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二年十二月,女皇想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欲在天山以北的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十姓故地。

天山北路二十三个州,全部纳入北庭都护府管辖,辖境东起伊州,西至咸海,北抵额尔齐斯河及巴尔喀什湖,南依天山。

女皇亲手草拟了敕旨,让上官婉儿去召请凤阁鸾台众位宰相,一起来蓬莱殿封驳批敕。

“婉儿,婉儿,婉儿!”女皇连唤三声,蓬莱殿里空空荡荡,无人应答。

平时,上官婉儿与她形影不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女皇有点奇怪,四处寻找她的踪影。

蓬莱殿后有一处抄手游廊,阶下卵石铺成一条甬路,曲曲折折通向后院的假山水榭。几株芭蕉,一丛瘦竹,日光在丛荫里闪烁。

茂密的紫藤花叶早已谢了,只留下虬曲盘错的苍枝,如清溪泻雪,穿石绕檐,将游廊顶梁层层叠叠覆盖了。

假山后面,隐隐约约传来人语声。女皇在游廊下驻足静听起来。

“婉儿博涉经史,精研文笔,朝中每次举行宴集,都是由你担任诗宗,品第群臣的诗赋,可见你的文学造诣之深。”

“这是吾皇对婉儿的信任罢了!”

听声音,说话的是梁王武三思和上官婉儿。

女皇默默地站着,继续聆听下去。

“本王读过你写的《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此诗一改六朝趣味,清丽婉转,不作纤纤之态,深得世人喜爱。”

这首《彩书怨》,是许多年前,上官婉儿思念李贤时的摹想之作。

此诗对仗贴切、文并绮艳,颇有上官遗风,工稳也不亚于杜审言、沈佺期等名家之流。

全诗八句,皆为律句,首句仄起平收。

“思君”两个字,鲜明地点出主旨,颔联以“香被冷”、“锦屏虚”写出离别的苦闷,兼以“露浓”、“月落”等物,烘托出诗人心中的苦情,可谓是景与情密合无垠。

颈联以“江南”、“蓟北”两个词语,感叹心上人相距遥远,与首联“万里”呼应。字里行间,感情十分真切。

尾联收结全篇之情绪,一个“怅”字,犹如画龙点睛。

上官婉儿投以浅浅一笑。

“《彩书怨》是婉儿早年的诗作。现在的我,不喜欢太清丽或者太婉媚的诗歌。”

“为何不喜欢?”

“清丽的诗句,常常给人淡而无味之感,少了许多气象壮阔的意境;而浮华含蓄的诗句,语不穷尽,全靠人猜测,甚是费劲!”

武三思明眸稍弯,似笑非笑,好像在琢磨她的喜好。

“近几年,你的诗作多为宏伟辽阔的山水诗。可见,你已从伤心往事中走出来了! ‘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你的志向。”

“人居山水间,月明风清、白云入户,心境自然就辽阔起来。婉儿常年幽居深宫,只能在皇宫的园林别业里,写写这些所谓的山水诗。恐怕至死,也走不出这座深宫大院了!”

“别怕,还有本王陪着你!以后你写诗,我读诗。”武三思满眼都是欣赏和爱慕之情。

“谢梁王殿下抬爱!”

上官婉儿不敢回应那热烈的眼神,伸手摘了一片枯黄的竹叶,在手上玩弄起来。

“大周诗人推陈出新,诗歌浩瀚如海。天下人都应记住,律诗之大成,有一半要归功于你们祖孙俩!”

“我祖父虽然开创了上官体,但他词采华丽,缺乏慷慨瑰奇之气。在他的影响下,大唐、大周的诗歌一度绮错婉媚。所以,我发誓要洗濯浮华,将天下诗歌引向恢宏雅正的大周气度!”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歌还留有一些齐梁之风……”

上官婉儿打断了他的话。

“四杰处于诗文革新初期,难免还保留着一些齐梁的浮艳之风,但诗歌的雅正之风,是由他们首开的。”

武三思笑道:“在你的推动下,当今的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他们的文字上承汉魏风骨,少了许多宏丽繁盛的描写,多了大周的雅正之风。”

“对!还有沈佺期、宋之问,回忌声病,约句准篇,逐渐着定格律,形成新的近体诗。与我祖父相比,他们的贡献更大一些!”

“沈佺期和宋之问只是在平仄粘句、句数用韵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哪里能和上官先辈比肩呢?”

“历史总是在前进的。一代诗人,自有一代诗人的精神风貌。从应制诗到格律诗,本就是一大开创!”

武三思深以为然。

“婉儿说的对!时下诗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诗句中展现的是乐观自信、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其成就,都是古乐府难以达到的境界!”

“近几日,我在读张若虚、贺知章等人的诗歌。他们性格放浪不羁,文词俊秀浪漫。尤其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深远空明,文字隽永大气,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彻底洗净了六朝铅华。”

“《春江花月夜》的确堪称千古奇篇,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诗中增减一字皆不能!”

两位文学青年热烈地讨论着诗词歌赋,浑然不知女皇就站在不远处。

一阵砭骨朔风迎面吹来。

上官婉儿花容失色,连打了三个喷嚏,武三思将自己身上薄柿色双胜宝相花披风取下,披到了她的肩上。

他们相互搀扶着,从假山后面走出。

一抬头,看见女皇站在累垂的紫藤树下,正容亢色地注视着他们。

两人敛容屏气,不敢出声,马上伏拜在地。

女皇支走了武三思,冷若冰霜地俯视着上官婉儿:“婉儿,你还记得,额头的疤痕,是怎么来的吗?”

“婉儿当然记得。”她战战兢兢地回答。

在御前,上官婉儿多看了一眼英俊潇洒的张昌宗,女皇龙颜大怒,命人在她的额头施了黥刑,以示惩戒。

她每天剪了梅花花钿,贴在眉间,将伤疤掩盖住。

从那之后,上官婉儿对任何男子,都不敢有丝毫的情感流露。

女皇俯身拉起她,捧着那张天然去雕饰的脸庞,仔细端详着。

两道蛾眉间,一点嫣红色的梅花妆,似乎成了上官婉儿独有的标志,衬得她更加妍姿俏丽、楚楚动人。

“这张脸,总会让朕想起品貌非凡的上官仪。当年,他骑马上朝,经过朱雀大街,俊美的形象和名士气度,惊动了整座长安城。婉儿不仅继承家学,也继承了祖父的仪容,真可谓是名媛美姝。这样美貌又多才的女子,大周有几个呢?”

上官婉儿莫敢出声。

女皇的目光,落在那件薄柿色的披风上。

她伸出手,解开系带,将其扔到了廊下的落梧池里。

“你以为,梁王真的与你志同道合?那是他装出辞趣翩翩、富有才藻的样子,吸引你的注意力罢了!”

“婉儿不敢!”

“只有朕知道,他德薄才疏,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他家里有成群妻妾、绕膝儿女,而你是恣意优游弄文字的风雅女子,怎可自轻自贱,与他暗渡风月?”

上官婉儿深垂着脑袋,连大口喘气都不敢。

女皇的身体越来越差,加之重用男嬖,朝中反对她的大臣越来越多,禅位太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机敏的上官婉儿,已经嗅到了一丝兵变的气息。

她和张氏兄弟一样,不得不考虑起自己的未来。

如果女皇不幸倒台了,或者龙驭宾天了,将来的归宿会在哪里?

太平公主说,能配得上她的男子,应当是朝堂上某位惊才风逸的才子。

太子武哲、相王武轮、梁王武三思,建昌郡王武攸宁、河内郡王武懿宗,甚至朝中一些宰相太傅,她都一一审视过。

这么多位高权重的男子,本以为风流潇洒、相貌俊雅的武三思是个不错的选择,却没想到,女皇对他的侄子,是如此的不屑和鄙视。

“刚才,你和梁王讨诗论赋的话,朕都听见了。有一点,朕有不同意见。诗赋于清丽空灵之中,间以波澜壮阔的句子,才是风流蕴藉之笔!”

“是!”上官婉儿的眉眼稍抬了一下。

“一首好诗,结句最为重要,读到最后,当如余音绕梁,清音无穷。”女皇转身往蓬莱殿走去,“世间女子,才华富藻者寥寥无几,如果屈身嫁于这些樗栎庸材,就如一首好诗,败在了结句之上!”

上官婉儿弭耳伏跪在冰冷刺骨的地上,额头深埋在掌心里,听着女皇的脚步声,一点一点消失在游廊尽头。

久久不愿起身,好像落入了无边无涯的迷茫中。

其实,女皇有意将武轮与上官婉儿撮合在一起。

武轮比她年长两岁,两人都精通笔墨,写得一手绝尘好字。在女皇眼里,他们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妙人。

相王府里,至今只有豆卢慈音、王芳媚等寥寥几位侧妃。

武轮妻室空缺那么多年,女皇有些于心不忍,若将上官婉儿嫁给他,便可左右安心。

忠心陪伴自己二十五年,至尊至贵的相王府正妃位置,值得留给她。

长安三年一月,倭国第七批使团到达长安,向大周王朝毕献方物。

三月初,长安春暖花开。女皇下诏,在大明宫麟德殿举行国宴,答谢远道而来的倭国使节。

女皇吃不准,武轮和上官婉儿是否心有感应,特意嘱咐宫婢,将他们安排在同一张席上。

宴集当晚,诸王与文武百官欢聚一堂,鼓乐丝竹袅袅鸣起,一场轻歌曼舞,拉开了欢乐的夜幕。

女皇不时地朝他们的席上投去目光。

急竹繁丝,如珠落玉盘,武轮好像充耳不闻,一脸木然地坐在席上。

上官婉儿与他既不推杯换盏,也无一句言语交流,倒是与上座的太子妃韦晚香交谈甚欢,言笑晏晏。

看得出来,上官婉儿喜欢慧心妙舌的男子,对寡言少语、不苟言笑的武轮没有多少兴趣。

武轮并非女皇最疼爱的皇子。

退下皇嗣位后,地位更加尴尬,成了一位冷灶旁支,不成气候的亲王。

在她的心目中,武轮如今的地位,远远不及梁王武三思。

上官婉儿坐到身侧,武轮便明白了母亲的用意。

三郎隆基常说,上官婉儿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

她看似温婉可人,不矜不伐,实则八面玲珑,城府深阻,一般人难以窥测她的内心。

好不容易摆脱了母亲的监视和束缚,重新得以自由,又怎会将她最信任的女官迎到身边,在相王府中埋下一枚随时会爆炸的火雷呢?

纵然上官婉儿文思如泉,才高八斗,武轮决不会多看她一眼,更不会与她联姻,成为一家人。

这样的结果,不言而喻。女皇颇为失望。

倭国大使粟田真人容止温雅地走到御前,朝着女皇和诸王深深鞠躬。

他头戴进德冠,身着交襟宽袖紫袍,系一根白藤色瑞锦纹丝绦,脚蹬玄色粉底尖头六合靴。

“天朝上国,屹立于东方,历来为倭国景仰。自使团抵达长安,鸿胪寺典客署的内使亲自出城相迎,奉酒慰劳,又引导我等入住四方馆。我们对泱泱大国的礼乐制度,实在是推崇备至!”

自隋唐以来,历代倭王屡次派出使团,向中原王朝纳贡,学习中原文化。

粟田真入朝后,朝廷迎劳、戒见、奉见、受表、受币、赐宴等,见识了一系列明确而又繁缛的规定。

女皇嘘寒问暖,问了一些生活细节。

粟田真人一一作答,又道:“此次西渡,文武倭王交代了一件要事,请陛下批准。”

女皇道:“准予上奏。”

“倭国朝廷颁布《改新诏书》,命我等参考中国的《唐律疏议》,撰成《大宝律令》,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文武倭王精通汉字,觉得倭国其名不雅,请陛下赐新的国名。”

女皇沉吟道:“汉朝光武帝为你们赐名倭国。这个名字,叫了几百年了,乍一改名,怕是有些不习惯。不知文武倭王想改为什么国号呢?”

“倭王觉得,倭国因近日出,改成日出之国比较好。请陛下诏告天下,将这个国号赐予我们!”

女皇哑然大笑起来。

“日出之国,读着聱牙戟口。朕为你们赐名日本吧,日为日出,本为本源,即符合日出之国的意思,读起来又朗朗上口!”

日本,日出之国,比倭国高雅多了!

粟田真人和大使坂合部大分、副使巨势邑治,欢欣雀跃地互击了一个掌,一起向女皇鞠躬致谢。

高力士打开一道敕旨,宣读女皇的回礼礼单,还封粟田真人为从三品司膳卿,赐紫袍、金鱼袋、三梁冠、象牙笏。

从初唐到大周,与中原有过外交使节来往的国家和部落多达四百多个,附属中原、年年朝贡的有两百多个。

各国使节入朝,毕献方物。归国时,朝廷会以赏赐的形式,付给相当于进贡方物价值的物品。

粟田真人心满意足,欢欢喜喜地入席,与同僚举杯庆贺起来了。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主宰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奇门宝鉴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