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既然宸妃都这么说了,你也不用为她说话,皇贵妃的位置确实有些高了,宸妃有顾虑是正常的。”
对于慕思梨的表现孝庄是满意的,毕竟她现在的身份可是赫舍里氏的人,她担心她生出不一样的心思。
在她看来太子之位理应立嫡立长,若她成了皇贵妃,那她的儿子就是半个嫡子了,到时候保成的位置会很尴尬的。
保成既然是嫡子,又是先皇后唯一的子嗣,她还是希望他能成为太子的,这样赫舍里氏就能彻底站在皇家这边了。
“臣妾知道了,不管这皇贵妃的位置是不是宸妃的,她都是除臣妾外后宫位份最高的人,只要她能好好伺候皇上就行。”
于是慕思梨被封为宸贵妃了,后宫众人对她的做法不解,于是寻到了紫鸢头上。
“你们胆子可真大,娘娘的心思都敢去猜,是觉得娘娘脾气太好不会罚你们吗?
若是如此,那你们就想错了,娘娘脾气是好,但绝不会容忍有人造谣生事。”
不管娘娘是贵妃还是皇贵妃,她都是翊坤宫的主人,娘娘得宠,若她真惦记皇贵妃之位,旁人会忌惮娘娘的。
说到底娘娘已经有了皇上的宠爱和子嗣,只要立住人设,待二阿哥成为太子且登基那日,娘娘便是圣母皇太后了。
最后这两句她没有当着她们的面说出来,毕竟传出去会让人觉得慕思梨心思深沉的,她决不允许有人往她身上泼脏水。
大概是紫鸢的话震慑到那些人了,之后无人再来翊坤宫打探消息,倒是让翊坤宫上下轻松了不少。
“四阿哥总算满月了,咱们娘娘福气就是好,得皇上独宠不说还有皇嗣伴身,这福气是旁人有不起的。”
“可不是,娘娘的福气可不止这点呢,等过几年两位阿哥长大,娘娘的福气才算是真的来了。”
“也不知承乾宫的那位还会不会出幺蛾子,娘娘生产前要不是谨慎些,怕是四阿哥都不能平安出生的。”
说起这个他们就忍不住凑到一起吐槽佟贵妃,好好的贵妃不当非要找事儿,现在好了吧,被关禁闭出不来了。
“你们在这里做什么,事情都做完了?”
“紫鸢姐姐,这不是突然说起承乾宫那位吗?你说她是皇上的表妹,佟家又日渐强大,皇上会放她出来吗?”
“这不是你们该讨论的事情,从现在开始翊坤宫禁止讨论承乾宫之事,不管贵妃娘娘是否会解禁,你们要做的都是保护好娘娘和小阿哥,其余的不必多想。”
“知道了,多谢紫鸢姐姐教诲。”
紫鸢点了点头就进去伺候慕思梨了,在她看来承乾宫已经成为过去,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她都不可能得宠的。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皇上真的在意这个表妹,当初的钮祜禄贵妃是成不了皇后的,或许元后也不会成为皇后。
既然这么多年她都没有得宠,那就证明皇上对她仅有面子情,一个只要面子情的嫔妃是比不上宠妃的。
她虽然只在慕思梨身边伺候了一年,但她清楚的知道她有多得宠,皇上又为她做了多少不可能的事。
一个能让皇上如此惦记的女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她们若真有那个本事抢走娘娘的宠爱,那便说明皇上变心了。
不过以她对皇上的了解来看这是不可能的事,皇上永远不会变心。
“紫鸢,外面吵什么呢?”
“没什么,就是几个宫女聚在一起聊天,奴婢训斥了她们一顿,您今日可要出去转转?”
“不去了,保成和小四太小了,等他们大些再带出去吧,对了,承乾宫那边怎么样了,佟贵妃没闹事吧?”
慕思梨就是听到她们在议论佟贵妃才想起来已经几个月不曾听到她的消息了,她单纯的好奇她是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奴婢瞧着应该没有,听说前几日还闹着要见皇上呢,只是皇上没有去,不仅如此,还又罚她抄宫规了。”
“不管她了,自作孽不可活,她若是不想着害本宫,皇上也不会将她禁足了,好好一个贵妃被她活成这样,也是挺让人无语的。”
“娘娘,皇上请您去趟乾清宫。”
慕思梨有些意外,康熙怎么在这个时候叫她去乾清宫,这个时间点他不是还在处理奏折吗?
“好,本宫换件衣服就去。”
“是。”
乾清宫内,康熙头疼的看着面前的折子,他现在是有了四个儿子不假,但他们太小了,为何现在就有人上书立太子了?
老实说他是准备让保成这个嫡子成为太子的,但他和慕思梨又有亲生儿子,所以他有些顾虑。
虽说两个孩子都养在她的名下,但他担心立保成为太子她会有想法,但又怕这件事是他想多了,所以想叫她过来问问。
毕竟自从将保成抱给她抚养后,她是真心实意的教养他的。
“皇上不用纠结,娘娘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知道?不是奴才吹,娘娘在意的是您这个人,可不是那高高在上的身份。”
梁九功的话瞬间让康熙有些得意,他也是这么认为的,等到时机成熟,他就带着她去游历天下做一对平凡夫妻。
“宸贵妃娘娘到。”
“臣妾给皇上请安。”
“快起来,保成和小四没有闹你吧?朕还担心你走不开呢,都想着晚点过去找你了。”
“皇上说什么呢,臣妾的儿子们乖巧得很,您又不是不知道他们还小,就是偶尔闹腾些也是正常的。”
“是是是,是朕说错话了,朕这不是担心你累着吗?怎么感觉还是朕的错了?”
康熙明显有些委屈,他觉得自己在慕思梨这里不够受重视了,自从有了儿子,她都不像以前那么在意他了。
“皇上能有这样的觉悟臣妾很欣慰,只是您这个时候叫臣妾来不会就是为了说这件事的吧?
臣妾可是趁着保成和小四睡着了来的,若是没什么事,臣妾就先回去了,免得他们醒了找不到臣妾会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