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
朱棣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是借他的手引出建文旧臣,还是另有更大的谋划?
而李景隆的后人李和泽,又在这场棋局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晋王是假扮的,李景隆的后人与建文旧臣有联系,皇爷爷又在暗中布局……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朱瞻墡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脚步声。
朱瞻墡回头一看,发现是朱标走了进来。
“大爷爷?”朱瞻墡有些意外,连忙上前行礼,“您怎么来了?”
朱标笑了笑,拍了拍朱瞻墡的肩膀,道,“怎么,不欢迎我?”
朱瞻墡连忙摇头,“孙儿不敢,只是没想到大爷爷会突然到访。”
朱标摆了摆手,示意朱瞻墡坐下,随后自己也坐在一旁,淡淡道,“我听说你最近在查李景隆和晋王的事情,进展如何?”
朱瞻墡心中一凛,知道朱标此行的目的不简单。
他谨慎地回答道,“回大爷爷,孙儿确实在查此事,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线索。”
“李景隆当年在流放途中消失了一段时间,似乎秘密前往江南等地,与一些建文旧臣的门生故吏有过接触。而他的后人李和泽,如今也与朝中一些官员有秘密往来。”
朱标点了点头,神情平静,似乎对这些并不意外。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瞻墡,你查得很细致,不过有些事情,未必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朱瞻墡心中一动,连忙问道,“大爷爷的意思是?”
朱标微微一笑,道,“你皇爷爷对你寄予厚望,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你查得太快,可能会打乱他的计划。”
朱瞻墡闻言,心中顿时明了。
果然,皇爷爷另有打算,而朱标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提醒他不要查得太深。
“大爷爷,孙儿明白了。”朱瞻墡恭敬道,“孙儿会放慢进度,配合皇爷爷的计划。”
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拘束,该查的还是要查,只是要注意分寸。”
朱瞻墡点头道,“孙儿谨记大爷爷教诲。”
朱标站起身,拍了拍朱瞻墡的肩膀,“行了,话已带到,我走了。”
说完,朱标转身离开了书房。
“恭送大爷爷!”
朱瞻墡站在原地,目送朱标离去,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皇爷爷的计划……究竟是什么?”朱瞻墡低声自语道。
他坐回书案前,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暂时放慢调查的进度,但同时也要暗中留意朱棣的动向。
他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棋局中,而这场棋局还是由他皇爷爷朱棣执棋,由一个皇帝执棋的局面,往往会影响到帝国的方方面面,甚至会影响到帝国的未来。
“既然如此,那我就陪你们下一盘棋吧。”朱瞻墡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低声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瞻墡表面上放缓了对李景隆和晋王的调查,但暗中却加派了人手,密切关注着李和泽以及朝中一些建文旧臣门生故吏的动向。
........
五日后。
朱瞻墡正坐在书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皇爷爷的布局……究竟是为了什么?”朱瞻墡低声喃喃,目光落在案上的一封密信上。
那是玄武卫从江南刚刚送来的消息,信中提到李和泽近日频繁出入一座偏僻的庄园,而那座庄园的主人,正是当年建文旧臣之一的后人。
“李和泽……建文旧臣……晋王……”朱瞻墡的眉头越皱越紧。他隐约感觉到,这些看似散乱的线索背后,似乎隐藏着一条清晰的脉络。
然而,这条脉络究竟是什么,他却一时难以捉摸。
而且,这李和泽为什么会出现在江南?他的朱雀卫千户的负责区域,没人管了吗?
要知道,一个朱雀卫的千户不经过允许,是不允许离开自己负责的区域的。
特殊情况除外。
难道是皇爷爷暗中默许的?
可是,为什么呢?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叩门声。
“进来。”朱瞻墡收起思绪,沉声道。
一名青龙卫推门而入,恭敬地禀报道,“殿下,刚刚收到消息,李和泽今日午后秘密会见了兵部侍郎张谦。”
“张谦?”朱瞻墡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张谦是朝中重臣,素来以沉稳着称,但他与李景隆一脉并无明面上的交集。
如今李和泽突然与他接触,显然另有图谋。
“兵部左侍郎?他现在在江南?”朱瞻墡眉头一皱。
“是的,殿下,兵部左侍郎张谦负责巡视江南地区的军队防务,三日前去的。”
“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看看他们要聊些什么。”朱瞻墡吩咐道。
兵部,在朱棣大范围改革职权后,便不在文官体系的管辖之内,兵部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通过武举选拔出来的,文武双全。
所以,兵部,在某些人眼中,比其他五部还要重要的多。
侍卫领命退下后,朱瞻墡站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深沉,远处的宫灯在风中摇曳,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安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盘算,“李和泽的动作越来越频繁,显然是在为某件大事做准备。而张谦的介入,或许意味着朝中有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转身回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随后唤来襄王卫,低声吩咐道,“将这封信送到玄武手中,务必亲手交给他,不得有误。”
这名襄王卫接过信,郑重地点了点头,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朱瞻墡目送襄王卫离去,心中却并未因此放松。
“李和泽……张谦……江南……”朱瞻墡低声念叨着,脑海中迅速梳理着这些线索。
他忽然意识到,李和泽作为朱雀卫千户,未经允许擅离职守,本就是大忌。
而张谦作为兵部左侍郎,巡视江南军务,却与李和泽秘密会面,这其中的蹊跷,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