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万我之一
祝盒等十一人就这样踏进了心境回廊。
心境回廊里只有寥寥几根蜡烛插在走廊两侧墙壁的烛台上,散发出微弱的火光,仅能照亮周边的一小块地方,直到几个人陆续于指尖搓出悬浮光辉,他们才能看清整条心境回廊的全貌。
虽然说是心境回廊,但祝盒并没能从中看到“回”的部分,这只是一条直来直去的走廊,长约三十米左右,祝盒他们现在就站在走廊的一端,宽约三米,如果三个人并排行进的话,就要小心着别撞到肩膀了。
心境回廊的两头是完全封闭的,墙壁上挂着和整条走廊风格一致的古典油画。因为正站在墙边,祝盒顺便打量了一下这面墙上的画作,结果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看懂。
如果一定要让祝盒形容墙上的那幅画的话,那他只能说这幅画就像是把毕加索的抽象画用古典绘画的方式呈现了出来。虽然无论用色还是笔触都是完完全全的古典派,但画作的内容却好像是把完全无关的种种象征胡乱拼凑到了一起。
眼睛、水、鞋子、铜币、食物……
种种即使能扯上关系也十分牵强附会的物品被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组合到了一起:眼睛里流出了鞋子,把铜币塞进食物里挤出了水……
祝盒看了一会儿这幅即使放在现代的艺术展上也太过超前的作品,发现自己果然是没有长出可以理解“艺术”的细胞。
看完了画和周边的景象,祝盒开始跟着其他人一起向前走,去看遍心境回廊里每一扇门上挂着的牌子和上面写着的提示。
“……这也有点太抽象了吧?”
走了一圈下来,祝盒的嘴角有些抽搐,谁能从中看到有用的信息啊喂!为什么要用抽象至极的图画来说明试炼主题啊?直接写出来难道不好吗?
像这样在门上画一个圆圈、一个“Y”型、一个竖着的波浪线和一堆小点谁能看懂啊?!
除了祝盒以外的十个人面对这样的场景倒是挺波澜不惊的,祝盒觉得他们肯定事先找人问过心境回廊的具体情况,所以早就知道所谓提示是个什么德行。
眼看着其他人接二连三地选了门扉进去,祝盒也顾不上钻研这些“简约”的提示究竟是个什么意思,随便挑了一扇门就走了进去。
他进入的那扇门上,画着难以计数的、密密麻麻的小点。
推开门之后,祝盒觉得自己应该是短暂地失去了意识,因为在他“醒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视角。
感受不到自己的躯体,没有呼吸和心跳、也无法发出任何声音,除了视觉以外的感觉似乎都被剥夺了——他不知道耳畔的寂静究竟是这里确实无声无息还是他听不见声音。
祝盒试着用自己的意念去转动视角,他发现视角的移动还是十分灵活的,他可以在任何一个坐标轴上平移自己的视角,也可以近乎无死角地旋转自己的视角——除了不能做到仰泳一般地向上方看去,其余任何一个角度和位置他都可以“到达”。
这就是试炼的内容?难道是要我找到自己的躯体?但眼前明明是一片宽广的平地,不像是有东西能藏下的样子啊。
祝盒心中有些迷惑,不过心境回廊并没有让他迷惑太久,很快,他的视野里就出现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一道道人影自空中逐渐浮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由半透明逐渐变得凝实起来。这些人影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有着多日未曾打理而变得有些遮挡视线的黑色头发,也有着一双总是给人以心不在焉之感的深棕色瞳孔,脸上的线条柔和,五官以祝盒最熟悉的样子组合在了一起。
“他们”全都长得和祝盒一模一样。
不得不说,成千上万个“自己”出现在自己眼前,还是一件有点惊悚感的事情——如果这成千上万个自己再整齐划一地做同一件事情,比如掏出个单片眼睛戴在右眼上,那就不是有点惊悚感的程度,而是直接让人毛骨悚然了。
好在那种事情并没有发生,这些个“祝盒”在出现之后只是自然而然地开始交流并做自己的事情。
祝盒甚至听到——现在他知道自己还有听觉了——好几次这样的对话:
“你们好,我叫祝盒,你们呢?”
“好巧啊,我也叫祝盒。”
“我也是。”
“+1。”
“那我们还真是有缘啊。”
“是啊是啊。”
……简直是精神分裂的弱智在对话啊,没有哪个精神病院的院长能把他们抓回去吗?
而且整这么多个“祝盒”出来是要做什么啊?!
就在祝盒听着那些毫无营养的对话,觉得自己要不是没有身体就要绷不住表情了的时候,他的心中突然多出了一段内容。
这段内容并不以文字或声音的形式存在,这只是一段被插入其中的认知,止于“念头”的层次——就像一个人口渴想要喝水的时候脑子里冒出来的绝对不是“想要喝水”这四个字,而是一段含义是“想要喝水”、以“找水喝”的行动作为外在体现的想法一样。
与此同时,祝盒也收到了一条任务提示。
【试炼任务:万我之一。】
【描述:此乃心境回廊No.6房间的试炼挑战,在此次试炼当中,共有一万个「祝盒」在房间中活动,而房间里的人当中只有一个是真正的「你」,其余的每个人都与你存在着微小的差异(注:不存在生理意义的差别)。
在No.6房间中,你可以用心灵营造出任何效果,也可以凭空得到任何物体,你所提出的任何试炼框架内的要求都可以被直接满足。借助这些能力,观察房间里所有人的行为,从中分辨出真正的自我吧。
No.6房间禁止使用任何技能和道具。】
【任务奖励:不明。】
祝盒只粗略地扫了一眼,因为系统给出的内容和自己方才凭空“领悟”的信息没有任何差别,只是把那段出现在自己脑海里的话翻译了一下,然后用系统的格式呈现了出来。
反正无论以何种方式呈现,总之祝盒要做的就是在底下那一万个人里面找到真正的自己就是了。
感觉会是个大工程啊……
祝盒没有急着尝试去分辨下面的人,要知道“谁是自己”总要先搞清楚“自己是谁”,或者说,要搞清楚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他大概已经清楚六号房间试炼所考察的内容了,这是在考验他对于自己的了解,因为只有足够了解自己——至少是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才能通过底下那一万个人面对不同情境的选择进行判断:什么样的选择是自己会做出来的,什么样的事情是自己无论如何做不出来的。
进而才能知道,谁可能是自己,谁绝对不是自己。
祝盒仔细地发掘了一下自己的意识,发现自己果然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在21世纪非常普通。
他就像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游戏,甚至说的不好听一点是沉迷游戏;懒癌晚期,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点外卖就不做饭,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有点社恐,但也没有严重到需要当做一种病症来治疗的程度;他朋友不算太多,绝大多数同学到了毕业也只是“认识”,从没有说过额外的话,但也有几个足以称得上挚友的伙伴……
不行啊,这些特征有点太过于普通了,感觉不是很具有区分度啊……他现在需要的,应该是能把“祝盒”和“其他什么人”分开的特点。
虽然不清楚心境回廊究竟是以什么为基准来模拟那9999个人的行为的,但祝盒觉得应该不会是套用这个时代的模板——若是这样的话,对于他这个穿越者来说未免有些太过于没有难度了,现代人的行为方式怎么可能跟生活在奇幻中世纪的人一样?
别的不说,这个世界的本土居民恐怕根本没有“打游戏”这种行为的概念吧?
祝盒思考了一会儿,对于自身别与他人的特点隐约有了一些想法。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去验证这些东西,祝盒平时虽然是个不拘小节、毫无条理可言的人,但这只是因为他懒得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也颇为享受凌乱环境带来的安逸和舒适感,并不代表他不会用有条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因为在这个No.6房间里,祝盒作为参与试炼的人有着“言不必出,法即相随”的能力,所以随着他心念一动,一个由一万个方格组成、100*100的方形建筑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祝盒给这些房间每一行每一列都做了编号,以最左侧那列为第一列,最上面那行为第一行,总共一百行、一百列,每个房间都可以用坐标的形式来表示,譬如左上角的房间为(1,1),右下角的房间就是(100,100)。
祝盒自认绝对不可能一次就从上万个“祝盒”当中找到唯一一个真的,而且行为模式一事本就难有定论,就算是“真货”也难免有心血来潮做出不像自己的事情来的时候,他必然得多次验证,多方比较,才能最终得出结论。
所以,他必须得让底下的一万人保持相对静止而且有迹可循的状态,这样才能记下他们在多项测试之中的表现,才能综合这些表现辨明真伪。
这样想着,祝盒把底下的一万人投入一个个方格形状的房间里,相当于给了他们每一个人固定的编号,也把他们的活动范围给限制了起来,免得之后混淆,然后准备开始自己的测试。
在正式开启之前,祝盒也在观察底下的人们的反应。被突然投入一个不算宽敞的方形房间之后,虽然他们的反应在细节上各不相同,但大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反应最小的,他们只是左右张望了一下,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原地垂首站着,静静等待着后续的发展。这类人不多,大概有几十个吧。
第二种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有一定的惊诧和反应,他们在不大的房间里走了几圈,发现没有出路之后,就如同第一类人一样静静地等待。这类人比起第一类人多了不少,但也不过几百人上下,放在一万的总数里并不算多少。
第三种人整体反应和第二种人差不多,只是他们在空荡房间里的搜寻更为彻底,不但用肉眼去观察,还用手在墙壁上摸索、敲击,似乎是想要找到暗门之类的东西。他们虽然没能找到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的暗门——这又不是密室逃脱,但却发现了一件事情:这个房间并不是封死的,因为这里并没有天花板,房顶就这样敞开着。
由此又衍生出了新的选择,有人看了看垂直光滑的墙壁,就知道自己肯定爬不上这堵高逾十米的墙;有人用手脚在墙壁上尝试了几下,在白墙上留下几个鞋印方才认清显而易见的事实……
祝盒看见更有甚者脑洞大开,想要尝试游戏里的左右蹬墙之术,结果把自己摔得够呛。
这个脑残一样的家伙绝对不是我……祝盒眼前浮现出一张白纸,纸面上随着他的心意显现出字样。
“(53,22)疑似不能分清游戏与现实的差别,智力可能存在一定障碍,有待后续观察,目前初步排除其为自己的可能。”
然后,祝盒也在纸上记下所有人大致的表现,这一步花费了一点时间,不过正好,等祝盒记下这些内容之后,方格里的人无论是哪一类都已经放弃了折腾,安静了下来。
接下来,祝盒就要进行他准备的第一项测试。
区别“自己”与“他人”的一大要素毫无疑问是自身的经历和记忆,尽管祝盒知道作为心境回廊的试炼内容,底下的一万人必不可能对于自己的记忆一问三不知。但他相信记忆作为塑造一个人人格的重要部分,就算记忆的差别不能帮他直接找到最终的“真我”,至少也能够排除一部分仿制的太过拙劣的“假我”。
而且退一步来讲,就算记忆完全一样,不同的人从记忆中得到的经验、感悟和教训也必然不会完全相同。祝盒要着手分辨的,就是这些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