘦的一呼百应,要管事的也收下他们。
女子没有男子这样的胆量,绢花原本就有买了许多姑娘来做活的,倒是没有闹事的。
德海不急不慢的赶过来,他就住在仓癝隔间,这样的事情他是不想管的,有口水的多说两句没什么,做工的人照常做工就是了。
“管事的,咱们也想进去做工,您看您行行好……”
德海皱眉,这不打扰自己午休,盯着外头那些人,点点头,“成,都来可,大家工钱都减半就是了!还有你,带头的。”
瘦瘦的男子急忙上前,想着管事的同意了,这大家伙还不感谢自己啊,虽然已经在里面正做着工那些人向自己投来气愤的目光,当然了,他们工钱减半了,难道不做吗,还是得做啊!“管事,是我,是我。”
“你以后都不必来了,以后作坊就是缺人也不要你,好了,就这样!”
德海解决了,一劳永逸,再不会有人带头闹事了吧,继续午觉去!
苏建高目瞪口呆,这就解决了,没有一句废话,把挑事的撵了,找了更多工人,付的工钱估计还减了,这,这,打开自己脑子想都不会这样做。
德海回去路上,正巧碰到姜青青,她带着一个女子,说是想把自己做绢花的位置给一个来求工的,主家的人,又是替岗,他无所谓。
姜青青刚嫁到田家的时候,这个隔壁邻居对自己很好,妹子在自己刚怀孕的时候给过一块红糖,后来嫁到兴台县,没成想会遇到,她没有找到工来做,跟丈夫听说这边做绢花能有工钱,就都来碰碰运气。
再没找到钱或者吃的,别说他们自己,孩子都要饿死了。
姜青青对兴台县很陌生,走了几家铺子,都说不要人,没关系,明天再去找,如今粮食涨价,就是在横台县,没了食堂她应该也是如此。
田正夏没了,她和儿子田伯木还是要好好过下去,至少她还有一些存银,只是没带在身上,也不知道食堂被官府查抄有没有翻出她藏在房间里的银子。
姜玲玲的产业,没人让她去找工,也没人让她去做工,第一天钓鱼,第二天走河道散步,第三天换了方向逛到山背村那边,第四天逛街道。
建兴对此颇感兴趣,便一直紧跟着姜玲玲到处走。
然而,云儿仅仅跟随了两天便失去了兴致,转而跑去帮助李氏传授关于刺绣款式的绢花技巧。
而在阳光明媚的第四天清晨,星儿跟着姜玲玲一样漫步于熙熙攘攘的街道之上,可惜没什么吃食零嘴买,估计大家有银钱也是买粮食了,做食堂在这边好像不太看好的样子。
突然间,她们看到到了一家古色古香的药铺,看到里面人头攒动,铺子里郎中正忙碌着给病人们敷药治疗,眼见此景,星儿她毫不犹豫地踏入铺子内,帮助他们一起照顾病人。
姜玲玲知道星儿喜欢医术,跟郎中交涉,可以交学费。
学徒最多免费做工的,但是一般不收女娃子,可谁跟钱过不去呢,答应下来,发现星儿还有些功底,别人从捣药开始,星儿没两天上了药柜,郎中也就不收学费了,这可以做伙计了,药铺的伙计可不是一般的工,能免费也算铺子赚了。
姜青青拖着疲惫的身子到了住处,发现今日居然两篓子鱼,不是吧,他们一家吃鱼四五天了,顿顿都不重样的新鲜鱼,昨日姜玲玲架起来烧烤了倒是不错的,可是这样下去人都要变腥了。
兴台县有点好的,就是粮铺里的东西价钱比其他县便宜一些。从面粉坛子里舀了一些,姜青青做起了鱼丸,这丸子味道不错,在铺子里常吃,如今几天没吃了怪想念的。
姜青青一边做一边想着是不是可以做些拿去卖呢。
德海昨日蹭了烤鱼,今日蹭了鱼丸,他活的倒不太像个下人,姜玲玲总感觉德海的能力还是隐藏着的,但是她也没打算让对方多忠心全力以赴,这样管理一个仓癝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姜玲玲和大家一样,表示姜青青的鱼丸做的好吃,又隐晦的暗示着到街道卖估计不乐观,也没有打击积极性,人总是在摸索中前进的。
所以第二次出师不利的姜青青还得到大家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