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如今自己也算是官家的下人了,地位有所提升。回想起上次,夫人把自己逼得只得用些银子找了几个苏家村的人去闹事,让仁善食堂没法好好经营……
结果那家的女掌柜的根本不好惹,不仅自己全身而退,还差点牵扯出自己和爷,好在后来被爷摆平了,还挨了一顿训斥。自己也知道爷心里一直挂念着那位已嫁作人妇的女子。
之后自己举报抢劫良种也没有成功。
想着等爷考上进士,在马家的地位就会变得不同,到那时自己便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够了!”马氏生气地喊道,“人家的手段层出不穷,你呢?你又做了什么?”她的声音中带着失望和愤怒,“这个月如果我还听不到那个贱人开的食堂关门的消息,你这管事就别干了,给我在府里倒夜香去吧!”马氏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让人不寒而栗。
——青田镇苏家村——
三伏天,酷热难耐,空气仿佛都停滞了,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村里的大树上,蝉鸣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炎热。
这三个月来姜玲玲一家忙忙碌碌,走在共建家园的路上,后院的旱厕早就修好了,砌了蹲坑,不再是几块木板了。
这点在村里人看来不理解的,有那钱可以盖一间偏房了,拿钱去搞茅房,败家之相!
姜玲玲可不在意,一来,日子是自己过,没钱求温饱的人当然把钱全放在吃喝上,拉撒是一点不管都行的。如果只求三餐温饱,那她还想那么多办法赚钱干什么呢?
二来,厕所之所以要做成三格式,其中可是大有深意的。在现代她知道,乡村干部网格上户,给村民宣传厕所革命。
三格式厕所将粪便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处理:粪池、过渡池和沉淀池,这种分隔设计有助于对排泄物进行有效的分解和净化,减少异味散发,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发酵后,粪池中的粪液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或园艺种植等领域,实现废物再利用。此外,它能够有效隔离病菌和寄生虫卵,防止疾病传播。
……
自家吃自己种的菜,也是要浇灌粪肥的,目前医疗不发达,生病治疗费用高昂,还没有医保报销,贫农生存全靠优胜劣汰!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姜玲玲家中制作绢花。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之前熟练掌握技艺的人,他们拿货回家后会交给那些他们信任的人去完成。由于这种方式能够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并获得收益,因此大家都非常乐意接受。
然而,三族老对于族内事务的掌控程度比以前的族长更为严格。尽管他与姜玲玲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隔阂,比如在偷茶果和粉丝官司等事情上,但面对众多想要赚钱养家糊口的妇人,他也无法阻止她们前来学习制作绢花的手艺。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生活来源。
同时,三族老心里清楚地知道苏长青已经成为了队长,拥有一定权力和地位,不像过去那位老族长那样好对付。出于种种考虑,三族老最终选择了默许这件事继续发展下去。
相比之下,这位新任族长似乎更善于欺负善良之人、惧怕强权势力,可以说其恶劣程度超过了前任族长。这样的情况令苏家族人感到无奈和不满,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姜家村村头这家的男主人名叫苏建光,他不幸牺牲在了遥远的战场上。
新任族长却带领着他那一支的村民前来清查这户人家的房屋和田产。
表面上,他们口口声声说是要照顾这对孤苦伶仃的母女,但实际上,他们的真正目的却是要将这些财产据为己有,美其名曰“吃绝户”!
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这些人完全不顾及母女二人的感受,只想着如何从她们身上谋取利益。他们以所谓的家族名义行事,却背离了人道与正义。
姜玲玲已经不是族里的人,受害的她不熟悉,更没有大发善心的解救那户人,没有田地她们吃喝什么,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的情况。
族长原话是大家共为一族,都接济一点。可笑!人家原本有自己的田地,原本还没有到要人‘接济’的地步,都还没真正绝户呢,就这么迫不及待希望‘赶快绝户’了。
族长说的好听,共为一族,可谁家里粮食不紧着自己家,去接济没有怎么与人为善过的苏建光家呢?
也许正是苏建光没有与人为善,总是自鸣得意,从前自私自利的事情没少做,村里人也不大喜欢,谁会为了别人家的事情,站出来拼命呢?
五族老病了,在跟新族老议论稻种的问题之后,成天忧心忡忡,但他也只管得了自己这一族的去买些或者用自己留的稻种种,这一支多少还听五族老的,至少都种一半从前自家留种的稻子。
而五族老被里正批评,带动村民传播不好言论,一辈子老老实实的五族老被‘官家’申斥,大家都说是怕的病了。
族长说五族老年纪大了,不适合做族老了,但是为了尊重老者,还是放在族老行列里,只不过不需要他来回跑的参加议事了,也就是说,等于把他在族中的话语权拿掉了。
孙氏无奈,只得劝公公宽心为上,族里的事情有人管,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