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笙歌鼎沸、觥筹交错间,恒国公张易之左顾右盼,看到凤阁舍人宋璟正独自坐在角落里,自斟自饮。

提起一只掐丝鸳鸯莲瓣酒壶,拿了一只金扣玉莲花空盏,朝他走了过去。

有人告发张易之贪赃枉法,宋璟当庭要求严查此事。

女皇不舍得让他伏法,有心庇护,便让他私下拜访宋璟,缓和一下紧张的关系。

刚正率性的宋璟拒而不见,只派了一个户奴出来,将他打发走了。

宋璟是邢州南和人氏,博学多才,深好声乐,擅长羯鼓。十七岁及第进士,授义昌令后不久,又升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

少时耿介有大节,居官后更是风骨鲠正。

有时候,女皇也得敬他三分。

所以,张易之非常忌惮宋璟,不惜放下身段,主动取悦他。

走到宋璟面前,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叉手礼,道:“宋公今日怎么坐在末座,独自把酒?可否与小弟对饮一杯?”

这是张易之为数不多的低头时刻,心里想着,你宋璟再怎么狂妄自大,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好歹也得给我留个面子吧?

谁知,宋璟斜眼看了一下,双指捏着一只杯盏,冷若冰霜地回道:“张卿为第一,应坐于上座。宋某才劣位卑,只能坐在末座了!”

坐在一旁的天官侍郎郑杲笑道:“宋公,你怎可称五郎为卿呢?”

宋璟“啧啧”两声,故作姿态,道:“张卿爵封国公,官至九卿,以官言之,正当为卿。你并非张卿的户奴,怎可称他为郎呢?”

此话一出,一座皆惊。

郑杲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张氏兄弟鬻宠擅权,倾朝官员在他们面前,无不卑躬屈节、低眉折腰,唯有宋璟像块坚硬的石头,不仅捂不暖和,还很硌脚。

张易之当众碰了一鼻子灰,心中十分恼怒,悻悻地甩袖走了。

此事过去不久,宰相魏元忠受到张氏兄弟的陷害,被贬为高要尉,宋璟为此十分痛心,更加讨厌他们。

张氏兄弟曾纵容户奴欺凌百姓,魏元忠依法笞杀了他们。

事后,魏元忠奏道:“老臣承蒙先帝厚爱,又受陛下厚恩,不能徇忠死节,致使小人围绕在君侧,这是臣之罪也。”

二张见奏,含怒在心,耍起了诬告的把戏,说魏元忠身为太子左庶子,与司礼卿高戬心怀不轨,两人私下曾密谋:“陛下老了,我辈当挟太子而令天下。”

女皇听了,怒火攻心,把魏元忠和高戬收入诏狱,召集太子武哲、相王武轮,以及凤阁鸾台所有的宰相到场,亲自审问此案。

她让张昌宗与魏元忠在殿前对质,几番辩论,都不能决断。

张昌宗暗地里以肥缺美差为诱饵,胁迫凤阁舍人张说做证人。

张说答应了,应召到殿前问话。

宋璟和殿中侍御史张廷珪、左史刘知几等人皆在殿外等候,大家纷纷劝说张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张说正要入殿,宋璟不放心,又拉住了他的衣袖。

“张卿,你我同为凤阁舍人,若你有杀身之祸,宋某一定扣阁力争,冒死营救,不成功,则同死!万代瞻仰,就在此一举了!”

宋璟救人心切,不惜以自己的生死代价做保证。在他身上,张说感受到了一股刚正之气。

两人对视俄顷,张说点了点头,转身进入大殿。

张说文武兼资,才藻逼人,诗以七言为胜,但他为人有些滑头,有些贪财,与多数同僚关系不睦。

大家都暗暗替魏元忠捏了一把汗,谁也吃不准,张说会不会出尔反尔。

关键时刻,张说还是说了一句大实话,救了魏元忠一命。

他说,魏元忠忠心耿耿,没有谋反,是张氏兄弟诬构他。

坐在大殿上的张易之和张昌宗气急败坏,一怒而起,反口称张说也是魏元忠的同谋。

女皇年纪虽然大了,但心里清澈见底,并不糊涂。

魏元忠向来赋性坦直,对朝廷忠贞不二,怎会心怀不轨呢?

因为宠爱二张,两者只能选其一。她狠了狠心,贬魏元忠出京,做了个小小的端州高要尉。

魏元忠宦海沉浮,第三次踏上了流放之路。张说触怒二张,被流配钦州。高戬也被贬谪岭南,不久就客死异乡。

张氏兄弟虽然勉强获胜,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们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女皇对他们的庇护,越来越苍白,越来越力不从心。

高戬是太平公主十分宠爱的男嬖,张氏兄弟此举,深深地伤害了她。

作为李氏的女儿,武氏的息妇,她开始警觉起来。

二张在朝中权势熏天,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早晚有一天,大周会四海鼎沸,沧海横流。

眼见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朝中局势越来越扑朔迷离。太平公主无时不刻都在担忧之中。

数次到蓬莱殿求见母亲,都吃了闭门羹。

女皇倦政,将政事丢给张氏兄弟,自己躲在宫中怡养圣体,不想见到任何人。

贴身侍卫李猷叉手道:“公主殿下,吾皇一直避而不见,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听说相王殿下散朝后去了隆庆坊,您还是找他商量一下,该怎么办吧!”

“走!我们去找相王!”太平公主转身就走。

她的牛车刚走到隆庆坊街口,就无法继续前进了。

太平公主正在车舆里闭目养神,见牛车停了,便掀起一角车帷,问道:“李猷,前面何人挡了道?”

“公主殿下的紫金云母牛车,在长安洛阳,哪个不认识?哪个敢挡道?前面隆庆坊里有一口隆庆井,溢水成灾,水深没过腰胯,实在是过不去了,我前去看看!”

说着,他跳下车子走了。

太平公主掀开车帷一看,眼前一片汪洋,足足有二十丈之宽。

围观的百姓里三层,外三层,聚集在这里看热闹。

她有些奇怪。

隆庆坊原本是块平地,偶有雨水流潦成小池,天晴了很快就枯涸不见了,哪来的这么多水呢?

正踌躇无措时,乍然看见波光粼粼的水池里,隐隐约约有一条身披金鳞的巨龙,左右一对五彩羽翼,张牙舞爪,双须飞动,好像要跃出水面,冲着她猛扑过来。

太平公主花容失色,放下车帷,急忙呼喊李猷回去。

李猷听到她的声音,马上转身回来了。

他一边拉着牛头,一边道:“刚才,听一位百姓说,大约一年前,隆庆井突然往外溢水,时间久了,地面塌陷下来,积成了这口涝池,百姓就称之为隆庆池。”

“万年县衙都不管吗?”

“隆庆坊坊正汇报到万年县衙,衙门来人疏通了好几次,依然堵不住水源,只能听之任之了!”

“你快点走,离开这里!”太平公主催促道。

“好嘞!”李猷一挥鞭子,牛车缓缓驶离了隆庆坊。

车舆里传来太平公主略带慌张的声音:“李猷,刚才在隆庆池里,我见到了一条黄龙!”

李猷没有看见什么黄龙,以为太平公主在开玩笑,不由得“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殿下,我只在皇宫里,见到过龙椅、龙袍,从未见过什么真龙!”

“没骗你,真的有一条黄龙盘踞在隆庆池里!”

“刚才有人说,相王家五位郡王从洛阳回到长安,住在这里一年,隆庆井便开始溢水,日渐丰盈。其中三位郡王的名字中都带有 ‘隆’字,长安有方士说,隆庆池有帝王之气在升腾,是因为他们……”

“李猷,你不想活了吗?”太平公主一声怒喝,吓得他立刻闭上了嘴。

母亲已到垂暮之年,关于帝位的话题,变得格外敏感。太平公主一直严禁身边的人,妄谈国事。

薛绍之死,给了太平公主莫大的精神刺激,心里非常憎恨皇权对她的迫害,对权力总是敬而远之。

早些年,她在两京大肆购置房产、装修府邸、大规模经营农牧业和商业,四处放高利贷,积累了巨额资产和财富。

在洛阳,拥有尚善坊、积善坊、正平坊三处豪宅,都位于里坊最繁华的地段,占地最大的接近一坊。厩牧羊马,田地,商铺,更是不计其数。

在长安锦绣之地的兴宁坊、兴道坊和醴泉坊,也有三处豪宅,占地均超过半坊。

长安郊外还有一处山庄别业,从乐游原一直通到五十里外的终南山脚下,绵延四十余里。

别业内,天下珍滋谲怪充斥于家,供帐声伎与天子相同。侍儿曳纨縠者整百,奴伯妪监上千,陇右牧马上万。

尽管玉食锦衣、富可敌国,难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载初到证圣年间,太平公主痴迷于豢养男嬖,生活放荡不羁,私生活非常混乱。

与母亲的关系缓和后,不再热衷于财富积累和情感追逐,目光逐渐转向了朝中政权。

她开始结交权贵宠臣,不少大臣依附于她的翼下。

太平公主相信,只有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护自己不被权力所伤害。

但她头脑很清楚,从不向母亲索要权力,也从不在公众场合干政议政。她知道,这是母亲最敏感、最不容许别人插手的事。

毕竟,自己的驸马死在她的手里,几位哥哥的遭遇还在眼前摆着。

“李猷,本公主还有两位哥哥活着,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下场吗?”

李猷回头道:“太子殿下以一语之失被废去帝位,贬黜房陵十四载,太子妃娘家多人,包括嫡子为之陪葬;相王殿下被迫让出帝位,幽闭宫中十四载,多位妃子被暗中杀害。”

“在那场易世革命中,我也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太平公主凄然动了动唇,“身为皇子、皇女,哪个不是刀尖起舞、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那些,都已经过去了,吾皇现在还是很宠爱公主的。很多大臣说,您的相貌和性格与她极为相似。如果您是男儿,一定会立您为太子的!”

“是啊,有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大臣,曾经鼓舌掀簧,让我去争夺皇太女之位。”

“公主有心去争取,说不定,吾皇真的会把太子之位传给您!”

“他们言辞凿凿地说,有吾皇为先例,开创了女人治世的先河,公主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呢?他们哪里知道,一个女子登基为帝,是何其的艰辛!”

李猷笑笑。

“吾皇因先帝身体羸弱,有多年参政积累的的政治班底和人脉,得以掌执一国之政,最后登基为帝,其中既有广大舆论的支持,也和武家力量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徐敬业叛乱,越王父子叛乱,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李唐宗亲被血洗后,再也无人敢出来反抗,她才登上了九五尊位。这是一条血腥之路,并不是人人都能走的!”

“猷觉得,吾皇确实有文治武力的经世之才。虽然天下有很多人,对她黜唐立周的行为感到愤愤不平,但对这个大好盛世,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

女皇能够开创这个历史第一,总会有人成为历史第二的。

太平公主也渴望做一个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更能左右别人命运的人,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

坐在牛车里,身体随着车子的颠簸,左摇右晃。

心情却是沉甸甸的。

“吾皇千秋之后,大周政权是否能稳定交替,谁也不得而知。太子尚未坐稳东宫,二张权盛,将来必定会影响他的登基。我不想有什么帝王之气的谶语,扰乱太子继位!”

“猷跟随公主多年,深深知道您的担忧!从今以后,不再胡说什么隆庆池有帝王之气的谶语了!”

“回到府中,自己去领二十下笞杖!”

李猷听了,不自觉地摸了一下自己的屁股。

太平公主闭目休憩,不出片刻,又猛然睁开了眼睛。

只要她一闭上眼睛,隆庆池里那条黄龙就会出现在她的脑海里。

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潜伏于深渊,有时贴着她的脸,伸出尖锐的利爪,龙喉之下径尺逆鳞,清晰可见。

一不小心触之,便发出沉郁而雄壮的长吟。

心间除了惊恐,更多的是不安。

满城流言,也让相王武轮惊骇不已。下朝后,立刻赶到隆庆坊处理此事。

隆庆井在隆庆坊的南面,与五王宅只隔着一条狭窄的街坊。附近的百姓,平常吃的都是这里的井水。

水满则溢,原本只是一口普通的涝池,让那么多有心之人浮想联翩,实在叫人不安。

一些好事者飞短流长,说在水中看见黄龙出没。

还有人说,不止一条黄龙,有三条黄龙聚于池中。

更有甚者,说长安城里有一条龙脉。龙头在龙首山,向北啜饮渭河之水;龙尾朝着终南山,吸天地之灵气,所以,长安才久为潜龙之地,帝王辈出。

种种流言,最后都回到了三位名字带 ‘隆’字的郡王身上。

他们来了之后,这里龙气终日蒸腾,最终化为隆庆池。

大家都说,三条黄龙就是三位郡王。将来,他们其中一人,必定会成为一国之君。

一时间,关于帝王之气的谶语,越传越广,越传越玄乎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主宰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奇门宝鉴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