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庆之请愿不成,武承嗣继续派人向圣神皇帝游说、乞请,让她立自己为太子。

同时,极力讨好她和宠臣,期望争得他们的支持和赞同。

武承嗣在朝中植党营私、栖栖遑遑四处奔走,才薄智浅却位极人臣,还幻想着能当上一国之君。

李昭德看他极不顺眼。

一次,他密奏女皇道:“武承嗣已封魏王,又为文昌左相、知政事,权侔人主,恐怕不利陛下帝位。自古帝王之家,子犹弑父,何况姑侄呢?”

女皇疑心本就很重,从来也没有欣赏过武承嗣。

李昭德的话,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如意元年五月,女皇罢去了武承嗣文昌左相、知政事,迁为徒有虚名的特进一职。

特进,为正二品官职,授予诸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列三公之下。听着官职很高,其实只是个无权无势的散官。

同时,擢升李昭德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纳言武攸宁罢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杨执柔为地官尚书。

秋官侍郎崔元综为鸾台侍郎;检校天官侍郎姚璹为文昌左相;检校地官侍郎李元素为文昌右相,与司宾卿崔神基并同平章事。

罢相那日,武承嗣心情低落,很早就回到了洛阳修行坊的魏王府中。

“父王,今日怎么这么早回家了?”长子南阳郡王武延基迎了上来,“见您一脸不悦的样子,想必在朝堂上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吧?”

武承嗣有苦难言,一张脸板得像白马寺里的韦驮菩萨。

他废寝忘食,尽心竭力帮助女皇登上天子之位,期盼有朝一日能立他为太子,传国于己。

没想到,太子之位如云在青天,可望而不可及。一不留神,还丢了宰相之职。

武承嗣没有回话,自顾自走进府中,怏怏不乐地坐在大堂上。

武延基倒了一盏茶水,小心翼翼地双手奉上。“父王,您到底怎么了?”

“父王又被你的皇姑祖母罢相了!”武承嗣伸手接走了茶水。

武延基心头颤了一下。

这是自光宅元年父亲入相以来的第三次罢相。他从小小的尚辇奉御到春官尚书,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周宰相,屡次被提,屡次被贬,在官场里几度沉浮。

第一次拜相,父亲非常激动,但只做了两个多月就被罢免。半年后再度启用,做了一个月,又被罢免了。

时隔八年,父亲再次被罢相,到底意味着什么?

“父王,或许是皇姑祖母看出来了,你四处托人活动,营求太子身份,触碰到了她的底线。她想通过罢相告诉您,千万不要染指太子之位!”

武承嗣有些恼怒,伸出四指,砰砰砰地敲打起几案。

“你皇姑祖母登基为帝,说明什么?说明江山易姓武氏了,就该立武氏子弟为太子。如果将来传位武轮,千辛万苦建立的大周王朝,岂不是又回归李唐王朝了?”

武延基陪着笑脸,道:“帝王的心思,哪是我们臣子能揣摩的?那是一潭深不可测的深水!”

说的没错!帝王的心,是深不可测的。

女皇十二岁时,父亲武士彟去世了,母亲杨氏和她们姐妹三个,受到了同父异母的兄长武元庆、武元爽,以及堂兄武惟良、武怀远等人的虐待和歧视,逼得母女四人流浪到洛阳,投靠杨家人讨生活。

这些陈年旧事的真正内幕,作为晚辈的武承嗣和武延基知之甚少。

那段不堪往事,在女皇的心中埋下了深深的烙印。

立为大唐皇后之后,与她关系不睦的武氏族人纷纷走了霉运。武承嗣的父亲武元爽和哥哥武元庆,同时被贬黜到了他乡。

武承嗣跟着他们来到濠州。

乾封元年,女皇的外甥女贺兰氏被人毒杀,她归罪于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远兄弟,赐死了他们。武元爽一家受到牵连,被流放到更偏远的振州。

武元爽很快忧死于异乡,家属流迁岭南,十七岁的武承嗣也在其中。

他和其他武氏子弟在岭南足足待了八年。后来,因为巩固政权的需要,女皇开恩召回他们,委以重任。

重回洛阳时,武承嗣已经二十五岁,授职尚辇奉御,随即又迁秘书监,承袭了祖父武士彟周国公的爵位,开始了他的腾达之路。

武承嗣幽幽叹道:“你皇叔攸宁也被罢去了纳言,任为夏官尚书。仔细想想,你皇姑祖母对武氏子弟的态度,永远在信任与不信任的复杂心态中徘徊着……”

“皇姑祖母把您任为特进一职,分明是让您回家养老的意思。父王今年才四十三岁,您真的愿意沉沦下去吗?”

“虽说俸禄不减,生活无忧,但政治上的失意,让我很是不爽啊!”武承嗣咕咚咕咚吃光了一盏茶,“延基,好好为父王出出主意,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

武延基思索片刻,道:“父王虽然不再为相,凭您的影响力,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站队您这一边的。皇姑祖母登基,因为有舆论造势,您也可以为自己造势!”

“如何造势?”武承嗣的小眼睛睒了一下。

“连续两年,神都洛阳发生了日蚀。您可以拉拢一批文人雅士,利用天象写诗作赋,就说,您是大周太子的最佳人选……”

真是一个好主意!武承嗣的薄唇歪了一下,眼眸里闪过一抹寒厉。

“不错,你皇姑祖母非常在意天象的变化,有他们为我呐喊助威,太子之位,必定唾手可得!”

很快,武延基重金请来了一批文人雅士,在魏王府中吃吃喝喝好几天,写出了一篇《日德赋》。

“日者为德,人君之象。阳德缺失,天下晦暗。幸有承嗣,尊君扶阳。”

三百字的《日德赋》,把武承嗣吹成了一个尊君扶阳的救世主。不知道他自己看了,心里有没有起一丝慌张和怯意。

武承嗣很激动,壮起胆子,让人将这篇《日德赋》递到了御前。

如意元年九月九日,女皇齿落更生,花白的头发似乎也有了转黑的迹象。

她非常高兴,觉得这是长寿的征兆,亲御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元长寿。

还在洛阳嘉善坊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长寿寺。

扬州之乱后,女皇有意休养甲兵,将安西四镇的防务,交给当地的羁縻府州管理。

大周军队撤出安西四镇不久,被寄予防御厚望的四镇酋长,迅速倒向了强大的吐蕃王朝。

垂拱四年,吐蕃趁此地防务虚弱,出兵占领了安西四镇。

年初,吐蕃发生羌蛮降周事件,引发了赞普器弩悉弄与噶尔家族之间在军事政策上的尖锐对立,吐蕃军队大量南调,导致西域地区兵力空虚。

女皇果断地捕捉到了这一有利战机。

长寿元年十月,派武威道总管右鹰扬卫将军王孝杰、庭州刺史唐休璟,与长期屯驻天山南麓,掌握大量胡骑精锐的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一起,率军击败吐蕃驻军,顺利收复了于阗、安西、疏勒和碎叶四镇。

王孝杰奏请增兵西域,长期屯戍留守,以巩固此地的边防。

女皇采纳了他的意见,在龟兹恢复了安西都护府,并遣周兵两万四千人镇守于此,结束了中原与吐蕃反复争夺西域的局面。

西域的边防体系再次建立起来,对大周王朝来说,是件大喜事。

女皇下令,于冬至日在万象神宫举行祭祀大典。

她亲自编排了盛大的《万象神宫大乐》,动用舞伎九百多人。金碧辉煌的万象神宫里,歌舞升平,衣袂飘飘,余音响彻云霄。

到了吉时,丝竹齐鸣,祭祀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司常寺的乐师奏起了《奉平之章》。一群衣着华丽的舞伎婆娑起舞,大跳干戚舞。

舞罢,司祝跪读祝文。女皇至饮福位跪受福胙,行初献礼,回到拜位,率领众臣行三跪九叩礼。

接着,乐曲换成了《嘉平之章》,舞姿绰绰,换成了羽龠舞。诸位大臣眼巴巴地望着万象神宫外,期望能见到皇嗣武轮的身影。

等了很久,却见魏王武承嗣出现在饮福位,为诸神献爵,行亚献礼。

《永平之章》奏起,梁王武三思奉福胙,上前行终献礼。

直到寺人前来撤馔送神,乐师奏起了《熙平之章》,众臣也没有看见武轮出现。

李昭德站在祭祀的队伍中,冷眼看着女皇身穿衮冕吉服,手执玉圭,带领武氏子弟虔诚地迎神、行礼、进俎、行礼。

凤阁舍人苏味道大惑不解,悄悄走到李昭德身边。

附耳道:“李卿,自古以来,祭祀典礼都是天子为初献,太子为亚献、太子长子为终献的。陛下避开皇嗣,以自己为初献,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如此安排,这是何意啊?”

李昭德倚恃女皇信任,说话向来口无遮拦。

他冷哼一声,道:“陛下唱这一出戏,怕是不要自己的亲生皇子,要以武氏子弟为皇位继承人了!”

“李卿何以见得?”

“永昌元年,陛下御万象神宫,祭祀天地。她为初献,皇嗣为亚献,皇嗣嫡长子为终献。现在,你看看,皇嗣连面都没露一下,说明他在陛下的心中,完全没了一席之地啊!”

站在第一排的武承嗣听见他们的谈话,心中升起阵阵狂喜。他相信,一定是女皇看了那篇《日德赋》,将他列为大周太子的候选人了。

武承嗣的太子之梦,又一次蠕蠕而动了。

祭祀结束,群臣渐渐散去。

女皇在上官婉儿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左右环视了一圈,道:“今日万象神宫祭祀天地,为何薛怀义没来?”

上官婉儿支吾道:“鄂国公说,他身体抱恙,无法入宫,派了白马寺西堂见空法师来主持这场祭祀大典。”

女皇浅浅地叹息一声,道:“久不入宫,朕牵挂他,入宫了,又看着烦人。你遣人转告他,不入宫没关系,莫在外面惹事生非,给朕丢脸!”

“婉儿等下就去传话!”

天授二年,北宗神秀禅师入京。

女皇不计君臣之别,屈万乘之尊,亲加跪礼,迎接他上殿,向其问道。至此,佛教更加风靡天下。

白马寺作为洛阳皇家寺院,地位远超其他寺院,所以香火十分旺盛。

随着女皇登基为帝,薛怀义一跃成为大周王朝的开国功勋,势倾一时。

他没有忘记昔日街头的那帮狐朋狗友,让他们全部剃度为僧。

依靠天威,他们在白马寺里胡吃海喝,外出时横行无忌、到处惹事。行人躲避不及,便会被他手下的恶僧打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他尤其厌恶道士。路上遇见身着道袍的人,不管是谁,必定抓起来,剃光头发,充为白马寺僧人。

那帮恶僧不仅欺辱道士,还频频毁坏、霸占道观,无恶不作。洛阳的玄门弟子都避之不及,唯恐落在他们手里。

唯一能制住薛怀义的宰相苏良嗣,两年前就病死了。

“听高公公说,薛怀义今日上了一道奏书?”女皇问道。

上官婉儿回道:“昨日,东突厥犯边的消息传到宫中,鄂国公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自告奋勇,请求担任行军大总管,为朝廷讨击阿史那默啜!”

永昌元年五月,薛怀义率三十万大军,征讨东突厥,无功而返,依然得到辅国大将军、赐帛两千匹的敕封。

薛怀义居功自傲,越发骄横跋扈起来。

女皇隔三岔五就会接到弹劾他的奏书,数量多到让她心慌。

有说他违法剃度僧人的;有说他利用国库钱财收买人心,频繁举办无遮法会;也有说他到处侵占民宅田产,据为己有。

侍御史周矩多次上奏,举报薛怀义私下招兵买马,多达上千人,武装安置在白马寺里,有图谋不轨的迹象。

女皇答应他审查此案,并命薛怀义去肃政台官署报到。当周矩召集手下审问时,薛怀义却飞身上马,扬长而去。

最终,她强制以“此人疯病发作,无法深究”为由,保住了薛怀义。

女皇能保他一时,但保不了一世。也许,为他捞点军功,将其捧成文武双全的人才,多少能堵住悠悠众口罢!

“那就命薛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李昭德为长史,苏味道为司马,李多祚、苏宏晖、帅契苾明、曹仁师、沙吒忠义等十八位将军,做他的军中下属,一起出军讨伐东突厥!”

说着,女皇神情落寞地走出了万象神宫。

上官婉儿紧紧跟在身后。“有李阁老当他的幕僚,十八位将军当他的部将,这一次,鄂国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婉儿,他多久未入宫了?”

“记,记不得了!”上官婉儿愣怔了一下,薛怀义多久未入宫,她真的记不清楚,只知道他很久未出现在太初宫里。

不知何时开始,薛怀义厌倦了入宫侍君,每次请他来,都用不同的借口推脱掉。

不是头疼脑热,就是天气不佳。

上官婉儿知道,薛怀义天生就是浮萍断梗,放荡不羁,不懂得诗酒娱心、山水纵目,更不懂得女人的心。

在威严的女皇面前,他像是鸟入了樊笼,感到压抑和拘束。

毕竟,女皇与他的年龄相差三十八岁,比他的祖母还大了好几岁。

他更喜欢和狐朋狗友在白马寺里,召集一些年轻貌美的歌伎,整日纸醉金迷,荒淫无度,日子过得无比逍遥,无比自在。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明末之大国崛起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我在大明当暴君胡扯五千年福寿至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贞观清闲人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龙腾美洲穿越秦二世胡亥,开局忽悠始皇帝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乞丐也有风花雪月时锦衣黑明绑定自残系统:三国第一寿星诞生汉末少帝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降落在清初大唐逍遥侯帝王之名穿越兽世:兽夫太凶猛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黄巾张狂人在大明,我是朱瞻基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主宰江山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奇门宝鉴综武:之大秦仙朝大明朱标重生女帝帝师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弃少:从种田开始发家系统再拉也得用着穿越异世界?我有军火系统!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崇祯窃听系统猛将三国之无限召唤重整汉末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三国:白毦陈到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大明:被迫登基我是个风流公子却被迫保持童子身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忆昔大唐贞观世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枭风寒门枭士龙影战神成了八爷大唐:开局跟武媚娘流落荒岛束秦抗战最牛路霸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