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判断出了李璮的意图后,忽必烈立即开始调兵遣将,此时从山东、河北一带被召集来跟随他北征的汉人军侯们大多还未回返,中原一带兵力空虚,因此忽必烈只好传诏各地“尽发管内民为兵以备”;同时他还命令济南万户张宏、归德万户邸浃、武卫军炮手元帅薛军胜等部主力集结于滨州(今山东滨县)、棣州(今山东惠民),阻断李璮与在平滦担任总管的其子李南山(王文统女儿所生)的联系;同时还下令水军万户解成、张荣实,大名万户王文广,东平万户严忠范等部集结于东平,意图将李璮封锁在山东东路。

二月二十日,忽必烈又命合宗王合必赤总督诸军,抽调河北诸州县守军随同行动,赵壁与不只儿行省山东,配合主力大军的行动。

可令忽必烈没想到的是,李璮的行军速度比他传讯的速度还要快,就在他的命令刚刚发出不久后,李璮便率军攻入了济南城。

驻守济南的张宏手中只有不到一千的人马,面对着李璮的数万大军根本无法抗衡,于是便弃城逃跑,不得不说,这哥们是个孝顺孩子,逃跑之前还把他爷爷济南公张荣也带上了。

张宏跑到半路,正好和前来平叛的先锋部队会合,在他的带领下,蒙古先锋阿术(兀良合台之子)与史枢二人于老鸧口击败李璮军,李璮率军退守济南城。

此时南宋朝廷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邪风,或许是觉得不趁火打劫一下不太合适,竟然主动派军进攻蒙古,用来响应李璮的行动。

其中京东招抚使夏贵的进展最大,接连占据了毫、滕、徐、宿、邳等州,而另有一路宋军乘坐海船绕过山东半岛,在滨州登陆,一路北上竟攻至沧州。

可就在形势对李璮一片大好之时,这位大哥竟然又干了一件令所有人都迷惑不已的事,他竟然率领自己的数万主力龟缩在济南城中不出,面对着宋军的配合不闻不问。

忽必烈正愁兵力不够用,见李璮如此‘善解人意’,心里十分高兴,于是下令围攻济南的战略不变,其余兵马全力围堵北进的宋军,宋军毕竟是异地作战,无以为继,在蒙古军与汉军的合力堵击之下,被迫南撤,无法继续支援李璮。

公元1262年四月,蒙军十七路兵马汇聚于济南城外,开始竖栅凿堑,而后又筑环城六十里,将李璮所部五六万人团团围困于济南城内,同时忽必烈命右丞相史天泽亲往前线,与合必赤共同节制诸军。

李璮起兵本就仓促,济南城又是新攻下之地,城中粮秣军械根本无法供给数万大军之用,仅过了月余,城中便陷入了粮荒。此刻的李璮心里悔恨的要死,早知道造反这么难干,他就不造反了。

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想要获得多大的荣耀,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这个道理,李璮这辈子也明白不了。

城外的史天泽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每日只是观察城上守军的状态便大概知道城中的情况,便也不着急攻城,只是将城围的如铁桶一般,不放一人一马出城。

如此僵持近四个月后,城中粮草早已耗尽,守城的士卒甚至以死去的战友尸身蘸盐为食,全军彻底解体。

李璮也自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于是下令众人各自逃命,他则手刃了自己的爱妾,乘舟入大明湖投湖自尽,却因水浅未死,被攻入城中的蒙古军生擒。史天泽进城后,士兵们将李璮押至其面前,合必赤欲将其送往京城交由忽必烈处置,但史天泽以“宜即诛之,以安人心”为由,将其就地处死。

李璮之乱就此平定。

李璮虽死,但他这次叛乱给蒙古帝国中的汉人世侯们却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叛乱发生后,身为平章政事的王文统首先被牵连,作为李璮的岳父,他在二月二十三日便被忽必烈下令诛杀,与他一同被杀的,还有他的儿子王荛,罪名是“私通反贼”。

其实后世很多史学家为王文统喊冤,说他根本没有私通李璮,因为在李璮起兵之时是二月初三,而王文统却没有做出任何布置,根本没有与其里应外合的意思。

其实不论王文统到底有没有与李璮私下联系,他死的都不冤,因为据史料记载,忽必烈曾搜到王文统与李璮的书信,里面有一句叫“期甲子语”,忽必烈问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王文统回答道:“李璮久有反心,我建议他甲子年(1264年)再举事,是为了延缓他的反期,给陛下留出处置的时间”。

这句话其实有很浓的狡辩之意,你既然知道李璮要造反,为什么不直接报告给忽必烈,而是叫他延缓两年再造反?

按照这个记载来算,即便王文统与李璮未曾私通,也可以治他一个知情不报之罪,所以为他叫屈,大可不必。

但此时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忽必烈的面前,那就是此案牵连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若是都依律处置,恐怕明天的朝堂之上,就不剩几个人了。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汉军世侯,其中那个被孙子带着逃跑的济南公张荣,他的亲儿子——邳州路行军万户张邦直甚至直接起兵支援过李璮,其他如张柔第八子张弘略,大名彰德路宣抚使游显等人也都曾与李璮互通书信。

甚至连未经审判便以安人心为由将李璮处死的史天泽,都曾与其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此举亦有杀人灭口的嫌疑。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忽必烈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强迫自己展现出宽广的胸怀,发布了一道赦文:“所有知情胁从诖误者尽皆原免”。

不过忽必烈也不是吃亏的主,这次李璮的反叛正好也让他有了对这些汉军世侯们下手的借口。

他早就对这些盘踞在山东、河北地区的汉人豪强心生不满,因为他们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官职爵位世代相传,俨然一副国中之国的样子。

更何况,忽必烈即便再信任汉人,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蒙古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此次事件就是将他们手中权力收回的最佳机会。

在此想法之下,忽必烈因势利导,最终制定了七条措施:

一、废除诸侯世袭制度,实行调官法,彻底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方军阀世守一方的局面。

二、地方实行军民分治,以益都为试点地区,自己的汉人亲信董文柄收拢了李璮的军队,撒吉思(回回人)负责治民,并将这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三、削去各诸侯私家兼揽的权力,规定:“诸路管民总管子弟,有分管州、府、司、县及鹰坊、人匠诸色事务者,罢之”。

四、强令诸路世侯及官员子弟入京充质。

五、仍然掌握军权的汉人万户,强制他们互换或者调派,如董文柄代替史格(史天泽之子)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史格代替张弘范为亳州万户,张弘范则统帅史格原先率领的邓州旧军等等。

六、成立万户府监战,从忽必烈的蒙古宿卫军中选调人马用来监督汉军。

七、所有地方长官中,须任命蒙古人为达鲁花赤,汉人担任总管,回回人充任同知,永为定制,让他们之间互相牵制。

经过这一番整顿,朝中的权力再次集中到了忽必烈的手中,世侯分立的态势被彻底改变。

就在忽必烈平定李璮之乱的同时,阿里不哥所率的大军也已经进入了察合台汗国的境内。

在他离开之时,他便知道自己走后和林肯定守不住,于是在临走之时便指示城中留守的诸臣,允许他们开城投降。

不得不说,阿里不哥算是个好领导,虽然此举也有收拢人心的意思,但终归还是少造了许多杀孽。

公元1262年秋,阿里不哥的前锋大将哈剌不花率军抵达不剌城(今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与阿鲁忽所率的察合台汗国主力展开了正面交锋,谁知却大败亏输,哈剌不花被杀,前锋军损失殆尽。

此役之胜使得阿鲁忽信心倍增,认为阿里不哥不过如此,遂放松了警惕,在返回位于伊犁河边的斡尔朵时,便将征召而来的军队全部遣散,结果却被随后赶来的阿苏台部抓住了机会,迅速朝着阿力麻里(今伊犁)直扑过来,阿鲁忽不备之下被打到崩溃,仓促逃离了这里,经由和阗(今和田)至可失哈尔(今喀什),然后又逃到了撒马尔罕。

在成功击败了阿鲁忽后,阿里不哥顺利地进入了察合台汗国的首都阿力麻里,为了发泄对于阿鲁忽背叛自己的不满,他在入城后大搞恐怖主义,肆意屠杀原属阿鲁忽麾下的蒙古军将,并且在城中横征暴敛。

这一举动让他彻底失去了民心,一直追随阿里不哥的大将玉木忽儿借口治病,悄悄离开了他,其余诸臣也十分不满,认为他“如此残酷地糟蹋成吉思汗征集起来的蒙古军队,我们怎能不感到愤怒而离开他呢?”于是便纷纷离开了他。

蒙哥的三儿子玉龙答失认为自己一直追随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作对,如果转投忽必烈就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引荐,遂去阿里不哥处将蒙哥的玉玺要了回来,而后伙同阿里不哥手下的一名千夫长一起投奔了忽必烈。

与此同时,逃到了撒马尔罕的阿鲁忽也得知了阿里不哥众叛亲离的消息,于是重新整军来攻,阿里不哥自知不敌,便派人将扣押的兀鲁忽乃妃与麻速忽别(牙老瓦赤之子,此时担任察合台汗国平章政事)送还给他,希望能与他达成和解。

但阿鲁忽却不依不挠,非要与阿里不哥决一死战,以报被追杀之仇。

阿里不哥无奈,只好闭门不出,但固守亦非长久之计,思来想去,他认为与其受到阿鲁忽的羞辱,还不如去投降自己的哥哥,于是便在1264年七月率军投降了忽必烈。

在阿里不哥投降后,按照蒙古风俗,他在肩膀上披上了大帐的门帘,而后进帐面见忽必烈,忽必烈看着他问道:“我亲爱的兄弟,在这场纷争中是谁对了呢?是我们还是你们?”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既然都已经认怂了,你直接就说自己错了就得了呗,可阿里不哥这位大哥偏不,他想了半天回答道:“当时是我们,现在是你们!”

真是开水煮死鸭子,肉烂嘴不烂,阿里不哥,你死的不冤!

因为忽必烈于开平即位确实不合乎蒙古帝国的旧礼,所以忽必烈也不好将这件事过度牵连,便匆匆地审理了一下追随阿里不哥的主要亲信,将其中最铁杆的十人以“构乱我家”的罪名处死。

至于阿里不哥与阿速台、玉龙答失等宗亲贵胄则以其“皆太祖之裔,并释不问”的理由无罪释放。

但蹊跷的是,仅仅一年之后,一直身强力壮的阿里不哥突然暴毙于自己的府邸,年仅47岁。

至此,兄弟二人长达五年的内战彻底结束,忽必烈成为了蒙古帝国唯一的可汗。

1264年八月,忽必烈取《易经》‘至哉乾元’之意,将年号由中统五年改为至元元年,由此开启了他对华夏大地31年的统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天将任:百战英魂三国之小兵传奇琳琅幻境:穿越大唐重振家族荣耀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