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向来是个想一出是一出,说干就干的性子,她跟云沐熙说好当夜校老师的事情后,就马上回去苏家让小锦鲤帮她采购一批大瓦缸、小瓦罐,还有木架子和制作手工豆腐的各种工具。
等苏老太中午从村作坊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家里的院子里多了一个晒药草的木架、几个大瓦缸和一地的蔬菜。
一吃过午饭,苏月就兴冲冲地拉着苏老太去院子里开展她的腌制咸菜大计。
林春兰和苏健、苏康也一起帮着打下手。
酸萝卜、酱土豆、咸黄瓜、蒜茄子、辣白菜,还有最适合冬天配粥的咸鸭蛋,很快就把一地的蔬菜都嚯嚯完了。
苏月的胶囊农场里本来是没有养鸭子的,只有之前小锦鲤给的超市物资里有些鸭蛋。
完全不够她发挥的,苏月下午又跑去村里挨家挨户把几户家里有养鸭子的人家的鸭蛋全都收了过来,还买了几只小鸭崽放到胶囊农场里养着。
买鸭子的时候,苏月还顺道儿看上了大白鹅,那脖子长的,让她一下就想起了那句“曲项向天歌”。
诗词是优美的,可大鹅却是凶猛的。
一看到陌生人来访,就伸着脖子要啄人。
苏月倒是不害怕,她觉得这鹅的战斗力不错,挺适合看家护院,主要等冬天了,正好铁锅炖大鹅,鹅毛还能做羽绒被和羽绒服,想想就热乎!
于是那家养的两只大白鹅也被苏月一块儿买下了。
转头苏月就把大白鹅也丢进了胶囊农场养着,还给它们和小鸭崽都喂了灵泉水。
大白鹅哪里知道人类的阴谋诡计,喝了灵泉水之后便乖巧得要命,看到苏月也不想着要啄她了,探着小脑袋就往苏月手心里蹭,像爱撒娇的小猫咪一般温顺。
刚刚入秋的天,夜里的气温就开始变得冷起来了。
苏老太和林春兰自己掏钱留了一些布料,晚上吃过饭,就窝在堂屋里开始给苏月做冬衣。
苏月想起自己的系统仓库里还有一台系统升级礼包给的牡丹牌缝纫机,就找了个机会让苏一、苏二从外面送进来,当作是新买的,放在苏家给苏老太她们用。
而她也开始画冬装的图纸了。
虽然现在才刚刚入秋,白天还很热,但是冬衣的制作时间本来就比夏衣要久,而且后面到了深秋,天气就冷得很快了。
提前上冬装,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市场。
除了毛衣、呢大衣,考虑到东省的天气,苏月还准备做羽绒服。
比棉袄更轻便保暖,也更好看些。
这时候只有燕京和沪上之类的大城市的友谊商店才有卖国外进口的羽绒服,而且款式单一,价格也贵得离谱。
可苏月要开始养鸭子和大白鹅了,有灵泉水的加持,她就能有源源不断的鸭毛和鹅毛,完全可以把成本压得很低。
不仅可以解决东省人民的穿衣保暖问题,说不定,她还有机会走向国际,为国家赚些外汇。
想着想着,苏月麻溜地画好一件长款刺绣羽绒服,一件短款刺绣羽绒服,就把笔一丢,又跑去找云沐熙了。