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李景隆因“默相事机之功”受到封赏,位居百官之首,被授以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等头衔,并加封太子太师,增岁禄千石。
永乐二年,周王朱橚率先弹劾李景隆,称其在建文年间曾“至邸受赂”,刑部尚书郑赐也弹劾他“包藏祸心,蓄养亡命,谋为不轨”,朱棣起初未予追究。
随后,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大臣继续弹劾李景隆与其弟李增枝阴谋叛逆,朱棣遂削去他的功臣勋号,不许其上朝面君,仅以国公之爵赋闲在家。
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又上疏称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且其弟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朱棣遂褫夺其爵位,将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于家中,并抄没其家产。
可这也仅仅只是软禁,等到朝廷统一北方草原的时候,在朱瞻墡的建议下,李景隆被废为庶人,流放草原边疆。
那个时候的李景隆不是朝廷功臣,没有资格享用超级基因,所以,李景隆在永乐三十年便死了,(比正史多活了几年)。
但他的后代,一直生活在草原,现在他的第三十代子孙李和泽便担任朱雀卫千户,负责监控一府之地。
青龙点头,“正是如此。属下也觉得此事蹊跷,所以派人去查了李景隆的具体资料。”
“结果发现,李景隆在流放途中消失了一段时间,但在李景隆的家人们抵达流放之地的时候,他又出现了。”
“李景隆在流放途中消失了一段时间,随后又出现……”朱瞻墡低声重复着青龙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绝非巧合。李景隆作为建文旧臣,开国勋贵,虽然被皇爷爷贬为庶人,但他的影响力并未完全消失。”
“尤其是他的门生故旧,恐怕早已渗透进了朝廷的各个角落。”
青龙点头,“殿下所言极是。李景隆虽然死了,但他的后代李和泽如今担任朱雀卫千户,负责监控一府之地。”
“若是李景隆当年真的有所谋划,那他的后代极有可能是这一计划的关键人物。”
朱瞻墡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投向远处的夜空,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片刻后,他转身对青龙道,“青龙,你立刻去查两件事。”
“第一,李景隆在流放途中消失的那段时间,究竟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这么长的时间,不可能只是见了晋王一人,时间上不符合。”
“第二,查清楚李和泽的动向,尤其是他与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三人的门生故旧是否有任何联系。”
青龙领命,“是,殿下!属下这就去办。”
朱瞻墡挥了挥手,示意青龙退下。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摇曳的影子。
他坐回书案前,手指轻轻摩挲着桌上的茶杯,心中思绪万千。
李景隆的消失与重现,晋王的替身,建文遗诏,黄子澄三人的后手……这一切如同一团乱麻,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理清头绪。
局势又乱了,又有人绞进了局势。
翌日,朱瞻墡突然接到了口谕,让其进宫面圣。
“呵呵,襄王殿下,圣上宣您入宫觐见。”
朱瞻墡看着笑呵呵的小鼻涕,一阵无语,他这还一堆事儿呢!
他皇爷爷有什么急的?非得现在召见他?
“行,知道了,等我换身衣服就进宫!”
小鼻涕没有言语,只是默默的站在襄王府的正厅内,等着朱瞻墡换衣服。
........
朱瞻墡换好衣服后,跟随小鼻涕进宫面圣。
一路上,他心中思绪万千,猜测着皇帝召见他的原因。
李景隆的消失与重现、晋王的替身、建文遗诏、黄子澄等人的后手,这些线索在他脑海中交织,仿佛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整个朝廷的局势。
进入皇宫后,朱瞻墡被引至御书房。
朱棣正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一份奏折,神情凝重。
见到朱瞻墡进来,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了他一眼,淡淡道,“瞻墡,来了。”
朱瞻墡恭敬行礼,“孙儿参见皇爷爷。”
朱棣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随后开门见山地说道,“听说你最近在查晋王和李景隆的后人?”
朱瞻墡心中一紧,面上却不露声色,恭敬道,“皇爷爷,您有话,大可直说,别这么拐弯儿抹角的。”
朱棣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指着朱瞻墡道,“你这小子,倒是直率,不愧是朕的孙子!”
朱瞻墡见朱棣并未动怒,心中稍安,但仍不敢大意,恭敬道,“皇爷爷,孙儿只是觉得,您日理万机,若无要事,不会特意召见孙儿。”
“既然召见,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吩咐,孙儿不敢耽误。”
朱棣收起笑容,神情渐渐严肃起来。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对着朱瞻墡,沉默片刻后,开口道,“朕最近收到了一些密报,关于李景隆的后人,还有晋王的事情。”
“朕知道你在暗中调查,所以想听听你的看法。”
朱瞻墡心中一凛,知道朱棣已经察觉到了他的行动。
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他皇爷爷的谋划了。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皇爷爷,孙儿确实在查李景隆的后人和晋王的事情。”
“李景隆当年在流放途中消失了一段时间,随后又突然出现,此事极为蹊跷。”
“孙儿怀疑,他当年可能暗中策划了什么,而他的后人李和泽如今担任朱雀卫千户,手握实权,极有可能是这一计划的关键人物。”
朱棣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盯着朱瞻墡,缓缓道,“那你可查到什么线索?”
朱瞻墡摇头道,“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孙儿已经派人去查李景隆当年消失的那段时间究竟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
“此外,李和泽与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人的门生故旧是否有联系,也是孙儿重点调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